1、少有人走的路的读后感1400字 少有人走的路由美国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著作,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正确灵活的运用心灵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在给父母讲座时,我会放一张图片。夫妻两个在吵架,孩子在旁边无助彷徨的坐着。 我会问家长一个问题。你们希望孩子回忆父母的画面是亲密的、恩爱的。还是冷漠的、对立的。 所有家长都答复是前者,但实际上却表现的往往是后者。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典范,而且孩子越小父母在孩子心中越是权威,因为所有孩子都是爱父母的,因为这种爱而无条件的相信父母。 我们经常会见到孩子为人处事方面很像他的父母,
2、这是因为孩子爱父母而潜移默化的受到父母的影响,吸收了他们为人处事的行为和观念。 但却有一种现象,孩子和父母的行为恰恰相反,比方父母其中有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经常打骂爱人孩子,甚至有不良嗜好,而孩子却出奇的脾气好,对谁都好,甚至好到让人受不了。 阅读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我明白了,这种好只是一种畸形的好。因为他们小时候,父母没有给到他们正向的典范,他们只是把自己的需求当成别人的需求,把自己认为的爱当成是正确的爱。所以,他们会用自认为的爱去对待别人,其实这是一种自私的爱,这种爱的动机实际是恨。 作者把这种人叫做受虐狂或虐待狂。也就是说,他们既是虐待别人的人,也是被虐待的人。 我想起我的婆婆,我结婚之后跟
3、她相处了7年,2023年她去世了。她给我的感觉是又可恨又可怜。 她就有很强的虐待性,比方,她看到家里的摆设不舒服了,她立刻就会召唤我公公来搬动这些东西,公公动作慢些她就会开骂;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她把油盐酱醋都是锁起来的,如果做饭的时候缺了什么,我必须得张嘴跟她要,类似的让人感觉有些变态的做法还有很多。 而她同时又经受着被虐待的经历。比方,她会说很难听的话刺激她的儿女,或者在儿女跟前互相拆台,所以儿女们都不愿意到她跟前多呆。我是一个比较中立的人,所以,我的姑子、侄儿、外甥,都比较喜欢跟我聊天儿,导致出现一种现象:他们回来以后,不进婆婆的家门,反而先去了我那个家。这让婆婆很是不舒服,她曾经无数次的
4、抱怨过孩子们对她不亲。 婆婆16岁就嫁给了公公,她的姐姐被送人,兄弟们四分五裂,她的父母经常吵架。这就是她的原生家庭。 她自己没有得到优质的爱,自然就不知道怎样爱别人。现在我就能明白,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有着她没有得到想要的爱的仇恨,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种仇恨成为了她的潜意识,所以她就会虐待最亲的人同时也在虐待自己。 我的爱人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他们的婚姻都不幸福。他们也都不会经营家庭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也各自在为父母的不会爱而买单。 实际上,我走出来学习,就是因为处理不了家庭矛盾了,人生走到了无望的地步。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走出来,我的家现在一定已经不存在了。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是爱孩子,但是
5、,错误的爱带给孩子是终身的伤害,甚至这种伤害会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生活了将近20年,活生生的缺爱导致心理畸形的例子就有很多,我自己也曾经是这种畸形的爱的受害者。所以自从从事家庭教育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使命: 让来到我生命中的所有的人都学会爱,学会真正的爱。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典范,父母怎样爱,孩子也会传承他们的爱的方式。 那么,什么是真爱呢。 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此刻,这本书读了1/3,但是我似乎明白了作者为什么把书名定为少有人走的路。我想,少有人走的路,就是一条心智慢慢成熟的路,一条寻求真爱的路。 就像作者说的,爱是无法定义的。所以,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起在寻求真爱的路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