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基层区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目前,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尚无明确界定。税源管理专业化“干什么和“怎么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和总结的重要课题,我作为基层税务工作者,我有幸接触和参加我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为分析和思考这一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仅对基层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对目前税收专业化管理谈一些浅薄思考。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启示。 去年十月份以来,我局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我局在省、市领导的指导和关注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结合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因地制宜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为下一
2、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积累了珍贵经验。 1、分类管理-纳税评估专职化。 我局在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后,首先实行了税源的分类管理,把开展风险的多级分析,纳税评估作为风险应对的主要方法,在管理科中安排30多名同志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并对纳税评估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于大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纳税评估,对于中小企业基于行业管理的纳税评估,确定风险评估流程,构建分行业、分税种的评估指标和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分别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案头审核、约谈核实、实地调查、纳税评估等措施。 2、理清思路-理顺工作目标。 我局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后,充分学习和把握上级
3、精神,认准自身定位,积极吸取和借鉴省内外兄弟县、市、区局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理清了区局开展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思路:确定以税收风险分析,实施信息管税的专业化管理思路;理顺了区局开展专业化管理工作目标:促进纳税遵从,提高征管质效的专业化管理目标。 3、标准岗位-职责更加明晰。 我局试改之初就撤消了原有按照划片管户设立的税源管理 一、 二、三科,将原税源管理科职责分解为征收管理和风险应对两局部。征收管理局部整合到办税效劳厅,设立专业的征管效劳分局;风险应对局部整合到征收管理科,设立专业风险应对组,对60多名税收管理员配置了相应的岗位。重新明确各部门职责,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
4、尽其用。 4、完善措施-管理更加科学。 我局试改之中逐步完善了配套制度。建立了税源专业化重点风险防范手册、税收管理实地调查标准、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方法、注销税务登记工作流程、风险应对工作规程、征管效劳分局文书受理流转工作规程等制度。为做好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5、标准流程-管理更加完善。 我局试改之中,在理清各种权责关系的根底上,对行政管理过程或办事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对55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对9项提速为即办事项,缩短了46项审批事项的时限,标准运行程序,为做好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打下了夯实根底。 6、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按需实施针对性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经验交流,
5、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对全体干部进行了专业化改革的总体培训,组织全面学习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法、改革前后职责对照、涉税办理事项新旧对照等内容,着重掌握变动的工作流程的工作要求和操作标准。使所有人员迅速掌握了新系统的业务流程,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奠定根底。 7、革新模式-调整管理资源。 我局在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重点改变以前税收管理员“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人专事、分权制衡的专业化的税源管理体系。突出个性化效劳和风险应对,突出行业风险监控和分类效劳。构建管事与管户别离、分权制衡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纳税人到国税机关办理的事项,全部由办税大厅受理
6、;国税机关布置给纳税人的事项,由税收办税员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 8、风险管理-防范税收风险。 在区局机构设置调动后,在区局层面组建了税收风险分析和税收风险应对两个专业化团队。其中,税收风险分析团队由管理科一组牵头,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上级风险管理任务接受、本级税收风险分析、风险等级排序、统筹等工作。税收风险应对团队由管理科评估 一、 二、三组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区局确定的局部重点纳税人的纳税评估和复杂事项直接应对。税源专业化改革实施后,我局先后对50多项风险管理规那么进行了风险识别和排序。通过纳税适从风险、执法风险和宏观风险应对,动态监控税源信息、执法过程等,有效解决了影响税收征
7、管质量的问题,收入质量和均衡度明显提高。 9、强化效能纳税效劳功能化。 我局在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一是标准涉税事项受理、调查、核批节点的岗责配置,但凡由纳税人提起的各种申请事项一律在办税效劳厅集中受理,要求对纳税人办税事项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闭环运行模式,综合受理纳税人提交的各项涉税事宜,最大程度地向纳税人提供“一站式效劳。二是涉税事项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管理人员,即受理、调查、核批严格三别离,做到受理人员不调查,调查人员不受理。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进一步强化了办税效劳厅功能。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存在问题。 基层区局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只能
8、在专业化的理论上,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我局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与干部综合素质不相适应。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开展的需要和税收科学开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税源管理新模式,要求比拟高,而我们的管理队伍素质能力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标准要求差距还较大。税收管理员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后,权力受限,干部缺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被动应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拨一拨、转一转的大有人在。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与当前征管系统工作流程不相匹配。 运行有序,衔接顺畅的工作流程是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分工协作的前提。目前,税源专业化管理
9、的流程是多元化的分段管事流程,而我们当前的征管系统是在管户流程下设计的编程,是两个思路两种方式。譬如征管系统中没有纳税评估部门的管理模块,出现了系统中不能走流程、不能进行考核的情况,只能进行手工操作。评估工作进展和状况不能及时反映到系统之中,这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的快捷运行。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中个别工作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设计理念是专业分工、协作统 一、运行顺畅。但从试点情况看,我局试点工作实行的是内别离模式,设置了征管效劳分局和征收管理科,征管效劳分局内设综合事务组、日常管理组和根底审核组三个小组,管理科也内设了管理和评估五个组,现在内设机构
10、的人员都知道了要“做什么,但至于“怎么做和“做得怎样的相关岗责考评体系尚未明确,机构宠大,科室人员多,布置工作困难,工作环节衔接不够。也为区局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方法。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更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开展的重要实践。从区局试点情况看,专业化改革之初的取消税收专管员,还只是“破冰之举,尚未到达“融冰、“化冰的境界,专业化管理的深度、广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在专业化管理方法、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
11、目标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五、税源专业化管理信息交流共享不畅通,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涉税信息量猛增,但缺乏信息沟通平台,构建联动机制。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传递不对称,信息交换不能及时反响、信息可用性不高,联系性不强。如:从我局试点情况了解:办税效劳局办税员只能掌握到纳税人纳税申报、催报催缴,税款入库等企业情况;并且在不同环节人之手,而管理科评估人员仅通过审核评税和下户调查,才有可了解局部纳税人信息;平日并不了解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行业情况,经营特性。专业化分工,带来税源信息的零散,纳税人信息的盲区以及户籍管理的空白。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认识上应该厘清的问题。 1、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分类管
12、理,而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有人认为,岗位事项人员分类就是进入了专业化管理,这是错误的。分类是专业化管理必备条件,是根底,但不是全部。目前,区局有些环节的专业化管理还停留在浅层甚至外表上,形式上转型了,实质上还没转型,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程序还是老套路、老方法。必须进一步改革。 2、专业化管理不是一专到底,也应有适当的多元化管理。专业化管理是纵向的延伸,多元化管理是横向的延伸,缺少多元化的专业化是狭隘的专业化。比方:区局征管效劳分局和征收管理科机构之间。在效劳分局前台与效劳后台之间,综合事务组、日常管理组和根底审核组与征收管理科专业化风险应对组之间,各岗位业务、职责、
13、任务,彼此不能割裂。要强化职责、密切协作,做到相互融通、相得益彰。 3、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理不要效劳,而是要在专业化管理上实现专业化效劳。重管理、轻效劳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推行专业化管理后,局部人甚至加深了这种理念,片面强调专业化管理而无视纳税效劳。特别是随着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的消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定点沟通也随之消失,带来了企业咨询、税法宣传的盲目性,要特别重视专业化效劳,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效劳方式,逐步实现个性化效劳,使纳税效劳的触角伸得更长、更深、更广。 4、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事不要“管户,而是要强化“管事的效劳职能,同时也突出以“管户管理职能。在税源管理
14、上出现的“管户与“管事、“管税相脱节等管理环节薄弱问题,不少基层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经营规模和类型的不同,在“构建管事与管户别离、分权制衡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推行管理员、联络员和驻厂员等“划片监管、“驻厂管理等直接深入纳税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5.专业化管理不是唯收入论成败,而要把提高征管质效作为主要标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开展、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带动了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这是经济决定税收的产物,这种表象容易掩盖税收征管质效的本质,检验专业化管理的成效既要看税收收入的增长,更要看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益,看征管漏洞是否存在,看征收率是否提高,看征管秩序是否好转,看纳税人
15、是否满意。 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思路 一要增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以管户为主的税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制约了税源精细化管理。一是事多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比拟突出。税收管理员集税收宣传辅导、信息采集、日常巡查、纳税评估于一身,存在着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的情况。二是税收执法权过度集中,加大了基层税收管理员的执法风险。三是传统税源管理模式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采取几近相同的税收管理方法,不仅难于做到重点突出,而且效率较为低下,相关的纳税效劳措施也很难全部落实到位。总之,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纳税人数量越来越多、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只要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有利于降低征纳双方本钱,有利于效劳纳税人,有利于调动大家积极性,就应该大胆尝试. 二、要建立健全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制度保障。 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就是要创新,必须进一步完善岗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