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民收入增长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突出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农民收入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开展,完成“十五方案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中心任务,也是为民办实事、谋利益的头等大事,迫切需要加以分析和思考。一、农民收入增降原因分析近2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期困扰我们的农产品短缺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我县农村已经摆脱了贫困状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呈现出一派祥和兴旺的景象。但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不快,“不离土、不离乡的纯农户
2、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民概括自己的经济状况是“有吃、有穿、少钱花。 农民收入的低速增长,不仅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使得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拉大,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其一,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下降,迫使农民压缩生产性投入,扩大再生产能力削弱,即使略有积余,也是存入银行以防急用,这势必导致农民从农业中获取的收入减少。其二,由于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农民消费紧缩,农村市场难以启动,一般只是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城市居民对日常消费品的需求根本饱和,致使城市居民与农民消费产生层次性,收入水平和消费支出水平逐步拉大。其三,农民收入增长提速慢,对能否拉动城乡经济具有关联性,农村市场难以解冻复
3、苏,同时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使一度“紧缩了的工农剪刀差、城乡差异、区域差距、贫富悬殊又拉大了,势必影响农村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及根本措施透过农民收入低速增长的表象,可以看出其外在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产品“物丰价贱,内在原因还是经济规律和宏观经济环境在共同作用。因此,既要看到它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更要从调整、改革、开展的角度正面去研究它、解决它。近年来,通过深入乡村认真总结农民增收较快的特色村组和增收致富百户典型,分析研究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和千家万户增收门路,从中理出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为:一是加快劳务输出增收。加快农
4、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进程和鼓励开展民营经济,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土进镇到各类工商企业就业,增加非农收入。同时要组织农民走出去,从事建筑装璜、服装制作、美发美容、社区家政、餐饮休闲效劳等职业,努力增加现金收入。二是开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增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净菜上市、精深加工、精美包装,打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形象牌,生产消费者购置、食用方便,普遍青睐的食品进城入市,出口创汇,实现增值增效。同时要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开展运输业,兴办农产品市场和保鲜贮藏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并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差,实现销售环节增值。三是种养优特品种增收。按照“平
5、安、营养、保健的市场需求,努力调优种养业品种结构,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优质品种的种植比重;根据农业龙头企业订单要求,扩种专用型品种;瞄准市民餐桌,生产适销对路的地方土特品种,扩大优质品种的覆盖面,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四是推进规模经营增收。因地、因户制宜,引导有稳定非农产业收入的农户,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标准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特色工程和种养大户集中,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增效。五是依靠科技创新增收。通过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普及科学种养技术,实施良种、良法,推广湖荡水体轮养轮休、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多元素有机无机复合肥、作物病虫害生物
6、防治、种草养殖畜禽等生态型种养模式和技术,降低生产本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六是开展专业化效劳增收。加快农村社会化效劳体系建设,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吸引民资购置农机具、小农水设施等,为农民提供机耕机收、灌排植保等生产效劳;组织开展专业化育秧育苗、炕孵育雏、种畜扩繁、苗木供应等种苗效劳,提高专业化效劳水平,增加收入。总而言之,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还要在农内与农外同时着力,统筹城乡经济开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分层整体推进,只有这样,农民增收才能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措施上突出四个重点:2、要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根本渠道。前几年,我
7、县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总的来看,某种程度上仍然还是被动适应性调整,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因此,需要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依靠科学技术,讲求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结构转换升级。以开展优质农业、生态农业和外向农业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优化农业的粮经结构,着力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着力提高水产、畜禽养殖的比重;优化农业的品种结构,着力提高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比重;优化农业的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外向农业的比重。在调整的过程中,要着力在布局、品种、特色上下功夫,把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作为总目标。从长远看,农村经济结构格局根本上决定
8、了农民收入的格局。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开展二三产业;二是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要大力开展水产、畜禽养殖业和林苗园艺业;三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要大力开展高效经济作物和蔬菜生产;四是产品结构调整,要大力开展优质平安农产品。我县目前的布局是“东有藕茨、西有特水、南有棉经、北有瓜菜、中有畜禽,无论是区域条件还是开展空间,都是今后调整的优势。另外,我县的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水面资源丰富,“三水(水产、水禽、水生蔬菜)具有一定的规模根底,如何使其做大做强,这也将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点。当前及今后应着力加快农产品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农业的品质和效益
9、,加快品种、技术、模式的更新,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和建设商品生产规模基地,进一步把布局调活、品质调优、特色调强。在把握这些优势的同时,还要清醒地洞察今后结构调整的趋势,如开展食草畜禽、花木园艺、特色水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等,这些都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3、要把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依托。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开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能否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中实现增效增收。近几年,我县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培植了一批以优质粮油、荷藕、瓜类、蔬菜、棉经、特水、畜禽为主的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如宝泰米业、兴泰农牧、银宝集团、荷仙集团、金
10、夏集团、恒兴麦芽等骨干加工龙头企业,组建了一批流通合作经济组织,涌现出一大批农民经纪人队伍和种养大户,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了较强的带动作用。但目前比较明显的矛盾和问题是产加销环节衔接得还不紧,一方面企业与生产基地之间还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企业加工经营层次还不高,农产品销售不畅的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应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积极开展“订单农业、“车间农业、“园区(基地)农业,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重点研究和解决产销脱节问题,发动和组织农民进入农副产品流通领域
11、,尤其要扶持开展运销大户,开展农产品流通经营和专业效劳组织,扩大销售规模。围绕本地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加快农副产品产地批销市场建设,带动农户的生产销售。要培强培大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更新,重点扶持开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挖掘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开展潜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向精深方向开展,塑造农产品品质、品牌的新形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要鼓励各类能人兴办加工、保鲜、贮运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使农民得到实惠。4、要把贯彻落实好农村政策、控减农民负担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途经。要强化农村政策落实,控减农民负担,做好减负增收文章。一是完善农村
12、税费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那么,按照“三调减一取消一增加的要求,即调减农业税计税价格、调减筹资筹劳标准、调减抗旱排涝预提标准、取消公平负担和二三产业交积累、增提大病统筹资金,落实农村税费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标准税费征缴行为,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严禁向农民转嫁和随意增加负担,确保农民负担稳中有降。二是加强土地管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随意侵犯和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建立对失地农民合理补偿的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标准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加快建立土地换社保的补偿机制,长久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积极探索土地入
13、股、租赁等方法,使农民从土地开发中得到长久的收益。三是稳妥化解村级债务。实行“专户管理、支付到村、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三项资金管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强化村级资金支出管理,严禁新债发生。积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压缩村级财务开支,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四是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继续组织县级机关部门和乡村干部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贫困户,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1、增加农民收入要有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牵涉到相关政策是否相配套,如土地政策、户籍政策等。在土地资源严重约束的情况下,首先应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市场
14、经济条件下,实现有序、合理的流动是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开展的重要条件,应加快探索和推广转包、租用、股份合作等各种方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形式,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土地依法有偿流转,促进耕地向种养能手和产业化基地集中,推动结构调整。另外,要扩大劳务输出,农民原有的户籍壁垒应该打破,消除身份上的歧视,以扩展小城镇就业为出发点,彻底改变小城镇户籍制度,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制度,营造利于农民进城入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宽松环境,通过减少农民最终实现致富农民。总之,地方性的政策在国家大政策范围内都应放开、放活,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增收创造更为宽松的环
15、境。2、增加农民收入要有一个正常的投入机制。当前,由于农产品价格形势和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使金融部门产生慎投惜贷思想,面向加工企业上工程、搞技改的资金投入逐步萎缩,企业滚动开展缺乏所需的配套流动资金,仅靠乡镇内部调剂和企业自筹难以满足,加之农民手头积累资金不多,不得不压缩生产性投入,因此,资金的“瓶颈已经影响了农民增收的后劲。另外,小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制约了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系列正常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县乡财政和乡村集体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对骨干工程、重点工程予以倾斜。金融部门要转变观念,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研究、分析,与企业共同筹划开展对策,探索建立新的投入机
16、制,对信誉好、开展前景好的企业应大胆投入,也可以联户担保等方法加大农业投入。县乡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工程申报,争取工程资金。要下大力气把扩大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兴镇强县的重中之重,使工程资金、县外资金与本地的经济开展有效嫁接。要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建立子公司投资农业,利用资本市场再筹资加大农业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改造力度,加快设施农业步伐,提高农业长远效益。目前我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已全面推行,群众种田的积极性较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和鼓励农民自我投入,采取互帮合作的形式,增加投资规模。3、增加农民收入要有一个良好的效劳气氛。当前,农民虽然主观上迫切要求增收快富,但客观上对科学种田、市场信息等掌握和了解比较欠缺,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增强为农效劳意识,变要我效劳为我要效劳,主动把效劳中心前移,紧紧围绕农民所需、所急、所盼搞好效劳。一是物技效劳。要围绕农业三项更新工程,以“三下乡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及时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物资等效劳和指导。探索组建和开展农业效劳公司,为农民提供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