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工程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国策,同时根据省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全程管理的通知要求,制定xx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工程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制度。xx市国土资源局建设工程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前期管理制度、审批管理制度和后期管理制度。前期管理要做好建设工程用地审查,根本做到三参与,即参与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参与建设工程选址;参与建设工程设计任务书审查。审批管理,建设工程用地立项后,建设单位持有关文件,按照法定批准权限,向市或区、县土地管理局申请用地,核定用地面积、签订征地协议书、落实劳动力安置方案和建设资金,按土地审批权限,逐级
2、上报审批,批准后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后期管理,做好建设工程用地使用情况检查和验收,对征而未用的土地收取土地闲置费;批准后两年未用土地的,收回土地使用权;擅自改变用途或未经批准出、转让土地作用权的,由区、县国土资源局报市局批准后注销建设用地批准书。前期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用地前期管理是全程管理的根底,努力做到超前到位,主动配合,系统效劳,做到合理利用土地,充分表达建设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凡在我市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工程,需征用农村ji体所有土地的,在其报批设计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时,均应对建设工程用地列专章评述,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时,应征求市局意见。建设用地评述的内容和要求
3、: 一、选址方案要有选择性,对方案进行评述、说明拟定方案在节约和充分利用土地方面的有利条件。 二、对工程用地数量、土地利用系数,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化面积,厂区道路,厂前区等应该说明确定的依据。建设工程用地的审批管理制度: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是依法进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的核心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主动,为国家建设征地做好效劳,依法协调好部门间关系,合理安置好被征地单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建设工程审核内容: 1.建设工程是否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案或者经过批准的工程; 2.建设工程用地数量是否符合方案控制指标; 3.建设工程用地是否符合总体规划要求,有无选址红线图、平面设计图和规划条件; 4.
4、建设工程用地是否占用永久农田保护区; 5.建设工程用地区域环保评估; 6.建设工程建设资金是否落实; 7.建设工程是否未批先占地或用其他手段非法占地; 8.建设工程用地类别,特别对非耕地的认定; 9.建设工程征地的补偿安置、农转非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2023.建设用地可行性报告。xx市国土资源局经对上述文件材料进行审查并对申报征地地块踏查后,由xx市国土资源局征地中心会同区、县国土局组织建设单位、被征地单位签定征地协议书,并按市有关规定,落实补偿安置方案后,上报市局,市局对上述材料审核后按审批权限报批。对征地中发生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实施细那么执行,
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抬高或压低,以保证被征地ji体组织妥善安置。因建设征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的安置应按有关政策规定,本着谁占地谁安置的原那么(也可以多渠道,多途径),妥善安置。建设用地经市政府批准后,市、区(县)征地事务管理部门处理征地事务工作,办理补偿安置、农转非等具体工作。处理建设用地和验地钉桩划界拨地之后,由xx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工程进度一次或分批划拨土地,向用地单位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用地的后期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用地后期管理是全程管理的保证。建设用地单位从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开始进行跟踪管理至建设工程竣工复核,验收。国家建设工程用地经批准后,各区、县国土部门要监督土地使用情况,及
6、时处理、解决用地中出现的问题。跟踪管理重点内容是:(1)是否按用地方案使用土地;(2)是否按批准的用地用途使用土地;(3)有无少批多占和移址用地问题;(4)有无闲置土地的问题;(5)划拨的土地有无转让、出租、抵押的问题。对多占的土地按非法占地查处。对擅自异地使用土地的,按非法占用土地查处,注销建设用地批准书。国家建设工程用地经批准后,建设单位一年以上无正当理由仍未进行建设造成土地闲置的,由市、区(县)国土资源局按照有关规定征收土地闲置费。如不按期缴纳土地闲置费,给予适当罚款,直至注销建设用地批准书。用地单位撤销,建设工程停建或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两年未使用的建设用地、对擅自改变批准用途的建设用地,及擅自转让、出租和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由xx市国土资源局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收回土地使用权,注销建设用地批准书,由政府另行安排使用。后期跟踪管理检查工作,根据市、区(县)国土资源局的分工,对已批准的建设用地每半年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市局。建设 工程竣工后的检查验收: 一、检查验收主要内容。检查建设用地单位依法使用土地情况、面积、界址,用地性质和土地利用情况。 二、检查验收合格后,核发土地使用证。 三、检查验收不合格建设单位,要写明情况,区别对待,依法进行处理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