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治与执政党政治学科权威 法治与执政党的政治权威法治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法的至上性,即作为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但是,在开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个强有力的政党的政治权威又是必不可少的。z在建党八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开展中大国,把十二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那么,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开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开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或创新使执政党既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又不至于蜕变为凌驾
2、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集团,这是包括执政党在内的各方仁人志士共同探讨,但并未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就教于各方。 一、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需要执政党的政治权威 当代兴旺国家的法制现代化起步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和市民社会的成熟而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由社会生活领域推动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开始阶段,政府扮演的仅是一种消极的守夜人角色。而当代中国的法治变革发生于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这时的中国社会缺乏商品经济对民主法治意识的启蒙,更面对着政治、经济和法制飞速开展的世界。兴旺国家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压力,国内人民要求富裕和民主的渴望,
3、决定了我国的法治建设同时担负着民主化以及开展、稳定等多重任务。其任务的艰巨性和操作上的精巧,客观上需要有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政府来推动法制的转型,需要政府自觉地担负起正确引导法治开展的时代责任。因此,中国被迫同时也是必然地走上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本来,限制政府权力是法治的出发点和根本内涵,但我国的法治建设那么要将限制政府权力与维护政府权威统一起来,从而增加了制度设计的难度。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执政党在这种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中所扮演的角色。 众所周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党在整个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居于最高的领导地位,它应该而且必须领导国家政权。因此,
4、如果说中国走的是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那么实际上这个政府就是党抑或说是党领导下的政府。在法治建设中维护政府的权威本质上是维护执政党的政治权威。 政治权威是一种使人们信从的政治力量,它集中表达在个人或某些集团身上。从人类社会开展的角度看,政治权威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蒙昧到文明,从自在到自为的开展过程。近代以来,政党取代其他传统政治力量领导政治生活,成为政治文明开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据统计,在当今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的君主制或政教合一体制而无政党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政党,实行政党政治。对于努力实现法制现代化的开展中国家,特别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因为,一个国
5、家实现法治的过程,一般来说是与这个国家整个现代化过程分不开的。现代化过程本身就是利益机制的调整过程,而法制的现代化从理念来说是强调一套民主、公正、自由和法的至上性的观念体系,在制度上那么是要建构一套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的制度体系。其与中国传统的观念体系和权力格局的矛盾与冲突,要比经济领域的改革来得更加剧烈。而且,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原有的社会政治机制逐步丧失了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而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政治机制来维护新的政治秩序。强有力的政党与有效的政党制度,无疑是这种新的社会政治机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维持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中坚力量。程燎原、江山二位学者在研究了法治与政治权威的关系后,指出
6、了政治权威在推进法治进程中的作用,即阐述或传输法治理念;制定法律和调适法度;循章守法和监督法律的施行。看来中国法治建设不能没有执政党的政治权威。而实际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自己的执政地位和政治权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她领导全国人民在法治理论上进行z,确立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现代法治观念;提出了加强民主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法治现代化任务;面对几乎空白的现代法制建设,领导制定了法制现代化纲领和宏大的立法规划,并在短短二十年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立法路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领导了大规模的普法教育,有规划有组织地传播法律知识,肃清封建法
7、制观念,培育现代法治意识。总之,在当代国内外背景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和政治领导,希望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市民社会的成熟,自下而上地实现现代法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梦想。 二、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必须建立在合法性的根底之上 我国法治建设的政府主导性,客观上要求维护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但是一个执政党能不能彻底完成推进法治,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人们的认同,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真正的尊严和威信,以维持并加强自己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权威地位和力量,即解决法治化进程中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问题。 合法性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不是简单地指符合法律,而是指公民对
8、政治权威的自愿接受性。合法性是政治统治的根本要素,它是政治权威合法行使权力或施行统治的重要前提,也是法治得以维系的重要条件。一些现代西方政治学家认为:如果大多数公民都确信权威的合法性,法律就能比较容易地和有效地实施,而且为实施法律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消耗也将减少。hellip;hellip;一般说来,如果合法性下降,即使可以用强制手段来迫使许多人服从,政府的作为也会受到阻碍。如果人们就哪一个政权具有合法性的问题发生争论,其结果常常是导致内战或革命。从根本上说,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政治权力正当、合法运转所必需的资源和支持。它一方面说明政治权威具有使被治者认为其统治是正当合法的特性;另一方面说明被治
9、者在没有强制力迫使其服从的情况下对政治权威的自愿服从、支持乃至忠诚。一旦政治权威具有这样的合法性,政治权威所制定、倡导和实施的法律,就能获得被治者的普遍信仰和尊崇。所以,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不仅使政治统治成为了正当、合法的统治,而且能使政治统治成为本钱较低且相对持久稳定的统治,法治的实现也因此而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政治权威如何获得合法性呢。德国的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和论述了政治权威合法统治的三种类型,即传统型、魅力型和法理型。认为不同类型的政治权威获得合法性的途径不同。传统型统治以政治权威自称的、官员和公民相信的历代相传的神圣传统为根底;魅力型统治那么以被统治者相信政治权威具有超凡的魅力、品质、
10、才能,从而愿意服从其统治为根底;法理型统治那么以政治权威、官员和公民都只对理性的法律负责为根底。从历史角度看,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威模式一般要依次经历以上三种类型。近代以来的政治权威合法性,那么主要以政治权威出自于民主程序、服从法律和公众对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普遍信仰为根底。 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建立在中国人理解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领袖个人的超凡魅力的根底之上。随着z的结束,中国执政党原有的合法性根底逐渐丧失:z带来的灾难,驱散了领袖身上的光环,领袖走下神坛标志着个人魅力型政治权威时代的结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尝试,就否认了传统的阶级斗争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是有方案
11、的大生产等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由此,中国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根底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选择了亨廷顿所谓的政绩合法性,用邓小平的表述就是不改革开放,不开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二是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民主合法性根底。虽然党的领导人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的必然性,但为建立民主合法性为目的几次政治体制改革均因危及稳定的较大风险而停滞。在整个80年代甚至90年代,执政党致力于经济开展,通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换取人民对自己的支持。政绩的合法性使其成功地经受住了z的严峻考验和国际敌对势力的挑战。 但是,执政党的政绩合法性根底在90年代未又遇到了
12、严峻的挑战。首先,20年的改革,效率是有目共睹的,但公平问题却突显出来,基尼系数从80年代初期的0.288扩大到90年代中期的0.388,15年间增加了2023个百分点。弱势群体不满情绪在增加,报复社会的案件和有组织犯罪的逐年增长就是对社会公平状况的一种反映;其次,社会分层复杂化,作为执政党传统的阶级根底的工人和农民阶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其社会地位在下降。而新的社会阶层由于按照执政党的传统理论,很难进入利益表达的官方渠道。第三,就是以权钱交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腐败问题愈演愈烈。严重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人们甚至疑心执政党治理腐败的决心和能力。上述三种社会现象对执政党政治权威合法性的损害并未
13、因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改善。看来政治权威的政绩合法性是有条件的。尤其是当这种政绩导致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时,政治权威体制如果不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调整,这种政绩给现有政治权威带来的合法性将走向反面。 为解决新形势下的合法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理论,适时地将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从单纯的政绩转移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先进上。同时通过对三个代表的阐释,扩大了执政党的社会根底,以期使执政党的政治权威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另一方面,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依法治国是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方式,以期将党的领导同法律权威统一起来,使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开展为法理性权威,增强执政党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从逻辑上讲,三个代表最根本的是代表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一个追求法治的国家,广阔人民的利益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表达的。因此,要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稳固执政党的政治权威,克服政治腐败,增强合法性根底,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尊重宪法和法律,并按照法治原那么对执政党的政治权威体制进行设计和创新。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