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根底性、经常性的工作。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化、城市的开展、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就业分配方式的变化,改制企业党员、下岗分流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经商务工流动党员、尚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复退军人党员等流入社区的各类党员人数逐年增多,这给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一、当前社区党员队伍的根本现状 一是从社区党员的构成看,党员来源纷繁复杂。目前,我区共有社区居民86962户,社区党员5724名。其中社区原有党员387名,占党员总数的6.8%;离退休党员599名,占党员总数的2023.5%;企业下岗党员34
2、37名,占党员总数的60%;大中专毕业生和复退军人党员336名,占党员总数的5.9%;经商务工的流动党员965名,占党员总数的16.9%。 二是从社区党员的思想状况来看,党性观念强弱不一。一是社区原有党员。与党组织关系较为紧密,各项工作能够带头落实,大多数是社区建设的骨干。二是离退休党员。对党组织的感情深厚,参加组织生活比较主动,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等因素,作用发挥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企业下岗党员。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和局部企业关停破产,大量下岗党员进入社区,这局部党员大多人到中年,除了掌握着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技术外,没有其他的专长,再就业难度较大,思想波动较大,不愿接触党组织,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普
3、遍在心理上有失落感。四是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落到社区后就外出应聘打工,常年联系不上。五是务工党员。有的党员常年在外打工,与组织长时间失去联系,对这些党员组织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不了解。还有外来务工党员不愿意转移组织关系,不愿暴露身份,不主动靠近党组织。 三是从社区党员的经济状况来看,生活水平差异较大。从整体上看,除离退休党员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和少局部在职党员家庭生活根底比较好外,其他党员尤其是大局部下岗党员生活水平较低,没有稳定经济来源,为生活奔波,为吃饭问题操劳,为子女上学的学费苦恼,为病痛折磨所困扰,影响其参加组织活动劲头,还有极个别贫困党
4、员心理失衡,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四是从社区党员的文化状况来看,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专及以上学历的1651名,占28.8%;高中或中专文化的3194名,占55.8%;初中及以下的879名,占15.4%。 二、实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必要性 首先,社区党员结构的多样性,必然会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管理教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教育管理采用集中统一的方法,统的过多,强求一致,安排学习一个方案,组织教育一次大课,就必然出现“一锅煮、“大锅饭的大呼隆现象,起不了效果,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在教育管理内容安排上必须区别层次,有的放矢。 其次,由于社区党员中在
5、职的与退休的、在企事业单位的与个体经营的、文化程度高的与文化程度偏弱的,身体健康的与体弱多病的、居住稳定的与在外流动的,相互差异很大,用一个标准、一个制度要求,很难到达理想的效果。因此,因人制宜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标符合实际,制度规定易于落实已迫在眉睫。 再次,在管理教育的对象上,党员行为标准过于笼统、必然存在难于衡量标准,难以发挥作用等状况,必须从党员的职业特点、身体状况、生活环境等差异出发,本着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那么,实施党员分类管理教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能增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 三、加强社区党员分类管理教育的对策 一理顺关系、分类造册,是做好社区党员分
6、类管理的根底。 1、及时转接关系。要及时将改制企业党员、下岗分流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经商务工流动党员、尚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复退军人党员关系转入所在社区党组织,根据其不同类别,及时做好登记造册,尽早编入社区党组织。要建立党员信息库,做到党员根本情况、家庭住址、联系 、身体状况、活动去向、特长爱好六个清楚。 2、定期加强联系。社区党组织要在抓好党员管理教育的根底上,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建立沟通联系,掌握党员近况,实行共同管理。 3、加大宣传力度。社区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做好党员安家工程,通过发放“致流动党员一封信,利用宣传栏、播送、电视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及
7、时消除“口袋党员现象。 二制定制度,加强管理,是做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保障。 社区党员成分比较复杂,职业广泛,各类党员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对社区党员的管理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结合社区实际,区别不同类型,制定符合各类党员需要的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管理,不断增强社区党员的先进性,扩大党组织的吸引力。一是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在社区居住,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使之在开展社区效劳、建设文明社区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对在职党员实行“双向联系、双向效劳、双向反响的管理方式,引导和催促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参与社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对下岗党员采取家访、交办任务、重点帮扶、定期听取
8、汇报,注重与劳动部门联系,收集和提供就业信息等措施,组织下岗党员开展自强创业,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对离退休老党员引导他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在社区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对流动党员实行联系卡制度,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做到不管党员流动到哪里,联系卡就要发放到哪里,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二是实行党员联系制度。即生活条件较好、参加活动正常的党员至少联系1名贫困党员或流动党员。建立党员联系卡,定期与被联系的党员沟通和反响情况。三是实行检查监督制度。通过发放监督表、设立意见箱,发动居民对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进行监督,作为党员民主评议以及评选优秀党员的依据。 三适应形势、灵活教育
9、,是做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核心。 一是内容要适应。在社区党员教育内容上,要切实了解党员所思、所盼、所求,针对党员的思想实际实施分类教育,突出针对性。教育中既要紧贴党员的实际生活,又要不折不扣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宣讲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正视当前改革开放中的困难;既要大力宣传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也要坚决反对和消除腐败的必胜信心。教育广阔社区党员努力学习党的根本理论知识,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政治素质,增强创业本领,使之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决实践者和解放思想、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二是深度要适应。“三会一课方式,是党内生活
10、和党员教育的重要方式,应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在此根底上,需考虑到社区党员文化层次、职业类型等不同情况,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开展不同内容的组织生活,该深那么深,该浅那么浅,针对不同职业特点,围绕不同行业开展活动。 三是突破口要适应。要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和党员实际,以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宗旨意识为根本,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主题开展党员教育,使社区党员深刻领会时代精神,切实转换脑筋,开拓进取。开展活动以社区效劳为主线,开展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奉献日、“我为社区出力等活动。可以以邀请革命老干部作专题报告会,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会、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等形式寓教于乐。
11、 四创新载体,组织活动,是做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突破。 “一个党员一面旗。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是社区党组织是否能够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具体表达。只有每个党员都成为旗帜,社区党组织才能形成巨大合力。因此,结合社区实际,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便于党员群众参与、针对性较强的活动载体,把社区内各类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是当前社区党建的重要任务。要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党员带骨干、骨干带群众、全民参与、共同提高的社区党员群众活动思路,采取宜分那么分、宜群那么群的方式开展活动。 一是开展“双向效劳活动。要依托各种自愿者效劳队开展经常性活动,社区党组织在开
12、展好支部活动,组织广阔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同时,要转变工作方式,从“管理型向“效劳型转变,多为党员解决困难、消除思想顾虑。而广阔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在行使好党员权利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义务,在服从社区党组织管理的根底上,发挥在职党员的优势,积极效劳社区居民,为社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到达“资源共享、共建共驻的目的。 二是开展“夕阳红工程。充分利用,根据社区内离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经历复杂、兴趣爱好广泛、从事岗位多样的特殊优势,组成“科技宣传组、“法制宣传组、“理论宣传组、“卫生监督组、“文艺演出组,利用街天、节假日义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宣传科学技术知
13、识、反对邪教及封建迷信,通过这些有益活动的开展,既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教育了广阔社区居民;又是老年人参与了社区的建设,表达出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是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根据党员作用发挥的不同,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前提下,评选出一定数量的党员户作为“党员示范户,根据社区党员从事的行业不同,分别授予“文明经营示范户、“科技效劳示范户、“创业示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对“党员示范户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评比,以此来带动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先进性。 四是开展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当前社区存在的薄弱环节,把社区的事务划分为党员能做且能做好的假设干具
14、体工作,结合社区实际,设置“社会事务监督岗、“科普文明宣传岗、“法律法规宣传岗、“社会治安及平安文明生产监督岗、“社区公益事业监督岗等不同的岗位,把社区内不同特长的党员划定在不同的岗位上,定期开展活动。使社区无职务党员无职有责、有责有为、有为有位,充分发挥党员效劳社区的作用。 五完善机制,搞好效劳,是做好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关键。 对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继续坚持和完善双重管理的机制。实行工作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所住社区党组织为辅,要求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并根据居住相邻或选择公益岗相同,设立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接受所住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坚持和完善包括双向联系、双向效劳、双向反响等各种旨在鼓
15、励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管理的新机制。完善和落实在职党员定期向单位党组织汇报参与社区活动情况的制度,将党员在业余、休息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列入党员民主评议和干部考察考核的范围;社区党组织要主动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加强联系,及时反响他们在社区的表现,沟通信息,使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坚持关心效劳为重,以适当的作用发挥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要在生活和精神上加以关心,采取“多引导、少说教、“多理解、少苛求、“多分散、少集中的方法,重在丰富生活,发挥余热。对身体条件较好的,可继续发挥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适当安排社区纠纷调解、政策宣传、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等岗位;对一些年老体弱的党员,不能一律要求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组织活动,要通过上门联系、有病看望、有难相帮等途径,做到以情感人,以心暖人,使老年党员感受到处处都有党组织的关心。 对下岗失业、待业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坚持和落实四项制度。一是登记制度。以社区为单位,对每位下岗失业、待业党员的家庭地址,失业、待业时间,失业、待业后去向,专业特长及联系 等逐项登记造册,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完善,以便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加强管理。根据社区内下岗失业、待业党员数量和分布,可设立假设干再就业支部或再就业党小组,便于加强对下岗失业、待业党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