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模版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开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和国家长治久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开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开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十七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中又提到,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义不容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农民有了积极性,农村和农业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尽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还是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建设新农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尤其在当前形势下,农村更是我国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开展的重要突破口。以下仅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弱化、党员队伍老化、后继乏人。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阔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3、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着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松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开展的核心;个别村甚至正常的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日益弱化,选举中存在贿选、拉票现象,在村民中缺乏威信,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开展的核心;很多村的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后备力量严重缺乏,村中有能力的党员青年都在外开展,留守者多为平庸之辈。没有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 (二)村集体
4、经济薄弱、农民增收缓慢。 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本钱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村民除种地外,以打零工为主,增收缓慢,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农民的素质偏低、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者以老人或儿童居多,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村民集体观念淡薄,重私利
5、,损人利己现象经常发生,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培养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四)农村公共设施严重投入缺乏、农村根底设施相对滞后,生产生活环境很差。 由于多年来对农村根底设施的投入缺乏,导致农村根底设施脆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根底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最明显就是农村里垃圾问题,村民历来都是随处乱倒,村庄周围垃圾成堆,污染了环境和饮用水源。近年来农村水利建设“重蓄轻疏,很多排水设施遭到破坏,雨季很多村庄发生内涝,影响农业生产。如果农村根底设施相对滞后的矛盾不解决,开展生产,致富农民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农村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
6、在。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开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开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开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农村建设任务相当艰巨。 (六)局部村依赖思想严重。 有些地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开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党员干部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不干事。有的试点村就像个独生子女,而上级就像他们的家长,过于溺爱,要求各相关的部门支持试点村各项工作,都要给试点村做一份奉献,相关部门有的给
7、树苗、有的给、有的负责修路、有的负责改水等等。如公路局参与修路,什么时候修完、质量怎么样,村里不用操心。上级的参与以及政策、资金的扶持,使有些村级班子有不思进取、过度依赖的思想。 (七)缺乏科学的规划。 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知识了解甚少,对新农村建设实质认识模糊。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只是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不考虑本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意愿,盲目地、一味地搞建设,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急于求成。有的村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前很好的绿化铲掉了重新绿化;本来应该先改水后修路,有的村修好了路再刨开;为了追求速度、抢工期、抢成绩,已经进入冬季了还修路,结果第二年路面就开裂了。这些行为
8、劳民伤财,有的村因此欠下了很多债,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八)农民参与少。 有的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无视了农民这一主体,广阔农民不能参与进来,他们的意愿也就不能得到表达。有的村新农村规划,包括施工方案,完全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没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一局部农民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农民唱反调。有些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跟自己没关系,村里建啥样是啥样,没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全面
9、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开展,农民持续增收。 (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成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首先是稳定粮食收入,国家应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并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广阔农村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其次针对农村存在大量充裕劳动力以及许多有技术、有能力农民工返乡的情况,积极引导和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有效地消化本地充裕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10、与此同时,利用本地有利条件,开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尽快改变农村根底设施的滞后状况,是广阔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国家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力手段。首先应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村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高产田的改造,加强大江大河和重点中小河流的治理,并建成一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其次是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在加大 中央财政投资力度的同时,吸纳社会资金,以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同时应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增加
11、农村油气工程建设投资。与此同时,在当前国家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情况下,应当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开展。应大力普及和巩年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尤其在目前国家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情,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效果更好,作用更大。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倡易俗,反对封建迷信;要加强农村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办好农民图
12、、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农员带头致富、带着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农民群众的自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效劳。四是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知识面广,思维活泼的特点,使其在科技致富,科技兴农挥更大的作用。 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实现城乡统筹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地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拓创新,强化政府引导,加大帮扶力度,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地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突破。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新时期对农村工作的方向,也是农民心中的理想,话再多也是枉然,口号再响也不如做得实在。在当前国际和国家经济形势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但坚信,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必能克服这些困难,将中国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