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在生物课中的重要性霍艳丽: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根底的一门学科,所以实验课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动手做每一个实验,使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关键词:生物学 动手实验 重要性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
2、最好的方法和目的是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高度的主观能动状态。学生对课文中的理论学习缺乏主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法,而理论又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实验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形象生动的掌握了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一、透析教材经典实验,建构科学思维方法将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加以透析,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根本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的根本原理、规律,形成标准、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
3、学的开展史上,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经验材料的根本方法,归纳是广泛使用的整理经验材料的科学一般方法。生物学的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归纳得到的事实性概念,如器官、节肢动物、裸子植物等;许多理论也是以归纳为主要方法得出的,如细胞学说、生物进化等。因此,在传统的生物学课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实践活动来认识自然。在生物学开展史上,还存在另一种获取经验材料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例如,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别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如何解释?他提出了一套关于“遗传因子的假设,利用这个假设解释了别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再用测交试验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了基因
4、(遗传因子)的别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0世纪,这种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我们现在学习中涉及较多的探究性实验方法。二、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根底。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外表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三、进行实验设计与探究,培养生物学综合能力就目前来看,高考目标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是: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实验问题
5、的能力,利用相关实验定量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而“实验设计与探究是考查学生生物学综合能力的适合形式之一。考查主要表达在3个方面:一是教材中的根本实验(含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习、局部研究性课题及初中生物学实验);二是教材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根本原理,如应激性、动物克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植物组织培养等;三是一些生物学经典实验,如变形虫的分割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等。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条件的就要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亲自体验,没有条件的也要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并进行相关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改变实验条件,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把单一实验方法变为多种实验方法,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有关
6、实验探究内容如:探究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如探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放入顺序对蛋白质鉴定的影响、双缩脲试剂能否用于对尿素的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比较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设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方法和得出结论;探究糖尿病人尿糖的几种检验方法,如斐林试剂、班氏试剂、尿糖试剂对复原性糖不同方法的鉴定等等。学生通过自主操作,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试验和完善。在这其中学生会提出不同的假设、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采用不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在思维和实验操作过程中都留有较大的自由度,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可能;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单因素控制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定量化,为
7、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提供了可能;实施实验方案过程中的统筹和操作过程本身的独创性为学生开展的新思维提供了可能。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和挫折,而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无疑是在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毅力,拓展开他们的思路,增强其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分析讨论和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
8、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组织各种科普活动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环保的概念和意义,更加珍惜和保护周围美好的生活环境。对近几年的生物高考实验题的粗略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实验仍应是高考的一大重点。而考查的内容往往既蕴含于课本之中,又凌驾于课本之上。这就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本中包含有实验素材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浅入深、由点及面的分析与探究,尤其应让学生学会用新教材、新方案来再认识课本中已有的实验,鼓励学生能时时用“另类的设计或分析来解决已有的实验问题。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