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78439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学生新中国73周年征文 靠水而居的乡场人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住在山区的一个乡场上,乡场不大,却也是一方颇具名气的集镇。平常,乡场上人很清冷,除了老人和孩子,有劳动力的都各自忙活路去了。到了赶集日,才一下子喧闹起来,四方八面的人翻山越岭来到这里,把个小场围得水泄不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天屋里坡上两点一线,生活单调而枯燥的山里人,七天一次的赶场日,除了便卖自家产品以换钱,带回些生活日用品外,也是他们放松心情,接触外界的时机。路远一点的,往往天不亮就要起床,草草吃点什么,就带上预备好的东西上路。 一大早,小场上的生意人就翻开店铺忙活开来,炸油条麻花的,蒸包子馍头的,打

2、镰刀锄头的,卖锅儿碗罐的,开缝纫布匹的,需早早预备停当街边上,间续而来的农夫也各自占据着自己的位置,一个挨着一个地摆起蓝子;背篓;箩筐;挑担。里面装着各种蔬菜瓜果;农副产品。没有高声的叫卖声,买卖在讨价还价中井然有序地进行。赶场的顶峰期一般在九点多以后,下午三点来钟后人就慢慢稀有了。 除了乡场,河岸宽敞的草坪上也是人头攒动,猪牛羊及木料的买卖人都集中在那里,人喧畜叫,其声浪远胜于集镇。 据说以前建场,选址是很讲究的,建此场时,地方官曾派多人在各要路口守候,看那个路口每日去来的客商路人最多,并最终选定了这里。乡场最早取名“长店房,即客商永久的店房的意思店房,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旅馆。 乡场依山傍水

3、,可谓得天独厚。那条从很多山的峡谷中曲折而出的小河,哼着歌谣,不知疲乏地打它的身边经过。河水是清流澈透亮的,河底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天鹅卵石,成群的游鱼在水中游来窜去. 对我们这些贪耍好玩的孩子来说,小河和小河边宽敞平坦的草坪,是我们常常光临,嘻戏玩耍的乐园,“打水仗“办家家“瞎子摸鱼,很多童年的嬉戏都喜爱在河边去进行。无论是早晨和黄昏,小河边总是洋溢着一股融融的乐乐的气息。那些洗衣服,淘菜的姑娘;那些喊着号子拉着绳索的纤夫;那些劳顿了在河边憩息的小伙;那些历经沧桑,饱尝忧患,提着烟杆闲侃的老人,营造了一幅幅有川东特色的乡场风景画。 几多凉爽和燥热的夜晚,奇怪的我们一堆堆围坐在老人的身旁,听那些老

4、掉牙的故事。虽然山里的故事多得压翻船,可是小河的故事仍旧占了一大半。什么“雷公发怒劈蛟龙;“二十四个望娘滩. 平常温存的河水,在山区多变的气候里,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发起“疯来,靠水而居的乡场,便不行避开地成为它发泄的对象。每年,乡场上的人都会有几天担忧受怕的日子,记得有一年夏天,一连下了好几天雨,夜间,我睡得正香,懵懵中被么姨摇醒,么姨抓了件衣服给我披上,背着我就和外婆朝门外走。我虽还没有弄清晰是怎么回事,但从外婆和么姨的神色中,从乡场上嘈杂的哭声、喊声和叫声中,隐隐地感觉到一种不祥和可怕。 从睡梦中惊醒奔跑出来的小场人,全都会聚到半山腰上一个粮点大坝里里。眼前的人,光脚赤膀的,披头散发的,一

5、个个都象痴了呆了似的 “老天爷发发慈善吧!外婆的嘴里不停地这么祈祷着,很多人的嘴里不停地这么祈祷着。微亮的天宇下,依稀可见被水围困的房子和在水中漂移着的什物、家产。 天亮了,水消了,小场也变了。一些经不住水泡的土墙屋垮了,不少人的家产冲走了乡场已不知患病过多少次这样的劫难。可是历经劫难的乡场人从没有想到过要责备和背弃小河,他们总是悄悄地把倒塌的房子重新建立起来,把冲走的家产重新置办起来。 靠水而居,这是我们祖先在无法与自然抗争下唯一的选择。在交通闭塞,运输不便的条件下,小河是乡场主要的运输枢纽。不管是远去或是归来的木船,都一样牵动着小城人的心。一船船的山货运走了,一船船百货,煤碳运来了,没有小

6、河,就没有乡场的存在,小河的恩典,小场上的人从心底里牢记着。 尽管是一方集镇,可小场上的人还没有几个是完全地靠经商来维持生计,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田地,赶集的时候做点小生意,种田才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要知道那时前来赶集的山里人,拮据的手中用于消费的每一分钱,都是要精打细算的。就像那河里,虽常年都有摆渡的木船,但许多人为了节省那几分摆渡钱而宁愿淌水过河,即便是寒冬腊月也不例外。每到赶集日,大批大批的人涉水而来,踩水而去,那些举着东西,驮着小孩,搀着老人,捞衣扎裤,没在齐膝齐腰深的河水中的过河人和那情景,久久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我是乘着竹筏顺着小河离开那个小场的,我爱小河,也恨小河,小河在我的心目中

7、,既心善,又可恶。我真盼望有一天,人们能从扬它的善,遏制它的恶。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靠水而居的乡场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真正领会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从前的乡场,早已结束了“四方来朝历史,在离乡场二三里路的地方,新的集镇以它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的眼前,不少迁居新镇的乡场人,如今都成了集镇上最富有的居民,过上了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人们不再需要靠水而居,不必为小河的发怒而担忧。小河也不再担当运输的使命,木船成了远逝的记忆。任凭去一家,水,电,气一应俱全。场镇上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赶场的山里人随着村村通大路的实现,也再用不着翻山越岭,有时间,每天都可以赶场,便卖他们的农产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依据国家播送电视总局提出的全国村村通播送电视的目标和要求,经过电信工作者的努力,大山阻隔的山里人,如今也能随时接触了解世界,同样可以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现代文明之花,已在山区扎根、绽放。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