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十四中二一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2010年11月9日8时至9时30分。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共6页。3答题前,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填涂好相关信息。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第I卷 选择题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A己亥年B庚子年C辛丑年D壬寅年2“父前行,子踵后。
2、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符合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
3、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5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A西突厥B东突厥C匈奴D蒙古6孙中山遗嘱中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是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B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7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先存百姓。假设损百姓
4、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能形成这种可贵的认识,主要因为A得益于李斯的不断劝谏B非常熟悉资治通鉴C对隋朝的灭亡感触深刻D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8叶圣陶在一那么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9“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萧二集的一首诗。以下哪个题目最可能是其原题A甲午悲歌B珍珠港祭C台湾沦陷D日寇投降10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拟全面客观A“祖舜宗尧自太平,
5、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11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12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防止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
6、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13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1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歌曲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以下关于个人活动与社会开展关系的表达,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开展起决定性
7、作用B个人活动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就会对社会开展起推动作用C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开展起着重要作用D个人活动对社会开展的作用无大小之分15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顶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描述的是A红军长征B解放大西北C抗日战争D秋收起义1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描述的是A抗日战争胜利B五四运动C新中国成立D三大改造完成17“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
8、稻暖,夜火焙茶香,这几句诗反映作者所处时代饮茶风气盛行,以此推测该诗人是A屈原B陶渊明C曹操D白居易18秦朝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皇权至高无上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9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表达服饰装饰功能的是A“衣,依也B“衣,隐也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也20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访问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癖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并确定他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战胜布的曙光。当时中国西北部的核心是指A西安B西柏坡
9、C延安D会宁21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发奋有为,勇于担当。以下名句中表达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鞠躬尽痒死而后巳;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BCD22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颐C朱熹D王阳明23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
10、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2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说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行政权B群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5“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答复是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C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第二卷 非选择题本卷有4小题,共50分。第26题17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2617分阅读材料
11、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1924 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 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的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与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文国盟会宣言1905年8月材料三:“孙中山是从民间来的他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耕田。他县里的人民都是农民。就
12、在他早年还是贫农家里贫儿的时候,他变成为一个革命的人。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的农民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材料四:“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制贫者也。但民主主义,在数十年前,已有人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洪秀全建设太平天国,所有制度即完全经济革命主义,亦即俄国今日之均产主义。三民主义改造新国家材料五:“两年之中1895-1897所见所闻,殊多心得乃采取民生主义。“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古代所不能及的统计英国的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
13、革命其将不远。1,3,5孙中山选集材料六: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在1879年发表进步与贫困一书,认为土地是人类的公产,地租是不劳而获,人人应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因此人人都应该有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土地被私人占有,这是社会贫困的主要根源。因此,他主张土地国有。但是他又认为采取没收地主土地的手段过于剧烈,主张征收土地税。这样就能够刺激社会生产的开展,制止土地投机增加工人和农民的收入,以便实现“社会主义。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2分2材料二表达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3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形成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4分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
14、,谈谈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开展方面的最大奉献是什么?孙中山的思想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哪些思想精华?又运用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核?据此概括孙中山思想所表达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开展特点。7分2711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以下材料并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