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79618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旅游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xx直辖以来,我市旅游经济取得长足开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开展旅游经济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旅游开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途径。为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旅游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开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推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开展 (一)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珍贵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展的重要根底和必备条件。当前,全市

2、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开发建设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旅游行业要牢固树立“环境兴旅的观念和目标,进一步统一认识,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观,正确处理旅游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旅游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旅游开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开展,通过开展旅游业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 (二)标准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在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开展的主要任务和途径,妥善处理好各类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

3、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旅游、环保、建设、林业、园林等行政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协调配合,引导和标准旅游及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行为,将旅游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三)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生态旅游是一种关爱自然、崇尚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深度体验型的旅游活动、保护自然的宣传活动和科学普及的教育活动,应该成为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生态旅游开发原那么,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系统考虑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和旅游线路的制定,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耗和破坏,实现

4、旅游业的绿色生产与消费。 二、认真做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 (四)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各类旅游规划。在旅游开展规划中应当明确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开展的承载能力,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各类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规划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组成局部。旅游工程规划设计应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程工程、管理措施作为重要内容。 (五)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评审、指导、催促。编制或修编旅游开展规划、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应征求所在地环保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开展旅游的,应设立生态环境保

5、护的规划专章,对没有环境保护内容或不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的规划,必须按要求进行补充修订和调整。 (六)编制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要设置生态环境影响专章或专题报告。对规划所涉及的自然生态现状作出评价,对因工程造成的生态结构与功能、保护对象的影响与保护价值的变化作出预测,提出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环保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旅游规划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指导、催促工作。 (七)催促、指导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的贯彻落实。旅游开展规划、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旅游工程规划设计中对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提出明确要

6、求后,旅游、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催促、检查,抓好落实。 三、切实加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八)环保部门要加大对旅游区的环境监管力度,要加强旅游工程建设施工的环境管理和旅游区环境根底设施建设,催促环境评估、监测机构,严格审查把关。 (九)环保部门要提高效劳水平和质量,要加强对旅游区、旅游工程的生态环境监管,特别要加强对旅游区、旅游工程开发建设施工期间的环境监管,防止因施工造成对动植物资源的侵扰和生态破坏。 (十)严禁在旅游区及周边地区新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程。已建工程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要限期关、停、迁、转。凡旅游区(点)新的开发建设活动,选址定点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建设工程应按规定程序办理

7、规划许可证,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旅游区的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噪声处理,必须到达国家标准。 (十一)旅游区、旅游工程要严格按照生态保护需要进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旅游开发建设规模和旅游活动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合理环境容量,旅游区内人工景点与效劳设施的性质、布局、规模、体量、高度、造型、用材、质感及色彩以及景区内宣传牌、标志牌的设置应同自然资源和景观特色、当地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尽可能采用节能、轻型、生态的材料和设备,不得建设威胁本地物种资源、降低景观相容性或破坏景观的工程。景区内宾馆饭店、机动观光车和观光游船等

8、交通工具应使用清洁能源,实行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处理,禁止出售利用各种野生动植物制作的纪念品。 (十二)在旅游区、重点旅游线路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毁林毁草、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开山取石、挖土采沙、倾倒弃土弃渣、围湖造田、改变自然水系(或岸线)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对已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的地段,要进行以自然恢复为主的封育。旅游区内交通道路建设应尽量不造成植被景观的破坏,必须破坏的应采取切实措施恢复补救,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有效保护。对景点和游步道较多的旅游区域,区内重点旅游景点和重点旅游线路应因地制宜实施轮休制度。景区绿化要以当地适生物种为主,引进外来物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跟踪监

9、测,防止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对旅游区内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区域要按照相关要求实行严格保护。 (十三)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要编制生态旅游规划,就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结构功能、保护对象及价值的影响作出预测,提出保护方案和措施。要遵循“区内旅游、区外效劳的要求,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环境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旅游区域和线路。确需建设的效劳设施,涉及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应报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审批,涉及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应报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批,经同意前方可建设。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一些重要和敏感的生态区域,如发生严重退化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自然遗迹和濒危物种分

10、布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禁止进行旅游工程开发和旅游效劳设施建设。严格保护缙云山、歌乐山、铜锣山、南山等绿色屏障和城市湿地,关键区域要划定为重要生态功能区。景区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影视拍摄、大型游乐活动的监管,严格防止影视拍摄及大型游乐活动等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十四)大力加强旅游区内环境根底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各旅游区要因地制宜地建设消烟除尘、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分类、清理、处置设施,增强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能力;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回收利用的物质,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污染和其他不良影响。 (十五)控制和治理旅游区环境污染。在旅游区内、重点旅游线路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

11、业设施和对环境有害的工程;禁止露天燃烧秸秆、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控制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畜禽养殖规模,防止旅游区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建设宾馆、饭店等效劳设施或工程,其污染物的排放应到达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限期治理,逾期达不到要求的,要搬迁或关闭;对在旅游区内进行违法违章建设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十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示范旅游景区,以及“绿色饭店、“绿色餐馆、“绿色景区、“绿色经营等创立工作,开展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监测和景区环境质量公示制度,制订景区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管理制度,标准景区环境管理,促进旅游区环境保护工作。 四、加强旅游生态环境

12、保护法规和标准建设,积极推动生态旅游 (十七)旅游、环保部门要主动与建设、林业、文化、水利、园林、国土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协调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所辖各类旅游区、旅游工程、旅游活动的环境监督,催促旅游经营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准,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方法,有效防止旅游及其开发和经营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十八)要进一步加快有关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标准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和指导各类旅游区、旅游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xx市生态环境保护示范旅游景区的创立,加快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3、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十九)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根底上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各区县(自治县、市)要认真组织对山岳、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洞穴等自然生态和民族村寨、古村古镇、特定社区等人文社会生态的旅游开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度假休闲、学习考察、体验感受等旅游消费需求。旅游、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开发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工程。 (二十)将旅游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公众环境教育和促进地方经济开展有机结合。引导旅游经营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旅游地生态和景观的完整性,自觉遵守旅游地的文化习俗。导游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熟悉和掌握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应将

14、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纳入导游讲解中,自觉向游客宣传环境保护政策规定和科学知识。开展生态旅游应鼓励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地方文化和当地居民利益,从而促进当地社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十一)加强科学技术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在探索生态旅游以及在旅游生态厕所技术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成功做法,鼓励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鼓励相关装备、设施的科技创新,大力推广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和设备,不断增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持续创新能力。 五、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教育 (二十二)旅游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

15、训。加强旅游科普工作,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游客、社区居民和旅游活动其他各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游客的文明教育,提升游客的文明素质,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旅游行为。要加强舆论监督,配合新闻媒体搞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二十三)加强检查、催促、引导、交流工作。旅游和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所辖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通报。对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旅游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必须坚决制止并依法查办。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