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一、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一正午太阳高度及时空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H=90纬度差所求点和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 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3中A折线所示。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3中C折线所示。 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3中B折线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2、9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4A。 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4B。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图4C。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每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每年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夏至日H达最小值。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5A。 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
3、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5B。 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90;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同心圆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15S,60W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图6所示。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到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冬季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
4、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正午影长=物体长度cotH。 4计算楼距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楼高cotHH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
5、。 6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光热多,背阳坡得到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转高,阴坡温度较低,因而同一自然带在阳坡的分布高度较高,在阴坡的分布高度较低。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一四季更替 1天文四季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2气候四季 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二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时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 2.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清楚。 3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小,有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时虽然太阳不落,但太阳入射角度小,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