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巫盐天下读后感,有盐有味有灵魂 有盐有味有灵魂 巫盐天下读后感 文:刘刚君 算起来,大局部时间不在巫溪的日子已快三十年,但巫溪的一草一木,每人每事,依然牵挂于心。或许,作为巫溪人,这是中了“巫术吧。收到故土作者唐文龙寄来尚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巫盐天下,立刻爱不释手,静心拜读。掩卷而思,收获颇多,感慨颇多。 记得小时候,走过巫溪老县城大宁河上的索桥,看到索桥两端立着两座雕塑,一端是弯弓引箭的猎人,一端是脚踏盐泉的白鹿,好奇询问,那时便听说了“白鹿引泉的故事。后来,到宁厂古镇,也品尝过宝源山泉眼中流淌出的那一泓咸得有点发苦的盐泉,眼见着看到原本繁华的盐厂和老街逐渐变成废墟,那“断了的墙,塌了的楼,破
2、了的瓦,总让人唏嘘不已。即便如此,也从未去系统思考过盐文化的兴衰背后的历程与原因,未去探寻过盐文化与巫文化的关联与相互影响。 巫盐天下为我们铺开了五千年历史长卷,向我们讲述了隐藏在巫盐背后的故事,从巫盐的源起、生产、销售、运输、交易变迁,到围绕控制巫盐所发生的战争分合、经济影响、文化渗透,描述了以XX市XX县区宁厂宝源山盐泉为代表的盐文化和巫文化的辉煌史诗和文化传承。 巫,沟通天地万物。盐,调和世间百味。盐与巫的结合,摇身变化为“巫盐。巫与盐的相遇,更是精神与物质的融会贯穿,共进交融。作为对大自然的敬畏,巫巴山地逐渐产生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巫文化。巫咸国所在地宝源山地区,
3、盐为大自然所赐,“归巫控制也就理所当然。盐的传播,带动了巫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播。随着巫盐的兴旺,巫盐古道逐渐演变开展成为横亘在中国幅员核心地带连接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文明大通道。 文学是文龙的专长,而巫盐天下以科学探究的方式来探究五千年来盐文化的变迁,梳理盐文化与巫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与演变中的作用,涵盖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等诸多领域,许多领域可能之前他并不太擅长,仅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查阅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何况还需大量的整理、考证、辨伪、思考、创新,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可想而知。而又正因为文龙的文学才华,这部颇具学术思想的着作并没有“学究味,行笔娓娓道来,叙事虚实结合,文风灵动轻盈,而轻松中又不失严谨,既大胆假设,又小心求证,实属难能可贵。 与文龙的每次接触,都能感受到他浓浓的巫溪情怀和巫盐文化情结。他对家乡的山川历史、风土人情如数家珍,对巫盐文化的日益败落消散痛惜不已,近年来为巫盐文化代言,四处呼吁奔波。因为他的坚守和执着,才有了本书的精彩呈现。习近平总书记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传承文化,开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巫的精神,盐的灵魂,都在宝源山。宁厂,因盐而兴,因盐而衰,也必将因盐而被后人所留存,而铭记。正如文龙书中所述:“那砖那瓦还在,魂就还在。衷心祝愿巫盐文化的发源地宁厂,有更美好的未来。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