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799808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致良知教育学习体会 篇一:致良知读后感 读完致良知之后,我觉得王守仁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根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表达出它的价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守仁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开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

2、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王守仁对善恶的剖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善人也都有个恶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线。在工作当中,认真履职不辜负每位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责让消费者不满意就是恶。唯有此,我们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效劳质量。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

3、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开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谢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

4、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那么。 篇二:致良知读后感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

5、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的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28.3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正、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那么圣,立志而贤那么贤。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那么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决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那么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12023.31书正宪扇

7、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那么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那么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

8、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篇三:致良知读后感 当我认真读了此书后,被书中的力量驱使,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今天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用心读读此书,从书中就有不同的体会。有的人也在学习阳明心学,口里说得头头是道,也能向别人背上几句阳明先生的语句。

9、但自己在行动时是把良知抛开。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

10、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说致良知是给别人看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152023)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正;四曰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我们每个人立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志向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掌握为实现所立志的个人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正、责善。如果在这个技能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断修正自己,改恶从善,去除心中之贼,我们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楼

11、阁。无论立志、勤学、改正、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守仁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平安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王守仁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

12、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留神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那么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守仁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

13、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篇四:致良知读后感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

14、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到达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正。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缺乏,而不是隐藏自己的缺乏,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缺乏,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表达你对他人的关心保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