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雨读后随想 一口气看完?雷雨?后我心情着实冲动了一阵子,可能是近来沉湎于?理想国?等让人脑抽筋的学术著作,而少看文学作品的缘故。初中时便想看这部书,因为当时“中学生必读课外读物之类的书目上总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没看,或许是因为我对戏剧不怎么感兴趣。看莎士比亚也会因为那些繁冗的抒情长段而厌烦当然,也有翻译的影响。 不看戏剧的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场景布置等段落时时提醒我这只不过是一出戏。?雷雨?也不例外。读到一半时我便想,四凤一定会死,尽管我不愿意她死。因为她是全剧中最无辜,最惹人怜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运即剧情的开展,又定会造成极好的悲剧效果。结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没想到死的是三个人。
2、周萍是我一直觉得最难演的,因为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个悲剧人物,却不易获得观众同情。后来读曹禺的序时,发现他也这么认为。 我向来不晓得怎么写书评。以来我实在没有那种冷静地读书,然后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客观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读完一本书通常我只能体会一股模糊、冲动、复杂的情绪,笔头想写什么却写不出,闷头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静又重新开始读另一本书了。二来我觉得读文学作品嘛,能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够了,不喜欢那些像高中语文阅读题一样的分析、解构作品的评论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论。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素来对中文系似乎有一种偏见。我觉得中国文化里就讲究一个“悟字,多读多背多思就是了。公务员之家 正如作者所说:“我对?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亲抚慰自己的婴儿那样单纯的喜悦,感到的是一团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钦佩,有许多人肯费了时间和精力,使用了说不尽的语言来替我的剧本下注脚。 最让我喜欢曹禺的,是他序里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怎样来表白我自己,我素来有些忧郁而暗涩。这让我想到朱自清的“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们。 最后小小地自豪一下,?雷雨?是曹禺在南开读书时开始构思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