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息六政中的农村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启示摘 要“保息六政周礼 司徒篇提出,“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它是西周后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其目的是实现和谐社会。其中“慈幼、“养老蕴含了关爱儿童,保护长者的思想;“赈穷、“恤贫蕴含了赈济穷困、救助贫困的思想;“宽疾、“安富蕴含了宽免赋税、公平分配的思想。“慈幼对于留守儿童问题,“养老对于空巢老人问题,“赈穷对于弱势群体问题,“恤贫对于反贫困问题,“宽疾对于残疾人工作,“安富对于农村富人安抚工作等当代农村社会工作都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保息六政;农村;社会福利Abstract“Six Polic
2、ies of Ensuring Peoples Interests was proposed from Zhou Li, which mentioned that to protect peoples interests and raise the people, first caring for children is demanded, then second supporting for the elderly, and revitalizing poverty comes to the third, fourthly is succoring the old, which is fol
3、lowed by the fifth, concerning those who are ill, and finally settling the rich is also required. It was formulated after West Zhou Dynasty and is a complete social welfare system, aiming at realiz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aring for children and supporting for the elderly contains the love of c
4、hildren, caring for the elderly ; revitalizing the poverty , sympathizing with poverty contains the relief of poverty, assist people of thought; sympathizing with poverty , caring disease contains a waiver of taxes, the idea of fair distribution. caring for childre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support
5、ing for the elderly for empty nester, revitalizing the poverty for vulnerable groups, sympathizing with povert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caring disease for the disabled, appeasing rich for the rich rural relief work etc. modern rural social work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Key words: Six Policies
6、of Ensuring Peoples Interests; rural areas; social welfare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597 摘 要IHYPERLINK l _Toc2361 AbstractII2HYPERLINK l _Toc28513 2.6 “安富之于农村富人11第一章“保息六政中农村社会福利思想述评提到原始社会,大家第一想到的词语可能就是野蛮和粗暴,但是殊不知在其当时已经有了相亲相爱、互助互济的淳朴民风,但是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是在阶级社会之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于先秦时期,周礼中的“保息六政
7、便是其中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时期。也可以称之为古代社会的“社会保障法,历代封建社会保障制度根本上都是在“保息六政的框架下进行的,也是对于先秦时期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丰富和开展1,如同类似于现代社会的宪法,它是一个总纲,而其他的一些法律也是在它的根底之上细分丰富的,但终究是以宪法为总纲,为依据的。现代社会开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总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社会问题,例如近几年的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社会弱势群体、农村的贫困化现象、残疾人问题、农村富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也是空前严重,研究“保息六政,并不是为了全部在社会加以运用,毕竟当时的大环境和现代的大环境也是不同的,但是“保息六政既然
8、能作为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社会保障的鼻祖式的存在,肯定有它的优势以及实用性,因此,本文将“保息六政中的农村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启示作为研究题目,目的便是在前人的经验教训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去吸收,以期所提出的一些建议能够对现代社会农村存在问题有所缓解。“保息六政用六政思想来保护人民的利益,稳定民生,休养生息以此养育万民,这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初步实践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其中的优秀经验,对于我国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1.1关爱儿童,保护长者“慈幼是什么意思?最早又将“慈幼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又是谁 据周礼地官“大司徒条,周王朝曾出台了六项“息民政策,第一条就是“慈幼,即慈祥幼儿。东汉儒学家
9、郑玄也称:“慈幼,谓爱幼少也。虽然周礼中虽没有将其“慈幼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具体展开,但是从后世历朝历代对于“慈幼的政策都是从周礼的根底之后借鉴开展起来的就可以知道其在当时的一个地位与意义。如春秋战国时的寄养与生育鼓励、秦汉时期来自政府的临时救助:诏书颁赐、横亘千年的两汉时期的儿童福利机构:孤独园到育婴堂、南宋开始的反弃婴政策:胎养助产令以及离我们最近的民国初创的小家庭模式:香山慈幼院的尝试。对于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如此的重视“慈幼政策?这个是于当时的一个大背景,大环境分不开的。一方面,是古代的统治者必须鼓励“慈幼政策,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人力,稳固自己的统治,甚至扩张自己的地盘,所以古代才多战乱,在古
10、代那个冷兵器极度缺乏的大背景下,人力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古代统治者鼓励“慈幼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如同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擒住之后卧薪尝胆终于回到自己领地的时候,便开始的悄无声息的开展自己的实力,在他众多的休养生息开展经济的政策中就包括了继承和开展了“慈幼的政策,越王勾践采用文种的建议,规定凡越国百姓,生儿子奖赏酒1壶、狗1条;生女儿奖赏酒1壶、猪1头。家中有两个儿子的,一个由政府资助养育,有三个儿子的,两个由政府资助养育,所以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越国人力猛增,也成为越王勾践能够一雪前耻的一大重要基石2。政府直接出面来“养和“教,也是古代的一大特色了,既保证了充足的人力,又减
11、轻了百姓家的压力,现代社会传统观念中的“多子多福思想大概也是从那个时代就流传了下来了吧!但相对于而言的,特别是在多战乱的时代,也有一局部百姓不愿意生儿子,因为大家都知道政府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在减轻自己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儿子最后也是要进入战场的,所以也是有所犹豫的。但是另一方面而言,统治者确实在稳固自己的统治才鼓励“慈幼政策,但也确实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实事,对于家中孩子的较多的以及恤孤都是由政府资助养活,或者是减免赋税其领养人家庭赋税,我们都知道在古代赋税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减轻赋税甚至减免赋税对于领养家庭也是十分乐意去做的一件事,也便会更好地善待儿童,同时在相对战乱较少的朝代,这
12、种“慈幼政策也会让百姓更加安心专心的从事生产,经济上也会在自己富裕的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在后期孤独园到育婴堂的建立,更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在“保息六政的影响下,加上先秦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德忠孝思想以及墨家的兼爱思想根底上,中国古代较早地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辅以家庭赡养、家族收养及私人捐助相结合的慈幼恤孤模式3。纵观史籍,慈幼在中国古代来讲统治者还是比较关注的,从开始的只养,到后来的教化,说明我们古代的统治者也能从根本上认识到孩童的作用,孩子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少年强那么国强。“养老即赡养老年人,在中国古代,对于老年人相对还是比较尊崇的,因为老年人阅历丰富,熟知氏族传统,集氏族智
13、慧与权威于一身,所以也便有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说法,更有“以孝治国的治国理念。周代有“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先秦时期的礼记王制记载:50岁以上的老人可供给细粮;并且在提出了“国家养老的同时,其“免费医疗也是十分实惠的;汉代的王杖诏令册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也有“七十赐杖的说法;唐代十分注重精神养老,由唐大诏令集可看出,其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代根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出具了敬老养老的措施,不仅在赋税方面免除了80岁以上老人其一子的赋税,而且还出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等各种养老慈善机构;明、清两朝沿袭了宋朝的一些养老规定,但是在养老年龄
14、方面将其提前到了70岁4。在“保息六政“养老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对于养老方面也是日益完善,分为了两方面:一是家居养老,毕竟,中国传统的观念还是养儿防老,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在古代老人的地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为此也便有了周代国家政策中的“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进行养老;二是国家养老,政府逐渐由过去的衣食起居照顾到后来的精神愉悦的养老,以及后来养老院的出现,无不证明国家对于老人的尊崇,先秦甚至出现了四种人都是由国家直接来养老的,即“三老五更的公民道德楷模、 “家中之老的烈士家属、“致仕之老 的离休老干部、“庶人之老的五保户,既照顾了到了老人的生活起居又照顾到了老人的精神
15、世界,同时针对老年人的保护有也一定的政策,是值得我们后世的学习与推崇的,但是在当时皇权至上的统治思想下,也是有一些措施虽然公布了,但没有实践,比方周代,对于患重病老人,掌病要及时向国君汇报,国君会安排时间,亲自去看望老人5。但是因为第一是皇权至上的观念的影响,以及当时国君也是有方方面面的事务要操心,再加上这种实践操作起来也很困难,所以这项制度后来只是成为了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并未起到一些实际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还是优势居多,给了老年人崇高的社会地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气氛,也给统治者的统治多了一份稳定。1.2救济穷人,体恤贫民三曰赈穷,即为赈济穷人,指救助鳏寡孤独,由“司民协孤终;四曰恤贫,即
16、指体恤贫民。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阶级的形成,国家产生,国家一大重要的职能,就是处理整个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协调社会生产的运行。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虽不能一次性向所有居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但是需要对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以及贫困的没方法生存的百姓实施不同形式的社会救助6。也便是周礼地官中“保息六政中的赈穷以及恤贫。进入阶级社会后,尊老敬老的传统虽然仍旧保持了,但是因为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以及古代多战争的影响,以致家庭贫困与无依无靠的生活艰难的老人日渐增多。 “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 6,便反映了老人的实际情况的无助和悲惨。对鳏寡孤独由一定的定期救助。据礼记.王制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