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城记读后感参考范文猫城记读后感范文3篇 猫城记读后感1猫城记在文体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长期以来被冠以寓言小说、挖苦小说、科幻小说、奇遇小说、幻寓小说等等名称,由此可知它荒唐的外衣首先给人们带来的认知上的不确定性和无所适从,以及认知心理上的强烈冲击。 在猫城记中,我们几乎处处可见诸如美丽新世界、神曲、辛巴达历险记、格列佛游记、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最先抵达月球的人等西方奇遇游记中故事构建的影子,同时又不乏来自中国的新西游记、地府志、地下旅行等幻寓出奇、讥谈世风的成分。其中,与西方奇遇游记如出一辙的故事构架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摹仿,更是一种乌托邦精神的继承。而中国传统的谴责讽喻小说给予猫城记的又是猫城
2、诸多景象所反映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影儿。 老舍是一位对政治、社会和文化异常关注的作家,他对乌托邦的关注与继承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是浸润到了他整个的精神世界之中的。老舍又是一位写实主义的作家,他在文学概论讲义中这样描写写实主义者的乌托邦理想:“几乎没有文艺作品是满足于目前一切的,乌托邦的写实者自然是具体地表示对现世不满,而想另建理想国。这是老舍最早提及乌托邦的文字,它的写作时间是在1930年到1934年间。最早提及“理想国是在1934年写的小病中,最早提及“地上乐园是在1935年到1936年间写的我怎样写中。而在猫城记中,同样也寄寓着鲜明的乌托邦理想。小说认为:“假设有好的领袖,猫国就一定有
3、希望,在我的心中起了许多许多色彩鲜明的图画:猫城改建了,成为一座花园似的城市,音乐、雕塑、读书声、花、鸟、秩序、清洁、美丽猫城记读后感2写实家对于现实的批判是永远基于一个指向未来的“他者的,而乌托邦就是现实的“他者形象,它永远以弃绝现实的面貌出现,而且永远激荡着乌托邦主义者对于建构未来社会的高度热情。在猫城记中,这种热情是藉着猫城的彻底消灭迸发出来的。在老舍笔下,猫国是一个“我祖父敷衍,我的父亲敷衍,我敷衍,那些青年们敷衍的无望的国度。猫国最终亡国灭族,连一点希望都没有存留,这种彻底而决绝的态度来自基督信仰中罪性死亡而神性回归的出死入生的理念。在老舍看来,只有彻底的消灭,才会有完全的建构,它也
4、许使我们感受到了“末日审判的颤栗,然而猫城记又决不是一部绝望的沉沦之作,它的字里行间依然跳动着炽热的爱国情感,在作者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照顾中,这种对社会的全面揭露和否认,只为催国人猛醒。假设猫人能醒,那个鸟语花香、书声朗朗的猫国也许就不是梦想了。 如果我们探源老舍先生的乌托邦情结,除了贫苦的出身和社会时代因素外,对于作为基督信徒的老舍来说,宗教体认和宗教情怀就不能不说是他接受乌托邦思想的一个“前理解根底了。 在思想中隐含着一种深刻的社会主义乌托邦思想,即“天国乌托邦。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就笼罩着浓郁的色彩,许多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本身就是虔诚的基督信徒。所崇尚的正直善良、洁身自好、急公好义、乐于助人
5、等美好品质,是社会主义运动与宗教的可相容之处。早在1922年老舍先生翻译的宝广林作品的大同主义中就有这样的话:“以牺牲精神,使社会安堵,是福音之所在,即天国也!平民感觉社会之黑暗与经济之不平者深,是平民由觉悟而发现其理想之国家,一面有世界共产,一面有国际联合,以求建设基督之新纪元焉!必须以上帝之圣灵,感动之,约束之,而后圣洁美满之社会,可实现矣。今日上帝之灵,仍蓄于世人心中,继续前进,驱世界际于真善之域,提高斯世,即是天堂。猫城记读后感3老舍的乌托邦理想是朴素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理想,在这个理想的国度里面,基督的天国影像是鲜明而生动的。把我们的视野从乌托邦的天国拉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猫城记所反映的现实影像同样是鲜明而生动的。 1932年的中国,国民正为专制和专制的横行所苦,军阀在各自的地盘上作威作福,骨科燃龅拿裰诩械阑队钦庑奖;撸踔凉亩约旱木拥搅诮厍澜佟诒狈降厍磕暧薪1400000难民从满洲逃进关内,人民群众处在战争的威胁与专制专制的双重苦难之中,民不聊生。而在猫国,迷叶林的所有者们为抵御抢劫者不得不聘用外邦人寻求庇护,更可悲的是,自己手下的护卫军同样是劫匪!而校园内,一幕接一幕的惨剧也在不断地上演,正如猫城记中所描写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大学校长、教授被疯狂的学生非法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