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力度,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华丹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要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竞争力,改变办学机制实现灵活办学、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需求、课程模式要更新、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课程模式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局部,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社会开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大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一、灵活办学机制,搞活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培训,不能仅像普通教育一样,提供按部就班的全日制正规教育,更不能把职业教育统统办成学历教育,而要把效劳的视野
2、拓展到社会上其他人群,如成人教育、农民工培训、企业的短期培训等,充分发挥短期性、技能性和社会性的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效劳。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必须直接与市场需求挂钩、直接与效劳地方经济挂钩,着力培养独特的技能型人才,让他们好就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学校可以直接使用企业提供的教材,企业也可以派人到学校来培训教师。职业教育要以效劳为宗旨,实施好“四大工程,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效劳,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劳,组织实施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效劳,组织实施好
3、“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效劳,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职业学校尤其应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这种低端办学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市场,就会给我们职业教育的大开展带来新的活力。二、调研市场,更新专业设置职业学校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现代化高新技术开展的趋势,对现有专业分批进行调研和调整。应及时更新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积极开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效劳业的专业,淘汰过时專业,推出新型专业或复合型专业,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从而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办出特色。我们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应
4、注意: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一是各类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当前经济社会开展需要紧密结合,力求做到“经济增长点出现在那里,专业就办到哪里。面向社会与市场岗位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或专业方向。二是对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方向,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型,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产业和现代效劳业的专业,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三是对行业传统优势专业,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扩大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把传统特色专业做大做强,形成专业支柱。四是积极拓展新专业,在强专业上下游领域,拉长专业的“专业链条,形成新的特色专业群,并逐步开展为新的主导专业,为生产一线培养相关急需的各类人才。五是围绕行
5、业开展优先设置市场紧缺型专业。六是为适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适时开展综合性、复合性、交叉型专业。由于中职学校在国民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培养的学生除少数升入高职院校外, 大多数成为当地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劳动者,直接参加到当地的经济建设大军中。作为中职学校,其培养目标就是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科技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具有社会的适应能力,就业的竞争能力;能直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有文化、有技能、有能力的劳动者,效劳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总之,一所中职学校在进行专业设置规划时一定要做到:既有长线品牌的骨干专业,又要开办当时社会所需求的专业,长短结合,才可以保持专业对学
6、生的吸引力,学校也才具有生命力。三、构建新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所有的专业都是以课程为元素的,相同的专业可以有不同的课程设置,而课程又决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到达。中职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学校如何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那么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的课程总体结构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文化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第一,文化课程模块。其应开设的课程是由教育部规定的,作为高中学生必须开设的课程,包括语、数、外、德育课、体育课、课、卫生课、心理课等。这个模块的课程是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模块。第二,专业课程模块。这个
7、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课程的设置必须紧贴本专业的根底理论和开展趋势。在这个模块中课程的选择是最关键的环节,原那么上各专业必须有 3-5门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应依据深入的市场调查、企业或用人单位的论证,以及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的研究和调查了解来设置。在实施上可以采用不同的课程设置方式,比拟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与企业共同开发的课程订单式课程;二是学生要获得各种技能证书而开设的课程证书类课程;三是以参加竞赛而开设的课程竞赛类课程;四是为就业的某一方向而开设的课程模块类课程;五是以学生兴趣拓展而开设的课程选修类课程等等,由于这些课程是与市场直接关联的,是完全符合市场对人才的专业素养的需求的
8、,因此也是科学的、合理的。第三,技能课程模块。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不同专业为学生开设不同的技能训练课程,这类课程有些是以专业课程为理论依据,是对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也有局部是本专业必须要到达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在开设技能课程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对该技能课程的要求和标准,制定技能实训方案和标准;第二,课时量要满足训练目标的完成;第三,要提供必需的实训场地,以保证技能训练的目标完成;第四,有条件的学校可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技师上课,或者到企业进行实训。四、建设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
9、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以技术培训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更是直接决定了该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而,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应大力推进“人才强教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职业院校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中层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与职务聘任制度,建立健全鼓励与约束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用好现有人才。二是树立“以教师为本的开展理念,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稳定现有教师队伍,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水平。三是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紧俏新兴专业和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人才和教师,完善优化师资
10、队伍。四是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出外进修;要求专业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必须抽出一些时间去进修,或者到实验基地、校办工厂、企业参加实践,提高能力;开展交流合作,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交流,派遣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五是注重“双师型既有专业理论又有专业技能教师的培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师中的比例。六是实施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从工厂、企业、科研学会、大学以及离退休的优秀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人才和专业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加强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层次技能人才的效劳。各单位领导直接联系和效劳一批包括知名学者教授、有突出奉献
11、的中青年专家以及“百千万人才工程入围者、学科带头人、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各行业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和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总之,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各中等职业学校瞄准市场、适应当地经济来加快自己的改革步伐,更需要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的认可。职业教育不仅有赖于学校自身在办学机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学制管理上出台相应的改革政策,更需要整个社会改变用人机制,广阔家长转变职业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的全社会的工程,它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尤其是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开展道路,关系着我国在新世纪的整体开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参考文献:1 陈少峰.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假设干思考J.科技信息,2022(7).2 张南路.转变办学观念 灵活办学机制 加快中职教育的开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