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局之年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局之年 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局之年 方世彤 8 月 21 日至 22 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点提到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习近平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全国各地目前在县级媒体的改革也正在向融媒体中心建设转型中。而笔者刚好在 8月初到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给浙江衢州广电的数百位同行做地方广电做好融媒体的讲座,与会的人员中除了衢州广电的人员,还包括其下辖各县台的工作人员。我也非常关心县级台如何搞好融媒体建设的工作,特别在一些概念上与来自基层的同行们作了交流。在新的改革形势下,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
2、化。传媒媒体的影响力和到达力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老百姓接触媒体的习惯正与他们手中的小电脑:智能手机息息相关。用户获得新闻的首要渠道不再是广播,不再是电视,更不是报纸。而是手机。在我们即将进入 5G 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在我国达到空前的高度,“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尔发布 2018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 7.53 亿。县级媒体应该聚焦到移动媒体,手机上来。而手机则带给了县级媒体发挥公信力,实现信息有效传播的机会。我们注意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模式并非传统的一呼天下应的广播模式,而是所谓的 HUB 结构,或者说蜂巢式传播。也就是平常人们说的认识六个人,就可以认识全世界的
3、传播架构。这种架构之下,县级媒体不应该象中央级媒体那样全力打造所谓的中央厨房,而应该做好小而美的传播应用矩阵。通过大量接地气的小号到达自己区域范围内的受众,实现自身传播价值。当然由于县级媒体的地域性,正符合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大头针效应,就是能够精确到米,精确到个人的区域贴身覆盖(Hyperlocal)。而这也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可以开发更多民生相关的应用,把天气,交通信息等大数据技术能够解决的内容,更直接地传递给当地民众和行政机关。如果能结合人工智能,将本地特色服务做起来,比如方言,传统戏剧等内容翻译传达给外地人或者外国人,那就更是出色的表现了。在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中,人才是个关键。但是如果在内容建
4、设上转变观念,也许许多过去的掣肘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比如视频制作格式上,以短视频为主的话,在制作难度上可以极大的缓解。而人人都应该成为全能记者(video journalist)却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人员的要求是全面的。每个记者都要能够自编自导自出镜,甚至直播连线。这些传播手段上的变化也会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全媒体传播能力。在国外,报纸媒体所倡导的全能记者,全媒体新闻(video journalism)必然在中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和促进。而从部分国家兴起的慢电视浪潮也可以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起到相当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我国发展充分的监控摄像头
5、产业发展景观摄像头布局,进而得到更多有创意的慢电视实例。有中秋潮的地方,可以看潮观海。有季侯鸟栖居的地方,可以看草长鸟飞。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得全国甚至全球传播效应也并非不可能。外宣也可以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点。在上次的培训中,学员特别感兴趣的还有融媒体中心如何利用技术潮流取得优势传播地位。我们说到直播,现在可以用到 4G,无人机航拍,很快我们就会有 5G,有 AR 有 VR。这些不是中央级媒体专有的,县级媒体可以做得更好,布署得更快。分离式演播室,去中心化的新闻中心架构都将让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理念和技术上有别于过去的传统媒体。而我们所担心的就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只是换块牌子,裁掉一些冗员。要做好地方上的传播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初衷,如果只是为了机构调整,只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这样的建设可能是无效的,也是没有希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是未来几年,地方建设的重点,在理论上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只有心往一起使,好事才不会做成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