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监系统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实施方案 为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工作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通过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帮助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增效,实现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25%的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积极落实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关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紧紧围绕我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在科学开展观的指导下,运用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方法,以贯彻能源计量政策、法规、标
2、准和开展节能降耗为工作核心,本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原那么,充分发挥我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在行政管理和计量检测技术上的优势,加强对企业计量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突出对企业节能降耗活动的帮助和效劳,为我省建立科学标准的能源管理长效机制和推动我省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开展做出新的更大的奉献。 二、工作对象 “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确定的千家耗能企业中涉及我省煤炭、钢铁、化工、电力、建材、有色等6大重点耗能行业的90家大型企业和我省确定的115家重点耗能企业(见附表1)。另外,在抓好以上这些企业的根底上,逐步扩展至年耗标准煤达10万吨以
3、上的其它企业甚至要扩展至年耗标准煤达5万吨以上的其它企业。 三、工作目标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积极配合经委、统计局、国资委等部门,做好节能降耗效劳工作; (二)力争在五年内,使全省重点耗能企业根本到达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见附表2),使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5%; (三)力争在五年内,使全省重点耗能企业能够满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那么国家标准及有关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四)力争在五年内,使全省重点耗能企业能够满足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22)对企业计量管理方面的要
4、求。 四、工作内容 (一)及时组织宣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有关能源消耗的技术标准,根据需要组织制订本省的能源消耗技术标准; (二)依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那么国家标准及有关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要求,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进行检查。 (三)依据国家标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22)对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和效劳,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指导企业合理配备计量检测设备,催促企业按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 (五)指导企业加强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积极推广先进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促进企业提高科学决策
5、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合理使用能源的控制; (六)支持企业开展能源平衡测试和节能技术改造; (七)组织各级计量技术机构为企业提供计量检测效劳,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企业计量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计量人员业务素质,促进企业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工作分工 省局负责总体工作的安排部署、领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并选取太原钢铁(集团)、中铝xx分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等3家企业作为重点推进单位。 各市局负责指挥筹划和具体落实对本辖区内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的加强和节能降耗效劳活动的开展。 各县局在各市局的指挥下参与具体实务。 各级技术机构、计量协会,紧密围绕行政部署,积极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积
6、极开展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检测等效劳。 六、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2023年、202223年、2023年重点加强和开展对附表1所列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和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具体要求:各市质监局必须于2023年8月底以前认真组织和落实对辖区耗能企业的数据调查与普查,对年耗标煤5万吨以上的企业的能源计量情况做到底数清楚,建档管理;必须于2023年10底以前认真组织有关企业学习贯彻xx省能源计量工作专项检查内容及验收评分标准(见附件);必须于2023年12月底、202223年6月底分二批次专项检查验收列人国家重点耗能企业名单的90家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必须于202223年12月底、202
7、3年6月底分二批次专项检查验收列人省内重点耗能企业名单的115家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在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中,各市局必须选择一批重点耗能企业作为重点对象,组织专门的技术效劳队伍,深入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帮助其建立完善计量管理体系,以扶植其作为能源计量工作的典范。 (二)2023年要将工作扩展至年耗标准煤达10万吨以上的其它企业;2023年底以前完成验收。 (三)2023年要将工作扩展至耗标准煤达5万吨以上的其它企业;2023年底前完成验收。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能源计量工作领导组: 组长:王正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胡续平省质量技术
8、监督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刘军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盛佃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奥雨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纪检组长 张岐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 王国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助理巡视员 高航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助理巡视员 执行组长:张岐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 成员:邵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副主任 崔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 刘晓刚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政法宣教处处长 冉春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 王五一省计量检定测试所所长 李培业省计量协会理事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计量处主任:崔勇 副主任:李爱伟 领导组办公室职责:制定实施方案,筹划推进活动,组织监督检查,指导各市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 xx省
9、质量技术监督局节能降耗增效效劳队: 队长:崔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处长 副队长:李爱伟省计量监督检定测试所副所长 成员:由省计量处、省标准化处、省计量所、省计量协会及钢铁、冶金、电力、煤炭等耗能行业的专家组成 节能降耗增效效劳队在各市设立分队。 节能降耗增效效劳队职责。开展节能降耗增效效劳活动。 (二)建立制度,落实责任。 对国家确定的90家大中型耗能企业和列入省内重点耗能企业名单的115家企业每个市要选取对象实施重点帮扶并要求企业定期向市局报告能源计量状况(见附表3),要与被效劳企业签定“共同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和节能降耗效劳活动责任书,建立对口联系机制,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制。各市局在每年度12
10、月末对所效劳企业的能源计量和节能降耗工作要进行总结,对定点帮扶企业节能降耗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和总结材料及时上报省局。 (三)统筹规划,跟踪问效。 在本实施方案的根底上,各市局要尽快制定适合本市的工作方案,提出对本辖区内企业开展帮扶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对重点耗能企业分阶段、分行业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并要求各企业按xx省能源计量专项检查内容及验收评分标准开展自查准备验收。对于中直、省直属企业由省市质监局共同组织评审验收,其他企业由各市质监局组织评审验收;对于评审合格的企业,可以颁发“验收合格证书,节能成绩突出的企业可以给于表彰;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企业要通报批评并依法处理。
11、(四)强化管理,提高能力。 各市要强化对节能监测和节能计量仪器、仪表的监督管理,坚决淘汰技术落后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及设备。省、市各级计量技术机构要加强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研究和开发,尽快建立新型计量仪器、仪表的检定、校准覆盖范围,保证能源计量仪器、仪表有量值朔源的依据和途径;针对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综合性、难以拆卸性等特点,引进和研制能源计量仪器、仪表在线检定、校准装置,研究推广在线检定、校准方法;加强企业在用能源计量仪器、仪表周期检定、校准,确保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可靠。 (五)组织专家,开展咨询。 各市局效劳队要组织能源计量专家定期深入被效劳企业,积极为企业节能降耗献计献策,要依据能
12、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那么国家标准的要求,指导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配备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能源计量器具;要积极参与重大工程工程和高耗能行业、企业的能源计量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企业提出的能源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尽力解决。 (六)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为能源计量工作和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建立平台。 各市要充分发挥计量检定测试院、所,计量学、协会等计量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电视、播送、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能源计量工作;对积极组织参加节能降耗效劳活动的行业、企业,要过新闻媒体积极予以宣传报道,报道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先进典型事例,宣传企业节能降耗的成效和经验;要积极开展或参与企业能源计量管理
13、的评价和人员资质的培训考核;推广先进的能源计量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大、中、小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模式;对国家强制性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那么(即将发布)和国家标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22)等技术规章要认真组织好宣传贯彻工作。 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各级质监局都要从社会开展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要专人领导、专人负责,成立能源计量工作领导组,成立节能降耗增效效劳队,建立工作责任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企业能源计量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提供节能指导和技术效劳,并及时跟踪问效,切实推进。 内容总结(1)质监系统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实施方案 为发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计量工作的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通过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开展节能降耗效劳活动,帮助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增效,实现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25%的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2)(三)力争在五年内,使全省重点耗能企业能够满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那么国家标准及有关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