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报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平安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敏锐抓住信息化开展历史机遇。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互联网开展不断开创新局面。随着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传统媒体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科技报信息化建设也成为全国各科技报的共识。全国各科技报在信息化开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均开始了科普信息化建设并格局特色。在信息化建设中,全国各科技报拥有人才、网络、资源、渠道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够深入、平台内容同质化、信息化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各科技报应当在已有经验根底上,
2、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通过打造行业联盟、建设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市场化运作、完善体制机制、突出内容竞争力、培养引进人才等具体措施,以科技报为平台,科技宣传、科技资源、科技效劳、信息化建设四位一体,开发科技信息化产品,拓展市场资源,为科普事业做出积极的奉献,也为科技报转型开展赢得广阔空间。 关键词:全国科技报;信息化建设;现状;实践;问题;对策 1信息化建设是科技报开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国报纸的经营环境日益艰难。据清华大学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开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以来的五年间就有超过四成的读者离开了报纸,与2022年相比那么读者规模减少了近六成。与此同时,
3、网络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20日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 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 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网络新闻用户到达6.63亿,网民使用比例为82.7%, 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到达6.31亿。在传统报刊开展不断衰落和信息化开展持续加速的背景下,科技报信息化建设也成为全国各科技报的共识。 2全国科技报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具体实践 科技报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报纸,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本文主要以参加中国科技
4、新闻学会科技报分会会员单位的40余家科技报为研究对象,包括综合性科技报和个别专业性科技报。这40余家科技报中,从业人员约2022余人,发行量200多万份。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科技媒体日趋式微,全国各科技报均转变思路,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根据2023年对全国14家科技报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科技报都开始了科普信息化工作。开展较为缓慢的,仅有网站、微博、微信等一种或几种平台;开展程度较高的,如XX省杨凌示范区办的农业科技报,除办有网站、 报、数字报刊、 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还开展了电子商务,进驻第三方新闻内容平台。然而,与丰富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不相适应的是,大局部科技报信息化平台
5、的影响力却不是特别大,用户粉丝数量少的仅有六、七千左右,高的几种平台累计起来也缺乏百万,与一些娱乐性、新闻性平台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粉丝数不可同日而语。由调查数据还可知,全国各科技报的规模根本在十几人到百余人之间,平均人数为50人左右,每个科技报都有专职或兼职从事信息化的工作人员,占比较高的武汉科技报从事信息化人数为24.39%,其他科技报均低于这一比例。科技报要想进行信息化建设,前期必然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且目前信息化建设普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从调研的14家科技报来看,虽然近半数的报社有经费支持,但是支持力度并不大。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方面,全国各科技报依托自身优势和中心工作,信息化
6、工作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北京科技报探索“一刊一端多平台的融媒体开展模式,打造“科学加app,同时建设了科通社、掌上科普微信号、科学加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网易、腾讯、搜狐等多平台的科普内容传播窗口。山东科技报2023年承接中国科协科普云建设工程、山东数字科普扶贫工程、科学山东人微信矩阵运维、科普云二期工程建设,进行山东科技网现代农业、学术学会、教育、科普四大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报以“立足杨凌、面向全国、效劳三农为宗旨,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报陕西文化传媒、农业科技报陕西发行、农业科技报农资公司和农业科技报陕西智慧生活广告传媒,创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类综合门户网站“中国农科新闻网,形成了“三报一网“三微一端
7、、农业科技报三农呼叫效劳中心和“杨凌智慧生活等十大媒体集群。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连续四年承担中国科协“科普中国X8226;实用技术助你成才工程,搭建科普中国X8226;乡村e站效劳平台,提升农村科普信息化水平。截至2023年9月底,在山西建设1200个乡村e站,并通过乡村e站发布“三农技术信息,组织农技专家效劳,开展农产品线上线下展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等,深受基层广阔农民欢迎,已成为各级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乡村e站还被列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开展“十三五规划。武汉科技报打造的“江城科普快车是其科普信息化亮点工程。这一工程自2
8、023年12月底正式运行,2023年在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覆盖人群超300万人次,2023年8月24日新增二号线,使“江城科普快车的格局由原来“横跨汉口五个中心XX县区变为“呈x型布局大江南北,辐射力度和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创新湖北武汉地区科普信息化的大格局。新疆科技报哈文版微信通过转载传播到哈萨克斯坦,当地公众反响非常好。青海藏文科技报从2023年着手建设我国藏区首个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科技信息发布、科普资源开发共享效劳平台。江苏农业科技报建设江苏农业科技报微信公众咨询效劳平台,及时发布热点问题并开展一对一咨询,为种田大户提供切实有效的效劳。科技金融时报制作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创新浙江在20
9、23年新推出的锐榜暨“国内省市科技政务新媒体榜单中跻身前四,长时间位居第二,在第二期排名中曾位列第一。 3全国科技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及问题 3.1全国科技报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开展的大势所趋,科技报无论是从被动适应时代开展要求,还是从主动寻求出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实现科技报信息化都是开展的必由之路。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科技报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科技报历经50多年的开展,锻炼培育了一支敬业爱岗的团队,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力量。第二,全国科技报经过多年编辑出版,形成了全面、权威的信息数据库,具有信息化内容资源根底。第三,农村类科技报以农村为市场,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
10、效劳网点,如农业科技报在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农村拥有460余个效劳站点,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在山西各地乡村建立1200个乡村e站以及123个学校e站、社区e站,江苏农业科技报在江苏及周边省份建立800余个农技效劳网点,这些网点能为信息化落地应用提供根底。第四,科技报多年来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单位及遍布乡村的农业机构、组织、种植户建立起了广泛联系,在信息化建设中,作用也不可无视。第五,科技报长期效劳三农,是农村老百姓信赖的品牌,由科技报建设、推出的科普信息化产品易于被读者和用户接受。 3.2全国科技报开展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2.1对科技报信息化的认识仍有待深化。尽管许多科技报对进
11、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法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信息化的认识却并不一致,应该得到进一步深化,实现由单向灌输式信息传递向公众参与互动式转变,从单纯的采编传播向传播与受众结合、实时的传播方式转变,从形式单调呆板的形态向丰富生动的形式转变,从传播内容泛化同质化向个性化精准化转变等。 3.2.2信息化数字产品同质化普遍。在全国科技报纷纷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各家都集中在进行网站开发与维护,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运营,app客户端的开发等,但在一定程度上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单一性,且同质化现象也普遍存在,甚至单纯地追求信息渠道多元化,而无视了内容对“精深广的追求,无视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入融
12、合。 3.2.3技术信息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目前,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是科技报存在的共同问题。信息采编、数字技术人员的缺乏及专业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报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究其原因,是科技报的体制机制不灵活,不能满足信息化人才的开展需要,使这些人才进不来、留不住、不想干。 3.2.4技术设备及技术力量跟不上。科技报在信息化建设中,软件、硬件、网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在媒体平台建设初期,有时候必须与技术效劳商合作,甚至将平台运营权也交给合作方,对自有的数据内容有一定的风险性。 4全国科技报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4.1树立全新的科技报信息化开展理念。当今传媒市场竞争剧烈,科技报要开展,必
13、须扬长避短,创新思路。科技报要明确定位,依托广阔科技工作者,探索一条以科技报为平台,科普宣传、科普效劳、科普资源建设、科普信息化建设四位一体多元开展的新模式。 4.2打造优势突出的科技报刊行业联盟。2023年3月,中央办公厅公布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在公布的实施方案中首次明确了要组建中国科学文化传媒集团。在科技报信息化建设方面,单独一家科技报在市场的影响力、覆盖面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如果多家科技报刊社共建共享,将拥有更大的市场机遇。全国科技报只有整合优势资源,强强联合,通过集团化运作,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才能扩大媒体、社会、市场的影响力,形成市场优势。通过优势资源才能撬动更大的市场,承接更
14、多的政府和社会工作,具体要从资源、渠道、经营三方面进行联合,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共享渠道,共同经营,实现1+12的效果。 4.3建设开放共享的内容信息平台。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平安,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科技报要不断开发新的科技传媒手段,实现科技信息数据的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通过与技术效劳商实现合作或者建设自有的技术平台等方式,开辟具有实时、快速、便捷、动态、互动等特点的科技传媒新途径。如武汉科技报XX省科技报青海科技报近几年通过付费方式,委托信息技术进行数字报的开发和运营维护。同时,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正在进行
15、“科闻天下全国科技报系统融媒体平台建设,旨在整合全国优秀的科技科普类新闻信息资讯等资源。,实现全国科技科普信息的系统化、多元化,打造一个信息全、内容丰富新颖的科技科普信息平台,该工程预计于今年底前完成平台的初步搭建工作。 4.4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科技报既有公益性,也有产业属性。大力加强科技报信息化建设,既要建立政府引导、科协领导的扶持机制,也要像推行科普产业化一样,有序推进科技传媒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创新探索。在实现好科技报信息化公益职能的同时,开发适合市场的科技信息产品,实现科技传媒产业化,争取更大市场,增强科技报整体实力。 4.5建立适应信息化开展的体制机制。科技报大多是在方案经济体制
16、下创办的,有的仍然沿袭旧的体制,这与市场经济的飞速开展不相协调,也与科技报信息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和人才选用机制不相适应。各科技报应当建立适应科技媒体开展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定编定岗等制度,不断提升科技效劳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综合经济实力。 4.6突出以“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传统科技报与互联网新媒体相比,仍要坚持以“内容为王。科技报信息化建设假设想做成品牌,一定要考虑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不管是从报道内容、传播渠道还是出版质量上说,内容是科技报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报信息化建设的坚实根底和重要保障。 4.7培养引进科技报信息化开展的人才。科技报信息化建设需要人才支撑。科技报信息化建设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叠加,更不是把传统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