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摘 要:中外合作大学特殊的学校性质使得其德育工作在价值观教育、自我认知教育以及德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外合作大学的德育工作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以辩证的、批判的、实践的思维方式贯穿德育工作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构建合理的自我认知,从而促进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关键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171-03Abstract: The special nature of Sino-
2、foreign Universities makes their moral education face many challenges in values education, self cognition education and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As a scientific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Marxist philosophy should play a guiding ro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S
3、ino-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its dialectical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al thinking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help the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and rational self-awareness.Keywords: sino-foreign universities; moral education; Marxist philosophy; guiding中外合作大
4、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展的重要表达,它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标准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社会主义信念并培养良好的政治心理素养就成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究其对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的引导意义。一、当前中外合作大学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一)多元思想文化影响价值观教育中外合作大学的性质使得“国际化成为了学校开展的核心战略和标志性特征,这类高校在授课体制、评价机制以及师资配比上往往会与国外的合作方保持同步甚至完全一致,学生也会有很多赴海外交流学习的时机,因此这种“国际化使
5、得中外合作大学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即除了外乡的思想文化外,学生也能够接触到大量外来的思想文化。不可否认,这种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消除文化隔膜、增强文化交流以及完善个体精神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对正确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因为青年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区分能力,往往仅凭着浅薄、感性的认识在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盲目地摇摆、追随个别学生盲从于西方的实用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价值观念,从而出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模糊、对传统文化的冷淡以及对家国意识的消解等价值观错位的现象,于是不可防止地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和迷茫。(二)个体意
6、识强烈增加德育难度当代大学生的构成以“90后为主,他们成长在经济高速开展的时期,又根本都是独生子女,加之在应试教育的气氛下,德育工作相对弱化,造成了他们的狭隘化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尤为明显:由于这类大学的学费相对较高,因此入读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优越,“据我们对中外合作大学(学费/年5万RMB)1192名在校中国学生的调查发现,父母非官即商的学生占到了76.61%,屬于独生子女的占到了86.59%。1宽裕的经济条件和舒适的成长环境在让学生有着广阔的视野和突出的综合素能的同时,也容易让学生的个性特征片面化发育。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为凸显,这主要表达在两方面:一是自我的
7、认同感很高,对于自我的认识欠缺客观审视,由此出现了过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以“我为中心成为交往的主导模式,言行举止不顾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化。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会使学生对个人以外的问题漠不关心,社会责任感缺失,显然,这使得德育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三)“重书重理方式弱化德育实效中外合作大学因其学校性质的特殊,在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大都做了一些调整: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内容编排、教学方法甚至授课规模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探索出不少符合其校情的新举措。应该说,些改革举措增加了德育课程的吸引力,在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理想信念的教育以及责任意识的形成等方面也确实收到了不少效
8、果。但遗憾的是,这种探索和改革多数只集中于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方面,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在实践层面的涉及少之又少。而实际上,德育不能视同纯粹的知识传授,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加强学生对“道德、“品格、“价值等的认知,更在于促使学生以自身能动性将这样的认知融入他们的社会实践中去。因此,这种倚重理论教育的德育从实际层面来讲并没有到达理想的效果。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外合作大学的德育工作(一)用辩证的、批判的方式面对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马克思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认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2所以这种以辩证法的否认观为哲学根底的批判精神能够在疑心、反思的过程中帮助人们不断认清事物的本质,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正确的认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