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 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 选人用人问题,社会历来关注,群众历来关心。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步步入民主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轨道;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某些地方和领域还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社会对选人用人工作认可度和满意度。结合实际,对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十种表现 选人不准。表现在选任调配干部的正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选人不准、用人不当,没有因才施用、人尽其才;特别是“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直接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 风气不正。少数领导干部任人唯亲、唯上,买
2、官卖官、许官送官现象依然存在;选任对象跑官要官、拉票贿选,托门子、拉关系、打招呼之风在一定范围内比较盛行;加之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也助长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蔓延,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难以形成。 导向不明。选人用人看主要领导的喜好,“为我所用现象仍然存在,导致用人导向发生偏差,或导向不明确、不确定,客观上造成用人标准不统一,广阔干部无所适从。 民主不够。“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个别地方主要领导“家长制、“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民主推荐不民主,全委会表决的范围不广,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参与途径不畅,民意得不到表达,“四权难以落实。 机制不优。选人用人思路窄,选
3、任手段、选任方式囿于条条框框,缺少机制创新。更多地习惯于“伯乐相马、“伯乐选马;但谁选“伯乐的问题没有解决。公推公选、公开选拔等比较开放、民主的选拔方式未形成常态,推行的范围、适用的对象不广。 公开不够。选人用人整个环节仍然公开不够,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现象依然存在,选人用人权没有在阳光下运行。即使是公开选拔,关键环节依然不透明。 宣传不广。尽管近些年来干部选任工作不断创新,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外宣传不够,干部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政策,特别是选人用人的标准、程序不了解。受少数人误导,有的甚至产生误解和偏见,必然导致满意度不高。 程序不清。选人用人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选
4、人用人程序或简化、或虚化、或颠倒,程序不仅不能对选人用人工作起到“屏障作用,反而为不正之风所利用,让不正之风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处理不严。对不正之风处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起不到震慑作用。一方面,选人用人责任不清,初始提名责任追究等制度不落实,权责不统一,出了问题无人负责、无法追究;另一方面,对不正之风没有严肃查处,不敢真抓,不敢碰硬,不疼不痒的批评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多,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的少。 二、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主要根源 选人用人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社会现实原因;既有选人用人主体与客体的内在原因,也有监督约束机制方面的原因。 第一,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上的保守
5、性,阻碍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步伐。推进和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从机制、体制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但受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决策主体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的局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长期以来,不少领导干部已经习惯于个人说了算,总是担忧改革会弱化手中权力,认为改革是对用人权的限制和约束,以致不想放权、不敢放权,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受传统干部选任工作思维定势束缚,习惯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改革意识不强,点子不多,措施不力,“论资排辈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手脚。还有的面对当前干部人事制度百花齐放的改革措施看法评价不一,难以
6、形成推进改革的共识,以致一些势在必行的改革举措,也难以得到认可和支持。 第二,选任对象价值取向的偏差,助长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蔓延。高官总与厚禄相连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考第2页 ,当官可以光宗耀祖、福荫子孙。社会开展到今天,“当官仍被认为是最有脸面的出路,“级别仍是区分人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官本位思想在不少干部头脑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一些求官心切者面对诱惑,权力观、地位观、价值观发生错位,热衷于跑官、要官、买官,滋生出种种不正之风。同时,由于不同级别在住房、医疗、福利等方面待遇以及同一级别待遇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系统均存在较大差异,升迁和调整到“好单位、“好职位成为最重要的个人
7、追求,权力带来的物质利益的差异化,也加剧了用人上不正之风。 第三,选人用人“满意度递减规律,导致了选人用人公信度低位徘徊。对选人用人,不同群体评价标准不同,总体上存在着班子主要领导比其他成员满意度高,领导干部比一般干部满意度高,党内干部比党外干部满意度高,上级部门比下级部门满意度高,干部比群众满意度高。这种“满意度递减现象,直接造成局部领导干部对选人用人工作盲目满意,对选人用人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往往视而不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群众公认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对选拔任用的干部及其过程是否满意,群众最有发言权,评价主体应回归到群众上来。群众的低满意度必将导致低公信度。必须以群众满
8、意度的提升为基准,建立满意度倒逼机制,推进干部群众、上下级、党内党外各阶层各方面对选人用人满意度的提升,进而促进公信度的提高。 三、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思路与对策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从扩大民主突破,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对策与方法。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干部任用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规章,对干部选任工作的原那么、程序和纪律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也有较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在具体操作与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将干部任用条例的原那么要求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更为具体、明确、可操作的制度标准,推进干部选任工作的标准化与科学化。 二是加强机制创新。要坚持改革创新的方向,
9、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从“暗箱操作到“阳光作业转变。要坚持扩大民主的取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表达民主的要求。推荐提名环节要扩大民主推荐、测评范围,把初始提名权交给群众;组织考察环节要推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改进考察方法;讨论决定环节要充分讨论,党委书记末位发言,坚持实行票决制、全委会表决制。要坚持“两个满意的导向,以群众满意度表达和检验选人用人公信度。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组织工作的“指挥棒。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和重要导向,坚持开展群
10、众满意度调查活动,促进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提高。 三是加强示范引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示范引导总能给下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上级组织,要努力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上作好示范,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开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建立符合党的干部政策的“显规那么。要努力在坚持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上作好示范,坚持原那么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努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上作好示范,以“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的气魄和决心,全力推进改革。要努力在防治惩罚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上作好示范
11、,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地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干部任用条例是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要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武器,认真抓好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在履行干部任用程序和执行各项纪律规定上重点检查,切实防止纠正外表走程序、背后搞不正之风的问题。要坚持关口前移,不断改进监督方式,积极探索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渠道与途径,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体系,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化、科学化。 五是加强典型查处。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监督不力,查处不严。矫枉必须过正。要认真贯彻执行中纪委、中组部关于深入整治用
12、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从严从重处理一批“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不正之风的典型,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切实让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潜规那么失效、让“民间组织部失灵、让不正之风失去市场,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六是加强对外宣传。组织工作尤其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树立开放的理念,加强对外宣传。要注重干部选任工作政策宣传,让社会了解、参与、支持干部工作。要加强先进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把好的工作作法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既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开展态势,又引导社会加深对干部选任工作的了解。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社会、引导群众参与到干部选任工作中来,以高社会参与度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