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村庄的问题及问题的症结,提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问题;症结;对策国有资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改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成效明显。相比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根据实践经验,笔者就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资产清查发现,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固定资产和资金往来的管理上。核心问题是,要么是没有行之有效的
2、管理制度;要么是有制度,但落实不到位。其结果,导致资产形成、使用、处置各环节根底薄弱,出现管理盲区。 1.资产存量底数不清 多数单位将注意力放在争取资金、分配资金,而本单位资产真正有多少不清楚,不去关心,也不去了解和掌握。盲目购置,较少关注挖潜、盘活和用好现有资产,对资产使用效益顾及少。 2.资产账目核算不清楚、入账不标准 不少单位在构建固定资产时,只反映资金支出,不进行实物登记,经常出现错登或漏登。有些资产入账时,前后脱节、登记方式随意,计量不标准,口径不一致,时间一久,造成混乱。 3.资产形成、使用、处置随意 一方面,各单位资金来源渠道增多,形成资产构建方式多样化,有捐赠、上级业务部门配置
3、和调拨等。因而,一些单位在取得资产时往往未及时按规定入账,久而久之,出现“账外资产。另一方面,资产使用没有章程,未经审批任意进行资产出租、出借。清产发现,主管部门借用下属单位资产时有发生,同一单位的部门之间随意调配,增加管理难度。有些单位甚至违反国家财物制度,不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擅自作主处置国有资产,随意进行调拨、变卖、转让、贱价处理。 4.账务处理不及时,常年挂账现象普遍 在资产清查中发现,一些单位的资产,规定的报废年限早已超出,并且有些资产已淘汰或毁损不能使用,却长期堆放在仓库,既不清理也不申请报废,有些实物早已处置,但不进行账务处理,长期挂账。对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不及时调账,已房改
4、的房屋不按时调减资产,造成账物不实。 5.由专项资金形成的资金脱离监督 由于资金性质和核算方式不同,各单位对在部门预算中购置的资产管理比较标准,而对专项资金所形成的资产管理相对薄弱。实际过程中,专项资金列支有绝大多数资金购置设备,方式上采取政府采购或上级部门集中采购。在这一过程中,因资金支付主体不同,交货与入账核算的时间差拉长,有些还以资产调拨划转方式进行设备等配置,这样容易出现漏登,使不少资产变成“账外资产。 6.土地作为资产管理的意识淡薄 由于土地只有使用权,各单位的土地根本上由国家无偿划拨,不进行价值核算。事实上,土地资源因其特殊的稀缺性,已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由于会计账目不反映土地资产
5、,如果土地一旦出租或投资,转为经营资产,易造成资产和收益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症结 面对数额巨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脱节 在实际编制部门预算时,安排资产购置方案很少考虑现有资产使用状况,缺乏配置依据,使在配置量和配置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只重视货币资金的使用管理,却无视实物资产的使用管理。 2.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病,也是普遍性的问题。因行政事业单位不核算本钱、不考核效益,所以自上而下始终摆脱不了重投入、轻管理的怪圈。对资产管理
6、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不到位,敷衍了事,能推那么推,实在推不了了,凑合着干,应付着做。用这种工作作风管资产,不言而喻,管不好。财会人员仅局限于账目平衡,该入账的入账,至于谁使用、谁管理、什么时间报废、怎样处置无人关心。待到资产清查盘点,追问的时候,谁都不清楚,或者人员已经调离岗位,无法追究也不愿意追究。久而久之,推诿扯皮之事不断发生。 3.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不清 国家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方面出台过相关制度和规定,但一直未形成一套便于操作的制度体系。突出表现在三个环节;一是资产购置无方案、配置标准不明,导致资产浪费、使用效益不高;二是资产处置报批制度得不到很好落实,导致擅自处置、随意调拨资产;三是资
7、产使用未落实到人,离岗移交手续制度不健全,导致资产流失。这三个环节的制度落实,是管好国有资产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标准管理程序,完善规章制度 要从整体上明晰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侧重资产使用效益。着眼长远、把握重点,狠抓多层面、多形式的资产商业化运营。完善制度是管理资产的客观要求,也是管好资产的根本要求,鉴于当前实际,及时制定出台单位具体资产管理方法,明确资产配置标准、资产处置程序。制定资产定期清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制度,严格履行资产购置审批手续和资产报废、转让、出售等处置的报批程序。 2.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资产使用责任制 主管部门应落实机构或专人
8、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资产使用责任制度,将部门使用的资产直接落实到每一个人。职工因退休、调离及岗位变动,务必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需经资产使用部门负责人、资产专管人员和财务部门的签字,人事部门方可办理离岗手续。 3.加大国有资产预算控制力度 建立科学合理与标准的国有资产预算制度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亦是解决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出路。一个单位需要购置那些资产、如何配置、何种渠道,应分析其存量资产的现状及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将其进行科学配置并纳入单位的部门预算,做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4.实施产权管理,建立资产保全制度 实施产权管理是
9、加强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形式,明确单位的资产占有、使用权。在明确产权的根底上,建立完整的资产实物账、卡,全面反映资产存量状况,严格管理制度,健全手续,明确责任,建立统计报告制度,随时掌握资产使用和增减变动情况,及时解决管理中发生的问题,确保国有资产的平安和完整。 高度重视土地资产的管理,必须办理土地使用产权登记证书,如土地变动应及时办理产权变更手续。盘活土地存量,严格土地使用审批程序,保全土地资产不受损失,发挥最大效益。 5.加强专项资金所形成资产的管理 当前要加强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监督管理,探索用专项资金购置资产的方案、审批和运行方式,找准管理的突破口,将全部资产纳入单位财务管理范围。强化专项资金和根本建设工程投资的使用管理,严格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防止“账外资产的发生。 6.实现全面信息网络化管理 加强资产管理,意味着必要控制环节的增加、信息了解面的扩大、业务要求的细化。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国有资产从预算、购置、使用及处置等过程实行网络化管理,全面、动态地掌握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态,将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相结合,细化部门预算,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