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巍山古城:时光的逗留地夕阳在做一天中最后的挣扎,余晖渐淡,丛林深处崎岖小道越来越模糊,马锅头急促地吆喝马匹迈大蹄步。路不是路,仅是依山就势凿开的栈道,悬崖峭壁林立,凶险四伏。马蹄忽深忽浅,马驮子东摇西晃。虽然风尘仆仆、饥渴交迫,但马帮汉子们却情绪激昂、精神抖擞,他们知道,再涉一条江黑惠江,再翻一座山鸟道雄关,前面就是蒙化驿站了。那里宾朋高坐、美酒飘香,那里彝家姑娘热情似火。蒙化,就是今天的云南省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哀牢山和无量山的上段。随着时代的开展,这段关于“茶马古道的经历已成为遥远的历史。然而,就在巍山,就在这座历史文化浓郁的古城里,时光似乎凝固了
2、。在云南,有多少座山峰就有多少个故事,有多少条河流就有多少个传奇。巍山,这个隐藏在滇西崇山峻岭深处的一个小小村落,因南诏国的崛起而声震寰宇;因“南方陆上丝绸路和“茶马古道这两条古道交汇、马帮云集、茶文化传播“三进三出而名闻四海。巍山是我国历史演进中的一个奇迹,也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在我国历史上烙印下几个精彩而重要的章节。每次走进古城,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深邃、伟大和力量。翻阅历史书籍,无处不闪现着关于巍山的变迁。巍山历史悠久,是云南省设置最早的郡县之一。据史籍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年)设邪龙县,元代设千户所,明代设蒙化府,清代设蒙化直隶厅,民国3年(1914)改为蒙化
3、县,1954年更名巍山县,1956年11月分设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1958年两县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南诏国经十四主,传位十三世,历时253年,与唐正朝相始终。南诏在巍山发祥并经营四代,即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细奴罗避难定居巍山巍宝山至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皮逻阁迁都大理太和城止,历时114年。巍山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诏后裔、彝族首领天摩牙九部火头左禾,因支持明王朝征战有功被封为土知州,推行土司制度。左氏承袭土知府一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共十七世
4、,历任知府十八人,时间长达514年。巍山是回族首领杜文秀反清起义誓师之地。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杜文秀遥奉太平天国号令,在云南滇西领导反清起义,威震云南,影响全国。巍山是中原文化在云南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南诏细奴罗时,即劝民习读汉书,敦崇八行;明洪武中建盖孔庙,此后兴建书院,讲学课试,尚文敦礼之风历久不息,人才辈出,佳作不乏,曾被清廷御封为云南全省四大文献名邦之一。而今,历史已远去,但在巍山古城的公路上、通往村寨的毛路上,马车依然雄姿英发,铃声依然清脆悠扬。马蹄声踢踢踏踏,在僵硬的水泥柏油路面上,在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汽车身影里,无奈而又倔强地温习着历史的课题。巍山是滇马的主产地,滇马“质
5、小而蹄健,上高山,履危径,虽数十里不知喘汗,虽然不能乘骑,但在横断山区的崎岖道路上,却是滇马最为实用。自古以来,巍山几乎户户养马,还定期为朝廷上贡。民国三十四年滇西驿运报告书的记载:“马匹及马户经下关之帮以蒙化(巍山)者为最多,凤仪、弥渡、大理等次之。蒙化不仅为驮马之生产地,亦为其集中地,倘有需要,即万匹亦可招致之,盖附近各属之马帮,可向蒙化集中也。由于地理位置以及一直是府城所在这些特殊因素,历史上巍山曾是“茶马古道上的商业、文化中心之一。马帮从巍山往南,经景东去思茅、版纳;往西南,称为走夷方老路,在现在小湾电站的神舟渡过澜沧江去往临沧,然后出缅甸;往西到凤庆的鲁史镇,经青龙桥过澜沧江,去往保
6、山、德宏;往东沿鸟道雄关,经弥渡、祥云到昆明;往北就是下关、大理。巍山马帮的兴起与茶有关,同时又与当地回族善于经商有关,他们主要经营茶叶,几乎垄断了从产茶地临沧、思茅到交易中心下关的茶叶交易。从巍山出发或者来到巍山的马帮,全都装满了各地的特产,在巍山交易以后,又驮往各地销售。除了巍山马帮以外,还有来自西藏、四川及省内各地的马帮川流不息地通过巍山,特别是在春茶会前后,上万匹骡马经过,使巍山成为一座马帮的城市。那时,小城里四海马帮商贾云集、五湖文人官员荟萃、马具店铺应运而生、马店客栈纷纷涌上街头巷尾、茶叶集市交易火爆、地方山野风俗及土特产竞相争上货柜、中原内地以及缅甸等外来商品也纷至沓来,街头至街
7、尾人头攒动,商贸繁荣,各种文化碰撞交流,最终融会贯穿,极大地促进了边疆文化的进步。车辙滚滚,时代变迁。一条条高级公路将四面八方连为一体,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开创了历史新篇章。蹄印深深,古街依旧。巍山古城,历经时代更迭,历经战火烽烟,意外地完好保存了下来。巍山古城,是南诏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的博物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局部。巍山古城是南诏文化发源地,中国古镇游中称它为“未被打搅的南诏古城。从元代大理段氏开始建筑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县城依然较为完整地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古城内街道以拱辰楼为中心,呈标准的
8、井字结构。拱辰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根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高大的城墙上,气势雄伟,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城内房屋根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那么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属当地的最正确采光方式,以弥补“四合五天井光线不好的一面。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巍山古城后赞叹不已,认为“巍山古城风貌如此完整,在云南乃至全国均属少见。除此之外,巍宝山、玄龙寺、圆觉寺、山龙山于图城、云隐寺、陈
9、异叔石棺、慧明寺、东山蒙化灵泉、鸟道雄关、五印山等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民居以印状般的四合院和一正一厢一照壁式的三合院为主,“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风格浓郁。楼层土木结构,屋脊向两头翘起,房檐设有勾头瓦,雕刻着各种精美图案。木窗木门雕龙刻风,栩栩如生,神气活现。宽敞的院落内,人们植树栽花,叠石造景,煞是典雅别致。临街和靠路的墙体通常都有文化人或者自己亲自提笔作的水墨画或题诗,高雅不俗。巍山是个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
10、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相融共济,民族文化悠远流传、璀璨夺目。由于重要古驿道的特殊待遇,巍山是最早而且长时间地接受外地文化熏陶的城市,随着马帮源源而来的中原内地先进文化和外国文化逐步在这里扎根,并传播。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有机地融会贯穿,促进了巍山文化的开展繁荣。巍山也因此成为滇西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巫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甚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历史最为久远。境内有巍宝山、巫印山、小鸡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龙寺、玄尼守、灵岩寺等道佛寺观。漫步古城,青砖瓦房沿南北走向毗邻相建,古老的建筑、磨得光亮的石板路每个细节都印下了世代人都讲不完的故事,
11、每一次震撼人心的历史变革痕迹似乎都清晰可见。这里,似乎只要揭去一片瓦就会撕裂一段历史,移动一扇门就会删改一个故事;这里,似乎抹上一块混凝土就会封存一段记忆,镶上一片瓷砖就会掩盖一段时光。古老的城市,古朴的人们,构成一幅古色古香的人间市井图。天麻麻亮,古城里就有人卸下门板翻开铺子,古老的茶馆开始新一天的营业。茶味刚溢出壶口,陆陆续续就有人闻香而来。大家往桌边一坐,就着热腾腾的茶水,一天的消息发布会议就此拉开了帷幕。在这里,喝茶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形式,交流和消遣是比茶叶还纯粹的生活。山野百货店面琳琅满目,引得游客流连忘返。五步一店十步一院的美容美发中心比比皆是,但传统理发店的生意还是那么红火,老
12、式的发剪、老式笨拙的木椅,古城人们习惯了怀旧,仿佛只有操练了几百年的老式理发招式才能让他们焕发青春。马具店里光临的客人越来越多,但店里“销售得更多的是马具如何挂到马身上的哲理,这些来自大都市的游客,从店里买走的是一种“新鲜的居家装饰品。花圈店、刻碑店依然随处可见,给这座古城增添了忧伤的气息,也染上了一层神秘感。稻草编织的草墩参加了新的艺术元素,人们把扎花布编进草墩的图案里,往草墩上一坐就有了回归自然的感觉。一束阳光透过木窗照亮屋子,窗前那台陈旧的缝纫机反射着耀眼的光泽。年近七十的侯老先生总是赶在阳光照亮街道前就已坐定在他的“侯记服饰店。店内,长衫、马褂、中山装、旗袍依然在回味着昔日“巍山第一裁
13、缝的辉煌。只是,不知从何时起,“侯记服饰店旁边挂起了很多近乎裸体的服装模特广告,广告的后面是西装、吊带装、迷你裙。华灯初上,原本宁静的小街突然响起了节奏强烈的摇滚乐,一道道霓红灯闪烁的光影里,“酒吧二字让年轻人忘记了自己。闲逛古城,小吃是必须品尝的,小吃的兴旺反映出当年人居生活的富有。耙肉饵丝、豌豆粉、凉卷粉、白嫩如膏的水豆腐、酥黄的油条各种小吃遍布街头巷尾。放慢脚步,放松心情,让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缓慢地参与生命的运动。在古城里生活久了,巍山人变得很是悠闲,男人们可以呆坐在茶馆里,或者拉张桌子摆开扑克、象棋、麻将,一天就悄然过去。异常喜欢手工织品的巍山人,逛街的妇女仍然手不停歇地编织着毛衣,悠哉
14、游哉地走在街上。在这里得学会一切事都得慢悠悠地来。巍山人悠闲但不慵懒。古城的大街小巷里,你看不到一丝果皮纸屑和一点点多余的废弃物,居家小院几明窗亮、粉尘不染,物件井然有序地整齐摆放,无处不在展现着巍山人勤劳精明的一面。巍山人善于享受生活,悠闲是他们对生命的一种感悟。在这里,时光逗留但不停止。因为山的阻隔,古城风貌得以保存,因为时代的流转,古城人们的思想也在更新、也在飞越。巍山古城以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存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很多马旅店也还在开着,入住的旅客依然车水马龙,但都是乘着汽车转着四个轮子来的。古城没有消停过它的热闹善感者把怀古心绪托付古城;好奇者把寻幽目光投聚古城;多情者把诗赋歌舞倾诉古城;好思者把思想感悟抛洒古城。就连外国友人也来了,把这里当做了探寻中国历史、学习华夏古文明的活教材。而古城的四周,钢筋混凝土浇灌出来的摩天大厦与时俱进,鳞次栉比地彰显着现代化的优越。这些现代化的建筑与古城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巍山人却将两种不同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衔接得是那么的天衣无缝,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南诏国的传奇成了史志印刷厂装订的白纸黑字,“茶马古道的奇迹成了学生温故知新的板书。新时代的辉煌,巍山人民正在精心地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