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社局年度就业民生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主动发力,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效劳、保民生、促和谐,一手抓全市人力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一手抓事关民生的社会保障,通过努力,我们确立的“效劳转型升级、助推经济开展、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幸福和谐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表达。 一、强化招引、优化效劳,人才强基作用不断凸显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化人才开展环境。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工程开发引进等方式,全年我市引进的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到达143个,海归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32023名。引进本科人才396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260人。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我市现有4
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站点数与在站博士后人数到达了1:1,位于全省前列。全年共有3600余人通过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的鉴定,超额培养202300名高技能人才,完成全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138%;8200人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6500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二)优化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拓宽人才渠道。今年共举办了95场固定人才(人力资源)集市,其中专场招聘会9场,总共进场单位6462家次,提供岗位1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5万人次。灵活运用专场招聘、外出招聘、委托招聘和网络招聘“四大招聘形式,举办了大学生创业节活动,适时推出“今年xx市校园引才方案
3、,充分挖掘潜力引进人才。积极效劳大学生,建设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我市32家见习基地共提供780人次的就业见习。继续完善丹阳人才网,对人才网实施了百度优化和 版的上线,开通了丹阳人才网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多元化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效劳媒介。 (三)积极依靠培训平台,整合智力能源。今年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8748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9914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420232人。共举办创业意识教育培训3.19万人,syb创业培训220233人。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初级职称评定、中高级职称申报工作,审核上报了各系列高级职称材料共300余份。 (四)大力实施引智工程,提升产业开展水平。今年共执行
4、了22个引智工程,引进外国专家18人,留学回国人员20人。会同农委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稻鸭共作基地建设,对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高效农业新技术培训基地进行了授牌,并在今年举办了中日稻鸭共作技术交流会。我局还在第二十届全国引进日本花甲专家工程洽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二、主动作为、搭建平台,社会保障和创业就业惠民效劳深入人心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实现了新农合在上海异地实时结算,医保各项指标9月底已全面完成,截至12月底,全市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03万人,全市社会医疗保险收入6.93亿元,支出6.48亿元,新农合参保61.64万人。继续完善社保扩面征缴,截至12月底,全市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
5、险参保人数22.62万人,基金征缴收入12.2023亿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万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市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该政策自2022年1月1日开始施行,202223年9月1日进行了政策调整,出台了新的保障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保障制度不统一、保障层次不统一、保障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云阳镇先行开展被征地农民保障新政策的试点,城南村和城北村已有1822人应保障对象进入新政策保障范围,共筹措资金1.2023亿元,土保对象转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20232人,己全部按规定参加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补缴4766万元。针对云阳镇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6、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形成了两个会议纪要,对政策做进一步的明确。市领导还带队赴xx市进行了专题学习调研,进一步完善我市失地农民保障新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扶持城乡困难群体就业,积极落实创业政策,以“全民创业带就业,全市累计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05万元,扶持创业1660人,创业带动就业8268人,申报创立省市两级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单位5个,创业促进工作示范岗40个。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测,采用“一企一访的方式,切实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促进企业健康开展。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20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63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23202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20
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3%以内。 三、创新思路、突出重点,“金保工程和村级效劳平台建设全力推进“金保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全国推行的“十二金电子政务工程之一,其中建成全市“同人同城同库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是“金保工程的根底和保障。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序时进度,根底信息采集工作已根本完成,目前正处于根底信息采集表输入阶段,截止目前已输入近65万人的信息采集表,为我市“金保工程数据整理比对和发放社会保障卡作准备。202223年起,我市启动社区(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效劳平台建设工作,202223年底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实现社区(村)级效劳平台全
8、覆盖。2023年底选聘了188名大学生作为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充实到社区(村)人社公共效劳站,目前在岗的专职协理员有186名。今年为高质量完成社区(村)级平台建设工作,全市各镇(区)已在本辖区选择场地条件较好的社区(村)打造样板工程,在今年2023月底前全部完成辖区内社区(村)平台建设任务,从而进一步做到场所标准化、效劳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更好地完善“15分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效劳圈,打造新型农保经办效劳“四个不出村新理念,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效劳,让广阔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四、调处结合、联动防控,劳动关系和企业军转干部维稳成效明显 (一)劳动监察和维权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净化用工环境。
9、加强合法用工巡查,共巡查各类企业2262户,对14户被列为橙色以上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有效抵抗了各类违反劳动法规的事件发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累计检查用人单位1205家,涉及劳动者42175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435.8万元;二是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共处理劳资纠纷群体性突发事件16起,其中欠薪逃匿案件5起,5人以上群体性事件11起。三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实施监察分类处理制度,推进全省监察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设。 (二)仲裁效能建设和调解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仲裁实体化建设,深化镇(区)、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人事仲裁人民调解工作室建设,切实充分发挥基层调解
10、职能,将劳资纠纷预防化解在基层。贯彻柔性调处,健全“调、裁、审互通联动机制,今年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426件,其中立案受理1703件,案外(乡镇办事处)受理1723件。已结案3402件,结案率达99%。其中调解结案3025件,调解结案率达88%。 (三)企业军转干部维稳解困工作持续向好。继续保持无一人进京和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各项安置政策和企业军转干部的有关政策待遇得到有效落实。 五、依法施管、稳步推进,机构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完善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机构编制设置科学化。继续做好司徒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做好市城乡统筹工作委员会机构、职能及
11、人员编制的调整工作,完成了镇国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做好滨江新城规划、住建、城管分支机构的设置工作。做好我市公共资源交易职能机构、三大行业公司、检察系统机构的整合工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完成了2023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任务。本年度应接受年检事业单位法人375个,合格375个,合格率到达20230%。多方联动强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清理标准,出台了xx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用工管理暂行方法,并下达了各镇(区)、各部门社会化用工方案控制数及人员分流任务,三年内将减少社会化用工1818名。 (二)不断标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考和公务员考录工作。在2023年完成全市
12、首次岗位设置的根底上,对相关文件及问题矛盾进行汇总筛选,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逐步完善。开展了市卫生局、教育体育局、局部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考工作。完成了2023年度2564名公务员、6756名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工作。做好了今年度49个公务员职位的招录工作。完成了我市明年公务员招考方案职位编制工作,全市共编制上报今年公务员招考方案职位62个。 六、强化作风、突出整改,行风政风建设持续深入自从今年开展机关作风活动以来,我局思想先行,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细化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评议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为契机,制定
13、下发“十个不准文件,继续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二是出台了“优质效劳窗口和“优质效劳先进个人创立评比活动实施意见。在全局召开了机关作风建设大会,明确突出整改、增强效能,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营造高效优质的效劳环境,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而集中解决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三是根据行风政风建设的要求,通过明察暗访、日常检查注重整改提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屡次召开效劳窗口整改会议,窗口环境、效劳流程得到进一步提高。组织机关干部员工参观了胡桥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党课、支部大会、观看电教片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广阔干部的防腐拒变能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把机关作风建
14、设不断推向深入。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阔步迈向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奋进之年,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经济社会改革开展涉入深水区,人社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既凸显重要地位,也肩负艰巨重任。随着改革开展深入,人社领域一些体制与机制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结合我市实际,当前人社工作重点是要积极应对和处理好五个方面问题:一是用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市场供求监测分析,全市企业用工总体平稳、劳动力供求总体平衡,但也存在需求同比下降、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等问题:一方面许多企业亟需技能型、复合型劳动者;另一
15、方面许多求职者又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导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型用工荒和“就业难。二是社保可持续开展面临多重挑战。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保待遇水平刚性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市社保基金运行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全市老龄化加快,社保制度内退休人员与在职缴费人员的比例不平衡,基金供养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国家连续2023年大幅提高养老金,年均增长2023%以上,企保基金征收增长乏力,扩面征缴基金有限。企业破产改制社保基金挂账等历史遗留问题由隐性逐步显性。同时,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终因开展难度大、历史遗留问题多、上访人员多、财政资金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土保政策迟迟不得出台,也未得到进一步推广,该工作
16、目前处于停滞状态,全年基金征缴总额也受到了影响。鉴于以上原因,对照2023年年底作预算时,土保转企保人员预测有1.1万人,平均每人补缴3万元,合计一次性补缴收入3.3亿的要求,到今年底为止,土保转企保只有5000万元,这与去年年底预估相差了2.8亿元。三是产业集聚人才的能力偏弱。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对人才的集聚吸纳能力不强。全市人才总量缺乏、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产业人才匮乏,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中,工程和农业技术人员等生产一线人才比重偏低。与兴旺地区和苏南其他城市相比,人才环境和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不强,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不活,城市环境和文化气氛不优,存在引才难、留才难。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路径亟待拓宽。与周边兴旺地区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不快,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工资性收入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