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长在八大工程表彰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7.28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加快经济转型跨越开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忆总结“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当前农村开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今年的以及“十二五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发动广阔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坚决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坚实根底。昨天,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对14个乡镇、办事处的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工程进行了观摩。可以说,这是对
2、我市“十一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八大工程实施成效的一次大盘点,更是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一次大推动。通过观摩,大家不仅交流了经验、开阔了视野,而且看到了差距、查找了缺乏,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特色,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刚刚,董市长对过去五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就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对“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一会儿,谢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谢书记的讲话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农业农村工作讲三方
3、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查找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始终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召开这样大规模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比劳模会和经济工作会范围还要广,这充分说明农业农村工作在经济社会跨越开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决定性作用。“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多种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复杂局面,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五个全覆盖,全面开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开展的良好局面,为“十二五转型跨越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一是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我们围绕“三种三养三
4、加工,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生猪养殖和设施农业,建成雨润新胜肉类、神隆氏生物活性肽、厦普赛尔等农业产业工程,加快构建生猪、果蔬、蚕桑三大龙型产业链,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根底设施不断完善。加强农田水利根本建设,完成西部供水网络、张峰水库引水和杜寨、米山、釜山、章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国家级小型水利重点县工程,对百里丹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农业综合效劳中心,农业生产根底进一步稳固。三是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成效显著。市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圆满完成村村通油路、校舍危房改造、村有卫生室、村通播送电视、农村饮水平安“五个全覆盖的根底上,率先在全省根本实现了“
5、户通水泥路、乡镇敬老院、农村文体场所、两委办公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广阔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展的成果。四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迈出三大步,跨越4000元、5000元、6000元三个关口,人均纯收入到达6340元,是“十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倍,年平均增长11.7%。特别是我到工作三个月以来,在下乡进村调研中,还有昨天的观摩,总体感觉农村的整体水平、建设质量是非常高、非常好的。每当看到一个个干净整洁的村庄、一条条畅通无阻的乡村道路,一处处遍布街头的休闲娱乐场所和一片片清新怡
6、人的游园绿地,就会感到无限的自豪和骄傲。原来我在XX县区工作,XX县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市名列第一,但是XX县区农村的整体面貌、精神状态和整体环境,与农村的整体状况还是有差距的,看到的农村,我就增强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农村开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也是广阔农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真抓实干,同时也得益于涉农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努力,更得益于广阔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勇于实践。我们是一块神奇的沃土,人民勤劳勇敢善良。从五年来农村的变化中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这一点。在
7、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向广阔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三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虽然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长足开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农业农村开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民增收的根底不稳固。近些年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拉动,从2022开始到现在,每年国家的“一号文件就是有关农业农村农业工作的文件,这几年在强农惠农上加大了支持的力度。我市农业本身效益仍然较低,农民持续增收的根底还不稳固,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仍然艰巨;相当数量的农民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一技之长
8、,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受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有限,农民就业增收面临较大压力。我在调研过程中也讲到,以前农民转移就业主要依靠煤矿,现在煤矿整合之后,转移就业面临很大压力。人外出打工就业又不是很积极,对农民增收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比拟粗放。土壤非常肥沃,农业生产多年一直非常好,但一直是靠天吃饭。虽然我市在开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上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农业开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名牌,比方生猪有4、5个牌子,哪个牌子是最好的。哪个牌子是省优国优。设施农业也是这样,大量农产品不能转化增值。同时,龙头企业带动能
9、力弱、“一村一品特色还不鲜明,目前,全市434个行政村中,已确立主导产业的仅120个,占28%,绝大多数村没有找准自己的主导产业,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开展的要求。三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近年来,我市在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抗旱排涝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从“6.24、“7.2两次特大洪涝灾害来看,我市的农业生产和水利设施依然薄弱,靠天吃饭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灾后大干水利、大兴水利任务十分紧迫,农业根底设施欠账非常多。四是农业效劳体系尚不健全。调研中很多人提到了我市基层农业效劳队伍和网络尚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不完善,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随着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农民对新品种
10、、新技术的要求将会更加迫切,农业科技效劳水平亟待提高。五是新农村建设开展不平衡。这次我们观摩的村,只是各乡镇的典型村、示范村,并不能说明我们整个的广阔农村都到达了这样的水平。客观地讲,我们还有相当数量的村开展比拟落后,据统计434个村里有225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仅占到了50%,以前靠的是煤矿,煤矿关了没有一分钱的收入。72%的村还没有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一些村的根底设施还不完善,少数村“脏乱差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认识不到位、规划不科学、措施不得力、群众参与不积极、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力度、更强的措施,来谋
11、划和推进我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确保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开展势头不逆转。 面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复杂形势,面对农民就业增收的繁重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必须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开展观为统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毫不松懈的抓在手上;更加自觉地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自觉地把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农村公共效劳,让广阔农民共享改革开展成果;更加自觉地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努力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科
12、学开展、协调开展、又好又快开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开展 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开展大局。从2022年起,中央已连续8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安排部署“三农工作,这充分说明了“三农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的战略地位。我们今天召开这么大规模的会议,也充分说明了三农工作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一个目标,做强两大产业,推进三项建设。 “一个目标就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十二五期间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一个目标。 7月28日,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书记指出。“农民收入翻番是转型跨越开展的关键所
13、在,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核心指标。要深刻理解袁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实现农民收入翻番是“十二五县乡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不翻番,就谈不上整个经济的翻番,更不可能实现转型跨越开展。今天乡镇的领导和村支书都来了,农业农民增收问题是“十二五开展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不翻番,我们在党代会、人代会上确立的“十二五再造一个新,确保翻一番、力争一番半的目标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按照XX市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力争一番半的目标。为此,我算了一笔账,按市里确定的2023年增长幅度为22%,2023-2023年四个年度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幅,“十二五期末农民人均收入要到达
14、16039元,比“十一五期末的6340元增长1.53倍,绝对额增加96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包括四个局部,一是工资性收入,二是家庭经营性收入,三是财产性收入,四是转移性收入。落实到各个指标中的增长情况分别为:第一,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197元,到达9246元,比“十一五末高5524元。第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690元,到达5470元,比“十一五末高3193元。第三,财产性收入,主要是土地流转、鼓励农民投资、入股等,年均增长67元,到达322元,比“十一五末高267元。第四,转移性收入,这是十二五农民增收的政府推动力量,年均增长179元,到达1001元,比“十一五末高715元。这是根据情况
15、,对四个数字的分解。XX省在“十二五末要有一个平均数,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是47.5%,家庭经营性收入是42.8%,转移性收入是5.2%,财产性收入是4.5%,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产业状况不平衡,造成工资性收入到达57.6%,经营性收入34%,财产性收入2.2%,转移性收入是6.2%,与全省的比例不是很平衡,增加的绝对额是非常大的。完成任务的压力单从数字上看就很大,如何确保目标实现,我分析了一下指标,就是要针对四项内容,狠抓四个增收,这四个增收必须不折不扣做到,如果有一项做不到,翻一番、一番半的目标是绝对实现不了的。 一是开展种养抓增收,通过这个渠道,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要按照
16、“三种、三养、三加工的思路,大力开展生猪养殖、设施农业等产业,扶持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拓展延伸农村生态、旅游、休闲功能,大力培育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到达5470元。这就要求,一是全市温室大棚年均增长必须在2万栋以上,农民人均每年增收500元,到2023年到达10万栋大棚,人均增收2500元。二是全市生猪出栏年增5-10万头,人均增收150元,到2023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人均5头猪,增收1100元;三是养鸡、养兔、养牛、养羊等特种养殖人均收入70元,全市养殖业每年人均收入1170元;四是全市2万亩苹果、黄梨基地年产量要到达3800万公斤,每年人均可增收200元;五是建设5万亩蚕桑基地,每年养蚕增加1-2万张,人均增收40元,2023年到达5-10万张,力争户均一张蚕,人均增收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