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全力抗洪救灾灾情汇报材料 2023年7月7日晚至7月9日上午2023时,我县各地普降暴雨,县境内主要河流洪水猛涨,渠江洪水几次复涨,至9日零点30分最高洪峰通过渠城段时达18.24米,超出警戒水位2.75米。渠城南门人民市场、龙溪农贸市场、渠江滨河路等多处被淹,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广阔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灾害特点及损失情况 此次暴雨洪灾,呈现三个特点:持续时间长。暴雨从7月7日凌晨3时至9日上午2023时,持续几乎不间断长达55个小时;范围广:全县60个乡镇383个村19.3万户农户82.06万人受灾,重灾1772户,特重灾337户。县级13个行业不同程度受损;
2、强度大:县气象局雨量监测点说明琅琊最高为261mm,渠城218.0mm,观龙211.4mm,望江194mm,三汇、岩峰分别为121130.1mm,渠江洪水受上游影响5日晚开始到来,加之以后连续几天暴雨,造成渠江三次复涨,渠城段最高水位出现在9日晨,沿江26个乡镇受灾特别沉重。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因灾死亡3人,其中山体滑坡房屋垮塌死亡1人(汇东土城村一社陈德万,男,57岁,7月8日凌晨6时因山体滑坡至死),雷击死亡1人(射洪乡桂坝村一社李家栋,男,57岁,7月7日上午7点30分因田间干活雷击死亡),电杆倾倒触电死亡1人(望江乡尖山村七社陈世成,男,63岁,五保户,7月7日晚因电杆倒到住房触电
3、死亡);淹没面积41231公顷,淹没区域内受灾群众81.3万人,土溪镇3个村14500人群众被洪水围困,8个场镇进水。农作物受灾50.47万亩,其中:成灾31万亩,绝收9.7万亩。死亡大牲畜3259头、家禽20.2023万只,鱼类损失465万元。倒塌房屋912间,损坏4360间。损坏提灌站182处,冲断、冲倒各类电杆16200根,损毁水库12座、山坪塘(堰)532口,渠道289处7069米,损毁提灌站31处。冲毁农田93045亩,山地滑坡220235处,冲毁公路路基1225.33公里,冲损桥梁18座。 全县因灾经济损失28513.24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26013.24万元,间接损失达25
4、00万元。(见附表) 二、抗洪抢险和抗灾自救措施 7月7日下午,县委、县政府接到特殊天气消息后,迅速向各乡镇发出紧急通知。晚上9时,紧急召XX县区级防洪成员单位会议。提出抗洪抢险五条具体措施,一是立即启动各级防洪预案,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除指挥部成员外,每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乡镇,特别是渠江沿岸防汛重点乡镇,指挥、催促防汛抗洪工作,县级各部门负责一个乡镇的防汛指导工作。县防洪办加大对乡镇防洪工作的调度力度。二是严密监测病险水库、滑坡地段及低洼地段的灾情。在7月9日凌晨洪峰到来前,各地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沿江乡镇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低洼地带群众的有序转移和般迁。三是切实做好救灾物资的
5、准备和救灾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救灾工作需要。四是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上下信息畅通,遇到重大险情及时报告、处理。五是公安部门要加大防洪期间的治安管理,全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平安。针对全县持续不断的暴雨和渠城抗洪抢险形势,7月8日晚2023时,县委、县政府第二次召开防洪各成员单位紧急抗洪抢险联系会,宣布了XX县区抗洪抢险救灾指挥中心,领导成员和工作机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总指挥,并下设抢险救灾指挥组、后勤保障平安组、综合协调组、新闻报道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总指挥向此德同志及时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着重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抗洪抢险救灾
6、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要以人为本,听从指挥,谁叫谁到,服从大局,密切注视灾情动态,加强重大隐患的监控,切实做好灾情统计报告,确保抢险物资及时到位。7月9日县抗洪抢险救灾指挥中心又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县级部门洪峰过后及时做好灾后防疫、城镇清淤和生产自救等工作,特别是县级各部门必须在9日下午组织人力、财力深入联系乡,组织灾民抗灾自救,全面调查核实灾情,做到大灾之后无大患。 灾害一开始,就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曾屡次打来 ,关心和了解XX县区灾情,7月8日上午,市政协主席陈志明亲临XX县区指挥抗洪救灾工作。县委书记向此德同志率县级四大家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督查防汛落实情况,现场指挥人、财、物转移。田丰明副县长赴三汇、土溪片区组织平安转移14500余人受困群众。8日下午,县级各分管领导XX县区级部门负责人奉命到联系乡镇、学校现场组织抗洪抢险工作。 目前,县上已紧急调拨资金235.6万元用于救灾,冲锋舟、抢险船、编织袋、救身衣等抢险物资已落实到位。各乡镇紧急组织机关干部、学校教师等村入户帮助疏散群众,转移物资,及时解决灾区群众所需。县防洪指挥部组织了25辆大卡车帮助渠城受灾经营户抢运货物到平安地带。降雨还在继续,灾害仍在发生。由于我县财力有限,救灾救急需要大量物资,一是重灾户急救,二是农业生产恢复,三是保障市场供给。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