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关于高校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建设运营的探索于悦洋:随着互联网的开展,高校新媒体平台也得到了迅速开展,除校级官方平台以外,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也设置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作为院系最直接的展示窗口,其关注度和影响力极高,但受限于活动经费、团队专业能力、內容和形式创新缺乏等因素,目前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从打造特色品牌、建立专业团队、加强管理机制、提升内容质量、增强互动意识等方面着手,探索高校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建设运营的开展之路。关键词:新媒体 二级学院 现状 策略中图分类号:G206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314-0182-02随着互联网
2、的开展,群众传媒方式在21世纪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纸媒过渡到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校园媒体,尤其是高校校园媒体一直是新闻媒体事业的重要组成局部。高校校园媒体除了为广阔师生提供各类信息效劳外,还承当着高校的宣传工作。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场所,而校园媒体正是当前高校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高校新媒体平台开展迅速,数量大、种类多。除了学校官方平台以外,各级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都拥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内容涵盖新闻报道、学术专业、生活效劳等。其中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通常包括党团建设、思政教育、学风管理、生活效劳等多个模块,承当着信息效劳、思政教育、学术宣传
3、的职责。作为学院官方的宣传平台,由学工办及分团委运营管理,其重要性和严谨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在内容创新和运营方式上较为单一。因此,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建设与运营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一、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开展现状一优势与特色1.很受重视,关注度较高随着时代的开展,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纸媒,特别是随着智能的普及、微信的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号甚至已经全方位替代了网站、微博等官方平台,变成了高校各个学院及行政教辅单位的主要、直接的宣传平台。二级学院的微信公众号一般受学院党委和分团委直接领导,是学院的官方宣传窗口。由于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所发布内容的严肃性、严谨性、权威性,通常会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内容进行总
4、体把关和审核,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一直受到高校的重视和关注。2.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号是高校各院系和行政教辅单位发布新闻和日常宣传的主要平台,其受众为院系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较为固定。高校微信公众号提供招生、招聘、专业及生活效劳等信息,是院系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力。3.受众质量高,较传统媒体覆盖力强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更有利于传播扩散信息。新媒体平台受众为高校师生,覆盖能力较强。受众具有教育背景相似、文化素养高、对新事物接受程度高、消费意识前卫的特点。总体来说,校园新媒体平台拥有一个优质的受众群体。4.制作团队年轻富有创意高校
5、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在学院党委和分团委的领导下,普遍成立了单独的新媒体部门,由团委学生会直接管理。学生新媒体部门一般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包括选题、采编、排版、发布等分部,各分局部工合作、高效运转,团队拥有严格的纳新、培训、奖惩机制。团队成员多为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撰稿、排版、视频剪辑及新媒体运营的经验,且标题、封面等富有创意,能较好地结合网络金句、热点,使用“00后的语言风格,对在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二存在的问题1.团队专业度较低,缺乏鲜明特色新媒体大量应用于高校宣传工作,是伴随着智能和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开始的,距今也不超过十年,局部二级学院起步更晚。参与日常运营管理的多数不是新闻传播专业学
6、生,且团队主体成员每年流动性很大,团队制作和运营方面的专业度还有待提升。高校新媒体,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内容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很多内容类似或雷同,局部内容乏味无趣,鲜有自身特色。2.平台活泼度较低,受众局限由于越来越多自媒体、广告推送的出现,微信公众号的开展从顶峰逐步趋于平缓,受众对此也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和高层次的要求,很多公众号的活泼度逐渐降低。高校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根本局限在本学院内,推送的内容大多针对内部人员,对社会热点鲜少报道。如今,信息获取渠道非常多,学生会降低对平台内容的关注度,这间接导致了平台活泼度的降低。只有各种投票类推送点击率较高,因此其受众也存在流失的现象。3.互
7、动性较差很多新媒体平台都是依赖与用户的良好、高频、多样的互动来扩大自身的影响,比方微博、B站等。与之相比,微信公众号的资讯性更强,互动性略低。学校、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由于其本身受众的局限性,加上运营方式较为封闭,往往缺乏互动性。4.运营经费有限高校二级学院新媒体由分党委领导,团委及学生会直接指导开展工作,其主要经费来源为学生活动经费。新媒体平台往往没有单独的经费投入,没有专门的拍摄剪辑录制等设备。拍照的相机数量也比拟有限,大多依赖于学生个人的相机、等,运营经费的缺乏导致工作难以进一步提升。二、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开展策略一打造特色品牌二级学院新媒体平台内容的同质化、单一性是普遍存在的问
8、题,因此,明确自身开展定位、打造特色品牌非常重要。首先,应该从内容上着力,设置适宜的主题及专栏,如校园热点、师生人物访谈、校园特色文化活动等,全面提升图文质量,形成平台鲜明特色。其次,虽然新媒体部门主要负责宣传工作,但是也可以尝试联合其他部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如西北某外语类高校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就曾和生活部联合开展美食DIY大赛,和体育部联合开展过每日健身打卡活动,新媒体部门还独立创办过依托自身小语种专业特色的品酒会。这些活动在师生中获得了较大的反响,有效利用了专业特色,调动了师生点赞投票的积极性,增加了阅读量和粉丝量。最后,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还可以结合其他新媒体形式,如短视
9、频、直播等,完善自身特色。二建立专业团队高效协作的团队是运营的根底,专业度较高的运营团队是新媒体平台必不可少的。新媒体运营团队除了具有撰稿、排版、摄影、剪辑、宣传运营等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对受众足够了解,对时事热点和前沿信息有一定的敏锐度和洞察力。现实中的新媒体学生团队,大多隶属于社团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流动性强。新媒体工作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其对媒体宣传的热情和获得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团队建设。第一,重视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培训和学习,可邀请校内外专业媒体人进行培训和讲座,提升团队专业水平。第二,细化组织架构,采编、摄影、技术等部门分工协作,由专业度较高的往
10、届新媒体成员担任负责人,带着新人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第三,培养学生骨干,以西北某外语院校二级学院为例,学院分团委专门设置了新媒体中心主任一职,该职位与学生会主席、分团委副书记同属一个等级。职责为配合教师主管学院的日常新闻和宣传工作,负责管理下设的部长及成員。第四,设置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二级学院整体的宣传工作,对新媒体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审核。创立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协助推荐其到媒体单位兼职实习等。促进团队形成纳入培养考核推荐的良性循环机制。三加强管理机制标准管理,制度先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必须健全管理机制。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实施方法,从审批、信息发布、平安管理、奖惩制度等多方面
11、细化规定。为保证信息平安,应该加强监控和审批制度,做好日常审批和报送的备案工作。针对突发事件应当成立舆情解决小组,制定相应的舆情危机应对方案,保证新媒体宣传的职责始终在弘扬主旋律的轨道上。四提升内容质量不管传播格局如何改变,传播技术如何更迭,内容为王、讲好故事始终都是传媒的根本。牢牢抓住内容这个根本,主动创新内容、改变模式,使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时代。首先,内容、体裁、版面及风格应当更加多元化。内容上,除了依托专业、党建、社团、学生活动以外,还应当关注社会、聚焦热点;体裁上,不再局限于传统体裁,可以多借鉴和使用一些网络新体,如当下互联网上的知音体、梨花体、红楼体等各种新锐文
12、体;版面上,更好地借助图片和短视频等形式。当下是图片和视频的时代,图片、视频的传播比传统文字更有效。校园媒体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契合当今读者的习惯,减少冗长的文字,降低阅读“本钱,满足“标题党“图片党和“视频党的需求。除此以外,也可以结合一些流行的网络用语、金句等,提升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吸引读者点击和阅读。五增强互动意识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一般有稳定的受众,不需要从社会上吸纳粉丝,但也应该提升现有受众的互动意识,增加和粉丝间的互动,提升点击率和转发量。如设专人负责微信平台的留言,及时回复,根据读者反响来调整内容,等等。在互动中应当注意使用活泼的语言,拉近和读者的距离,使互动变得更具趣味性。除
13、了日常互动以外,还可以尝试结合其他线上线下活动、实习实践等,开展线上评比、征集、投票、有奖问答等活动,扩大平台影响力。甚至可以尝试和社会媒体保持联系,积极寻求合作,形成传播合力,将传播范围扩大到校园以外,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如2023年从上海海事大学开始的微博点歌,当时全国有超230家高校微博点播分享Like That,开启了高校微博点歌的先河。2023年在网络上流行的高校抖肩舞也是校园媒体走出去、积极融入社会的表现。三、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宣传工作离不开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因此,对高校新媒体平台,特别是本文所聚焦的二级学院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探索必不可少。打造特色新媒体品牌、建立专业团队、提升内容质量、增强互动性、积极创新、融入社会都是值得探索的开展策略,期望能以此提升整体水平,实现新时期新媒体的新开展。参考文献:1于哲.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探析J.科技传播,202312:107-108.2谢芳.探讨高校新媒体建设与运营思考J.科技管理信息版,20237:129.3牛艳芳.微时代校园媒体融合开展途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32:410.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