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海金融效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效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重点与路径 赵海 中国农业开展银行政策研究室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本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开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效劳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调结构;产业融合;可持续开展 202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开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23年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
2、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六个方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了深化推进的阶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的突出短板,资源要素不断流出,尤其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围绕金融效劳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开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效劳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内涵实质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开展的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连续4年站上1.2万亿斤台阶,农民收入连续2023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
3、小态势。然而,在成绩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如农业生产本钱逐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下降、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不尽合理、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等,构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以问题为导向,也就能很清晰地看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实质。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1.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品、品质和区域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产品结构上,最为突出的是玉米供给过剩,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而大豆缺口日益加大,2023年进口到达8169.4万吨,比2022年增加了3倍,对外依存度到达88.2%。在品质结构上,由于我国农业的开展方式比较粗放,生产农产品大路货多、品质一般
4、,还有一些存在质量平安问题,与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区域结构上,资源分布与产业布局错配问题严重,南方地少水多而北方水少地多,造成了南水 2北调、北粮南运的局面;主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不兴旺,成为“原字号农产品的调出地;玉米带和畜牧带重叠度不高,形成了北粮南猪的格局。 2.主要粮食品种库存量大。到2023年底,我国粮食库存已接近一年的产量,到达5.2亿吨,其中玉米库存占了一半左右,约2.6亿吨,比2023年全年玉米产量2.25亿吨还要多。目前,我国粮食储藏率已达83.2%,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平安储藏水平。超额储藏不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还会对农产品价格形
5、成压制,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平安。此外,由于出库困难、超期存储问题大量存在,还带来质量平安隐患。从这个视角看,我国正面临库存越多越不平安的窘境。 3.农业本钱不断攀升、竞争力下降。农民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不断加大资源利用强度,追加物质和劳动投入,导致边际本钱增加快于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增加。2022年-2023年我国小麦、稻谷、玉米三种粮食每亩生产本钱由395.5元提高到202368.57元,增长170.2%,而同期三种粮食亩均产量只增长了16.34%,亩收益率由33.2%下降到2023.46%。随着农业生产本钱的上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断下降。 4.资源环境透支利用、加大了生态
6、环境压力。我国本来就是土地、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要保持粮食连年增产, 3势必加大了对土地、水资源利用强度,超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超采地下水资源。数据显示,我国每亩化肥使用量是兴旺国家的3倍左右,而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比兴旺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由于投入品使用不当,目前我国耕地污染超标面积高达3.5亿亩,污染率为19.4%。超标准挖掘利用地下水资源,超采面积19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地面沉降和塌陷屡屡发生。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实质 农业农村开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全面的改革来解决。2023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明确了去库存、降
7、本钱、补短板“一去一降一补三大任务。2023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3年中央1号文件,对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作出了部署。农业供给侧改革,究其本质,就是围绕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优化农业资源配臵,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平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供给体系。 本文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是完善农业供给体系,核心是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路径是改革体制机制,目标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内容上看,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长期的托市价收购是导致粮食“三量其增的根本因素,因 4此,改革农产品价格
8、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就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的主要取向就是逐步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别离,让价格准确反映市场供需情况、富有弹性;合理确定国家粮食储藏规模。二是调整农业结构。这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重点,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实现农产品供给从主要满足“量的要求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三是消化积压粮食库存。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疏通影响农业健康开展的“堰塞湖。四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推进产业融合,关键是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加快开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拓展休闲观光等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为
9、“三农开展注入新动能。五是补齐农业开展短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六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开展。开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废弃物集中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推进耕地轮作休耕。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为金融开展带来深刻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为金融业改革开展明确了新要求、提 5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挑战。 (一)为金融开展指明了发力方向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10、,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也要把效劳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业务开展主线,具体来讲要循着以下导向发力。 1.结构调整导向。就是金融要效劳农业结构调整大局,把信贷资源逐步从过剩产业退出来,聚合到支持紧缺产业开展中去,从低端无效的供给中退出来,聚合到市场急需的优质平安农产品供给中去。 2.保障产能导向。就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由追求提高产量向提高产能转变,农业不要求连年增产,但要保持充足的产能以备不时之需。 3.创新开展导向。就是金融效劳要突出创新理念,积极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农村创新创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推广等新兴领域,以及家庭农场、农民合
11、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以有力的支撑和效劳引领创新开展。 4.绿色平安导向。就是信贷资源要更多投放到清洁生产、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绿色生产方式上来,坚决防止投入到以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去,以绿色金融践行绿色理念。 65.共享共富导向。就是金融在支持农业农村开展中,要注重对普通农户的带动,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户共享经济开展成果。 (二)为信贷业务开展拓展了新空间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非常丰富,在很多领域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由于农业自身积累较慢且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这进一步突显了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
12、此,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化,必将为金融业开展带来广阔的开展空间,金融业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1.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融资空间巨大。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规划到2023年确保建成8亿亩、争取建成2023亿亩的目标,明确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等各类金融机构积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等金融效劳,并提出通过开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搭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培育承贷主体,为高标准农田融资提供便利,这些举措将大大拓展金融业开展的空间。 2.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前景广阔。国家大力提倡开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等将进入加快开展时期。截至2023年底,休闲农业和乡村
13、旅游经营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8%;农产品网络零售全年交易总额达2200亿元,同比增长46%,呈爆发式增长。 7特别是2023年中央1号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专门用一个局部进行论述,在用地、融资、人才、根底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可以想见,在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下,未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将保持蓬勃开展的态势,这对金融业来讲,同样是一片蓝海。 3.农业产业链开展环境改善、融资需求增加。这突出表现在农产品收储制度及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环境变化。长期以来,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托市价收购导致市场扭曲,形成“麦强面弱、“稻强米弱以及“三量齐增等怪相,严重制
14、约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健康开展,使得很多涉农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平安。2023年农产品收储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别离的新政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后,改变了政策托市价对产业链的扭曲,理顺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岸完税价约为1685元/吨,广州港玉米主流成交价在1600元/吨,国产玉米比进口玉米的价格还有优势,这大大改善了玉米产业链的开展环境。据调研了解,2023年新玉米上市以来,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持续上升,玉米淀粉、酒精等加工品还出现出口大幅增长,有些深加工企业称
15、“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可以说是“一着激活、全盘 8皆活。202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国家明确了2023年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与上年持平,稻谷每斤下降2分-5分,改变了以往单边上涨的趋势,定价机制更趋灵活。总的来看,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逐步理顺,农业产业链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态势开展。产业开展环境的改善带来了金融开展环境的改善,不仅贷款需求会明显上升,更重要的是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对金融业来说构成实质性利好。 (三)对一些金融业传统业务开展带来了新挑战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可防止地涉及到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一些领域的经营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并向金融领域传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比方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后引起农产品价格下跌,这对农业生产者造成了较大冲击。据调研了解,东北地区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下跌,耕种自家承包地的农户根本能保本,流转耕地的种植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不少农业经营者蒙受损失,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退地的情况。粮价下跌还使收储企业和贸易商承受了不小的亏损,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粮食收储信贷资金平安。同时,玉米市场化收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