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87101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发展与创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论三网融合趋势下我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开展与创新: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开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能否实现新一轮增长的主导产业。三网融合的趋势使传统上泾渭清楚的电信和有线电视产业在技术、业务、企业和政府监管等多个层面产生交叉与融合。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和有线电视网的封闭,一直没有一种技术能很好的融合。ipv6的出现解决了安全性问题,但是同样带来的新的问题。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电视;互联网;ipsec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信息化带开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开展所面临的机遇。我国作为开展中国家,要赶上与兴旺国家的经济差距,就更需要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

2、积极探索,用信息技术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开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际电信联盟itu研究了当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开展情况,按照当前各国向信息化社会演变的趋势,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三网融合convergence的概念,即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大根底信息网络融合建设为统一的全球信息根底设施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 gii,通过互联、互操作的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等网络资源的无缝融合,构成具有统一接入和应用界面的高效网络,使人们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一种可接受的费用和质量,安全地享受多种方式的信息应用及效劳。三网融合是全球信息化开展的

3、必然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产业对网络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三网融合也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方向。随着我国产业化开展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三网融合业已列入我国制定第十个五年方案的建议。在互联网高速开展的今天,多元,简捷成了主要的开展方向。自从2023年,互联网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并一直到今天离不开他。三网融合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根底平台。越来越多的事物都在争先恐后的融入其中。恰恰三网融合能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与社交等多样化需求,还可以破除垄断,推动竞争,降低信息流动和社会经济运行交易的本钱。

4、所以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势在必行!然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数据效劳市场的成熟度还不够高,这一战略做法多没有获得预期中的良好效应。我国有线电视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展,现已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用户。我国有线电视产业在近几年中也曾采用与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相类似的竞争战略,希望通过整合和改造根底网络,开展增值业务,提升产业竞争和盈利能力,效果同样不甚理想。首先,我国有线电视产业与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不适合照搬国外的做法。我国有线电视按照公益型的思路建设起来,目前还处于开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经营体制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盈利水平低下;网络建设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难于互联互通;效劳

5、意识淡薄,节目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专业化节目的需要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有线电视不能急于为追求“三网融合可能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而超前开展跨行业的多样化业务,这不但是由其自身开展现状所制约的,也为近年的实践所证明 消耗巨资整合和改造有线电视网络、推动网络增值业务的开展并没有为我国有线电视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效应。我国应当从更深度的技术层面对三网融合下的有线电视产业的开展与创新,作出更多的努力。数字电视网络采用的是欧洲dvb标准,而dvb标准中ca的加密解密接口,没有公共的标准所以在后来开展的数字电视,就形成了各个ca公司自己的标准,就靠封闭性来保证ca的安全性。因为这种封闭的ca技

6、术,导致了机顶盒的混乱,也阻碍了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开展。其经济实力不如电信,所以三网融合一直不能实现。而互联网是基于ip协议的开放技术,而数字电视采用的通过技术封闭获得安全性的加密,通过开放平台将会变得极不安全。所以,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封闭技术无法和开放的互联网技术相对接。这是目前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即使融合,也会出现安全隐患。想要把数字电视融于互联网,就必须解决安全因素。ipv6的到来使我们看到了希望。ipv6里有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internet协议安全性(ipsec)它通过使用加密的安全效劳以确保在internet协议(ip)网络上进行保密而安全的通讯。ipsec通过端对端的安全

7、性来提供主动的保护以防止专用网络与internet的攻击。在通信中,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才是唯一必须了解ipsec保护的计算机。ipsec基于端对端的安全模式,在源ip和目标ip地址之间建立信任和安全性。考虑认为ip地址本身没有必要具有标识,但ip地址后面的系统必须有一个通过身份验证程序验证过的标识。只有发送和接收的计算机需要知道通讯是安全的。每台计算机都假定进行通讯的媒体不安全,因此在各自的终端上实施安全设置。除非两台计算机之间正在进行防火墙类型的数据包筛选或网络地址转换,否那么仅从源向目标路由数据的计算机不要求支持ipsec。ipsec的安全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不可否认性:发送数据的一

8、方是唯一的,而且他不能否认发送过数据。这种技术用自己的加密方式产生一个数字签名和数据一同发送,接收方用发送方共有几米算法来验证数字签名,因为只有发送方才有产生数字签名的密匙,所以只要数字签名通过验证,这些数据就是发送方发过来。这样就有效的防止了数据发送的混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线电视网中请求和接收数据的一致。2、反重播性:可以保证在非法用户截取了ip数据包,不能复制、转发或加以利用,这样既能保证三网融合后,有线电视网的利益又能保证信息安全不被非法访问。3、数据安全性:ipsec利用哈希函数为每一个数据包做一个加密算法,计算出一个值,在接收数据的一方也可以用同样的算法,计算出其值,这样就可以通过

9、比照接受者和发送者的值来确定数据是否是准确的。如果不相符,数据包将直接被丢弃。4、数据可靠性:在传输数据时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接收方参加硬复原技术,这样即使数据被截获,黑客们也无法读取其原内容,这样就大大的保护了用户的安全性。ipsec的认证:对等链路必须经过验证,合法的满足一定条件的终端才能和系统建立连接,有效防止了非法入侵。利用ipsec我们就可以给每一个终端都配一个ipv6地址,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不会导致数字信号被破解,因为发送给每一个人的数据都是唯一通路,其他人需要和发送方建立关系,才可以得到数据,这样就使三网融合有了新的希望。但是有利也有有弊,尽管ipv6在设计之初就对网络安全风险及

10、其应对措施进行了充分考虑,并通过ipsec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ipv4网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但是,作为网络层协议,ipv6的引入依然无法解决目前ipv4网络中面临的链路层、应用层等安全问题。另外,新协议的引入,特别是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过程中,也将给网络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相对于ipv4地址,ipv6地址需要占用更多的路由器资源。尽管ipv6采用层次化地址结构,如果不合理规划地址块分配,将难以实现ipv6地址前缀的有效聚合,造成路由表规模的迅速膨胀,不利于网络收敛和转发性能的提高。三网融合的目的是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在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

11、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iptv是目前惟一覆盖了电信网、互联网和播送电视网的融合业务,三网融合最好从这里入手。三网融合产生了巨大的ip地址需求,所以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很高,在底层也需要完善的协议支持,ipv6地址的引入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但是仍需要广电从底层入手,从根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三网融合更好的为人类效劳。总结:因此,三网融合虽然是开展方向,但开展的过程还很漫长,其间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竞争环境下,适合用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进行指导,即企业不仅要关注其外部产品市场的变化,更要目光内向,着眼于挖掘和积累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强调资源

12、优势对于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依照这一理论,我国有线电视产业应将当前的竞争战略建立在分析自身的资源优势,确立行之有效的核心业务,改革现行落后的经营模式之上,才能树立竞争优势,提高产业化程度和盈利水平,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奉献。参考文献:1刘信圣主编,三网合一技术根底徐民鹰,中国国际播送出版社,2023(06)2(美)海吉著、田果、刘丹宁译,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修订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01)3(美)辛普森、(美)格林菲尔著,郎为民、集巧译,iptv与网络视频:拓展播送电视的应用范围,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04)4汪涛著,全ip及三网合一的网络体系及产业结构,通播网宣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2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