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费金融开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信心的提升,近年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迅速上升,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消费定位为对经济开展起根底性作用的产业。伴随群众消费观念向“提前享受转变,信用交易成为最主要消费方式,消费者对与消费相关的金融效劳需求逐步释放,主动型消费金融需求不断增长,各类机构相继发力抢滩。当前相对有代表性的参与机构主要为银行系和互联网类机构:银行系在开展传统消费类信贷的同时,通过参、控股消费金融公司,参与细分市场;互联网类机构以金融科技平台为代表,构筑消费与金融的闭环生态系统;局部网贷机构也通过绑定消费场景,参与金融市场的拓展。消费类金融产品作为金融机构零售业务的蓝海领域,对
2、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较高在获客、征信、授信、营销、贷后管理等整体流程及各个节点中,获得控制本钱、提高用户体验度、挖掘用户价值等方面的最优方式成为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竞争成败的关键。整体看来,消费金融作为消费产业链条的金融衍生需求,其对市场的把控性表达在对上游供应资源和下游需求资源的布局能力方面;其业务顺利开展的核心驱动主要为其对资产的风险控制、定价能力以及融集资金的能力,以保障其业务不断拓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经营能力;同时,使用的便捷性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行为可否转化为金融需求流量。因此,消费场景的掌控力是各机构获得优质信贷资产的主要来源,同时,数据积累、大数据风控及智能化定价水平是各机构在市场上能否
3、长期运转并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保障。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主要从风控方式、获客渠道、获客本钱、消费场景布局、使用便捷性、资金等方面形成各自经营特点,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开展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消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运作模式,形成比照分析,并对市场竞争主体后续的开展提出相关建议。 银行系资金端业务开展根本方式 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在参与消费金融市场过程中,主要通过信用卡等消费信贷类零售产品拓展市场。受益于多年来的客户资源积累,以及得天独厚的资金优势,银行拓展消费金融类业务所对应客户群多为信用资质优良,所设计产品大多金额相对较高、时间期限相对较长。同时,由
4、于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对不良率的严格限制,其所涉及的消费金融产品对抵押、担保等风险控制要求相对较高,这也与其主要客户群体的特点相适应。另一方面,严格的风险控制红线使银行在以“小额、分散为主要特点的消费金融市场上受限于严苛的定价机制和漫长的申请周期,且受传统征信系统信息的局限性,局部潜在客户市场无法实现充分开发。近期,由于监管要求银行关闭第三方支付代付通道,更多金融交易数据信息将进一步向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聚集,对银行拓展消费金融类零售业务提供更好数据支撑,为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消费金融类业务提供更为精确、高效的风险控制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使用者营销、维护客户,打造银行电子商务平台;
5、此外,银行对应消费支付端对第三方依赖度相对较高,在支付转化金融需求流量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局部银行在开展消费类零售业务的同时,也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挖掘消费类细分市场潜力消费金融公司更加专注于消费类细分市场,主要针对市场上“小、散、灵多样化的消费金融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20万元以下的短期融资需求予以授信,以灵活、高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消费金融需求。在突破传统银行体系在定价、风险控制机制上缺乏的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也失去了传统金融机构在资金本钱和杠杆率方面的优势其业务的开展和拓展需要搭建完整的生态圈,通过配套第三方支付通道、消费场景链接拓展等渠道,才能够实现其产
6、业链条、生态的完善,单纯消费金融公司自身无法实现其商业模式的顺畅循环。因此,对于大多数消费公司而言,其业务拓展主要受限于机构自身体系不完善,支付通道费用、消费场景渠道拓展等本钱较高,业务拓展受限。 互联网系线下资源积累特点 不同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参与消费金融市场的传统方式,金融科技公司作为互联网类消费金融机构,以移动支付作为切入接口,渗透入各个生活消费场景,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场景化运营模式。这类机构多立足于电商平台丰富的消费场景,为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渗透金融效劳通过获取客户历史消费数据,了解客户消费行为习惯,通过多个维度的数据标签实现对消费者的全方位画像,并不断进行更新迭代,分析客户消费
7、及相关金融需求;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形成相应信用评级,提高风险控制精准度;借助第三方支付通道,链接线上线下不同消费场景。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形成个性化线上产品推荐,进一步促进消费,间接推动消费金融开展,构筑消费与金融的良性循环生态形成以大数据支持为根底,灵活的风险控制和个性化产品设计为特点,高效、便捷的经营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对资产端需求变化反响更快,能够有效激活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由于其生态高度依赖消费场景,线上客户以电商客户为主,获取便捷,市场拓展本钱较低;同时,线下生态圈拓展涉及范围广,推广、维护客户的本钱相对较高,融资渠道受限,本钱较高也成为互联网类机构业务拓展的最大受限因素。此外
8、,伴随信用大数据的打通,其在场景消费数据方面不再具有独特优势,大数据风控等比较优势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渐削弱。网贷平台作为专业信贷平台,所发放的消费贷主要针对缺乏传统征信信息、以在校大学生为代表的“新兴产阶级,在租房、电子产品、教育等消费领域深度布局,挖掘相应领域的消费需求;通过对接相应线上线下场景资源,收集并分析目标客户的行为数据、即时场景信息等,将同质化的目标客户群通过利率和额度分层,从而确定授信方式和额度,并在线上完成全流程的小额贷款业务。此类平台场景拓展主要通过地推的方式,在其布局的细分领域寻求潜在借款人。由于平台无法直接获得消费场景、消费对象的详细数据,其流量导入和风险控制多依赖于第三
9、方科技公司所提供的大数据及风控模型,个性化、精细化定价程度不及电商平台所匹配的消费金融效劳,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消费金融未来开展趋势 综上所述,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类金融平台由于天生特性不同,在拓展消费金融的过程中,优势各异,业务拓展重点有一定差异传统金融机构多以资金为竞争优势,加之长时间以来优质客户资源积累,拓展资产端、获取消费的流量场景、提高传统消费信贷的使用便捷性成为其消费金融类业务开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互联网金融平台以既有消费场景为依托,衍生出消费金融的功能,结合消费需求历史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消费与金融需求结合更加密切,市场反响速度更快,对客户产品需求分析更加精准;另一方面,整
10、体业务规模的拓展主要受资金规模限制,加之监管提高对互联网金融融资标准化运营的要求,融资成为互联网类金融平台业务拓展的首要问题。由此来看,消费金融蓝海市场中,在需求挖掘、场景布局、操作便捷、资金本钱、风险控制等方面成为各竞争主体取得绝对性、比较性优势的战略要点:从消费场景拓展来看,需要最大限度延伸消费需求相关链条,并围绕相关链条进行消费场景布局,从而提供丰富的场景根底和相关金融效劳保障;从资金来源来看,降低资金本钱,可以为贷款利率提供一定降价空间,从而吸引和留存优质客户群;从风险控制水平来看,通过智能化的风控决策,实现风险管理全流程的覆盖和控制,全链条的资产质量监督体系,从而提高风险把控能力;与
11、此同时,方便快捷的操作流程,成为链接消费行为与金融效劳不可缺少的桥梁。在具备上述优势的同时,机构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需将个体优势相串联,逐步形成资金本钱降低、资产质量优良、客户粘性提升的运营模式,实现长久运营的良性循环。在未来的竞争中,消费金融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应系统分析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找准竞争切入点,以自身某一项或者多项特点为支点,形成差异化市场竞争力。银行系机构可以依托资金、优质客户资源的优势,利用线下信用卡既有场景优势,借助云计算、算法模型等技术,加强对风险因素的分析及运用,形成与消费金融型业务相匹配的风险控制系统,针对优质客户群,推广相关产品;互联网类机构可以以低申请门槛、高
12、信息透明度及便捷的用户体验为优势,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开展带来规模效应,加大场景化资源的拓展,进而弥补其在资金本钱、市场信用度以及牌照方面的劣势地位,在小额交易方面、垂直细分市场等领域获得优势市场,实现更长的生命周期和用户粘性。在整个消费金融的生态链上,各个机构都存在自己的优势,这意味着在未来适宜的、一定的时间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在更深层次融合和拓宽,形成合作共赢的生态。事实证明,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类金融平台势必需要联合而行。在场景接入、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双方的需求互补注定行业合作是大趋势,消费金融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场景和链条,而是一个高度整合、完整的生态体系。从相互竞争到合作共赢,传统银行可利用天生的金融资本优势,用自身庞大的金融市场根底托起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面向个人的消费金融市场,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场景优势,更好控制风险,降低资金本钱和获客本钱,获得用户流量,链接客户生活、消费、金融场景,挖掘零售业务蓝海市场,提高消费金融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和效劳效率。伴随着消费金融生态的搭建,风控技术及征信体系将不断完善,相应产品向便捷化、多样化开展,最终实现消费金融机构、消费者及消费市场的共赢局面。 1.山东行政学院2.青岛国信开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