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二六至二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提出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开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并认真落实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抓住开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开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们有
2、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沉着应对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开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十五方案确定的主要开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根本稳定,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民族团结不断稳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平、开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比照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
3、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开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开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开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兴旺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开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剧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和平安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根底设施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较好根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
4、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持续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兴旺,城乡区域开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开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开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3“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开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
5、矛盾和问题,突破开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开展打下坚实根底。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开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 4坚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开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开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开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
6、问题。开展必须是科学开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开展观念、创新开展模式、提高开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开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轨道。要坚持以下原那么: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开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开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根本平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开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开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国策,开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
7、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开展、清洁开展、平安开展,实现可持续开展。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开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开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开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8、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开展。落实区域开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开展机制。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开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加快开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开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开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
9、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开展的能力。 科学开展观是指导开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达。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对科学开展观根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开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开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的目标。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国开展的趋势
10、和条件,“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根底上,实现二一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根本遏制,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拟完善,开放型经济到达新水平,国际收支根本平衡;普及和稳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拟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根本稳定
11、,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平安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效劳,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2、,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阔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7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开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平安。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开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农业。大力开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开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
13、平安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 8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根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那么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开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根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XX县区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标准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开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效劳。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
14、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效劳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9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开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稳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根本医疗效劳体系建设,根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方案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开展远程教育和播送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开展农村通信,继
15、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平安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10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充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开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根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1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开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效劳业比重和加强根底产业根底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根本体制架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开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根底。加强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