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89107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议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式下,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如何将乡土景观融入新农村建设中,从乡土景观概念入手,分析我国村镇现状及格局,讲述我国乡土景观的构成,寻找一条新农村景观开展的道路。关键词:建设新农村 乡土景观 一、建设新农村“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领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那么何谓“新农村,又怎样建设我们的新农村?我认为“新即指“创新“先进“现代,新农村包括创新的建设思路,先进农村科技和文化思想及现代的致富理念,建设新农村就是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有可持续开展的和谐农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用景观设计学的理论指导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和

2、迫切,因为正确的规划和建设是保证新农村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物质根底。本文探讨的这种景观设计规划方法,主要立足于对人自身价值的认同和强调人和大地的联系。农村是绝大局部中国人的根,其生态、文化和精神寄托的景观图式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他们对自身价值认同的普遍模式。中国人和历史的联系,和社会开展的联系以及和族亲的联系,绝大局部源于农村土地和乡土景观。因此,村庄的未来不是被湮没或被推平,不是完全的城市化,而是有机的再生一种基于文化、历史、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联系和纽带。 二、乡土景观概念2.1对乡土景观概念的理解乡土,“Vernacular一词来

3、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ackson. 1984。后来由于多种学科的需要其意思不断外延。关于“Vernacular,国内的翻译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直接翻译成“乡土,居主流地位;另一种那么翻译成“方言,取其长期自发形成之意邹德侬等,2023,这里取前一种翻译。与之相适应,在国内外的各种研究中,乡土景观的概念也产生多种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理解。 表一:三种对乡土景观不同理解的比照 三种理解对应景观形式主要特点对待新技术的观念典型例子 地域性景观异域景观地方性的、传统的、自发形成的排斥新技术少数民族聚落/土著聚落、各地民居、宗祠、集市、“风水林和龙山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4、乡村的、多是自发的有的排斥有的接受农村里的四合院、宗祠、小洋楼、乡村小道和机耕路,传统耕作方式下的农田、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大田景观、泥土水渠和水泥硬化水渠寻常日常景观正统景观群众行为、生活的、日常的、不必是自发形成的 不排斥新技术大杂院、城中村、胡同、商业街、超市、加油站 2.2乡土景观的定义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俞孔坚,2023)。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田园

5、、聚落、民居、寺庙、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2.3 将乡土景观设计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2.3.1 必要性2.3.1.1 园林本身角度谈必要性园林一词,古代的说文解字中说:“园 字是由土,口意味着“井化树的代号口意味着围墙合成为“园 字。从字形来理解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有土包括山石,有水,有树的音域。在广阔农村包括山区建立田园和园林是有它独厚的环境资源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自然的根底上稍加艺术和工程加工即可,这是

6、很多城市不具备的。 2.3.1.2现代城市建设思想谈必要性 每年众多的农村人口向它们挺进,给这大城市的教育、交通居住等众多方面带来巨大压力。这样也是造成大城市开展紧,小城镇难开展的为难结局。在我国城市的不和协开展的今天更突显开展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性。2.3.1.3 传统思想,农村文化,谈必要性中国的园林正是起源于人民的生产斗争开山、治水。中国的造园史也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理念,即人为自然一员,人与自然协调统一,讲究天人合一。而我国农村文化正是继承并开展了华夏的传统思想,农民对土地,山水,动植物等天地自然的情意天浓是难以言表的。他们珍爱着自然创造着自然。他们每日的耕作也从侧面映射出传统

7、造园的理法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3.1.4 科学开展谈必要性 我国农村正面临着多种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原因正是没有一个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明确的开展目标 。而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思想正可以整合各种循环资源为一体,创造出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产和人居环境,它的建设思想体系,可以将现在单一的生产体系相互联通如将耕作、水产养殖、畜牧、林业、果树业等综合统一,构成一个协调循环的生产系统并同时为乡村旅游和远效人居提供一个巨大的舞台空间。 2.3.2 将乡土景观思想融入新农村建设它的意义何在2.3.2.1 首先,从生态学有度看它遏制了现农村环境的恶化。2.3.2.2 其次,解决了现农村空间模式单一,生

8、产效率低下及不能合理分配中资源等危机。2.3.2.3 再次,它积极倡导了农村文化及传统民俗的复兴,为当地人的生活而设计。 2.3.2.4 最后为我国新农村开展探索一个模式,推陈出城乡结合的创新构图。 三、我国乡土景观的构成 3.1自然田园景观自然田园风光是乡土景观中主要的构成局部,是乡村旅游景区建设的根底,它包括大规模或连片的农田带、多种类的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水面等。 3.2乡土聚落景观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我国农村聚落分为聚集型,既团状、带状和环状村落;散漫型,即点状村落;特殊型,表现为帐篷、水

9、村、土楼和窑洞。农村聚落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建筑格局构成了乡土聚落景观的丰富内涵。这种景观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反映了村民们的居住方式,往往成为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显著标志。3.3乡土建筑景观乡土建筑包括农村民居、农村宗祠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形式。不同地域的农村民居均代表一定的地方特色,其风格迥异,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青藏高原的碉房,内蒙古草原的毡包,咯什乡村的“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寨子,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客家的五风楼、围垄及土楼等,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乡村宗祠建筑,如气派恢宏的祠堂,高大挺拔的文笔塔,装饰华美的寺庙等,是乡村开展的历史见证,反映出乡村居

10、民生活的某一侧面。3.4乡村农耕文化景观我国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乡村劳作形式种类繁多,有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渔鹰捕鱼、采药摘茶等这些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出不同的农耕文化。3.5乡土民俗文化景观民风民俗反映出特定地狱乡村居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是乡村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乡村传统节日五彩纷呈,汉族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藏族有浴佛节、雪顿节等;彝族有火把节等,傣族有泼水节等。还有农村的游春踏青、龙舟竞渡、赛马、射箭、荡秋千、赶歌、阿西跳月等各种民俗活动。乡村民俗习惯,如我各地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的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等都脍炙人口。还有各地民间

11、工艺品,如潍坊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青田石刻以及各种刺绣、草编、泥人、面人等,无不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四、我国乡村城镇现状问题 乡镇企业开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了乡村城镇化的实质内容。 乡村城镇化不仅是一种人口、社会、经济现象,也是自然、文化发生嬗变的复杂过程。它在带来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免因人们过于强调经济生产价值而产生一些问题。从区域内城镇化现状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城镇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那么是规划设计缺乏超前性,城镇

12、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根底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 4.2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这个问题尤以乡镇企业兴旺地区最为严重。在这些地方,乡镇企业一般布局分散,规模小,甚至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况,又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因此环境污染程度严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漳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 4.3城镇及城镇周围自然景观退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以西双版纳勐腊县为例,50年代初期还是茂密的热带森林,现只残存在50100公里以外的山区。自然景观的萎缩直接导致绿

13、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同时,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4.4城镇地方特色丧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开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但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芒和走向衰落的危险,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与藏文化格格不入。 五、我国农村景观的开展趋势及模式5.1乡村景观化趋势美国景观环境规划之父F.L奥姆斯特德认为: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

14、村环境。乡村景观规划不仅突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且提出了对环境的创造性保护1。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乡村景观规划追求的境界;我国未来村镇绿化将与乡村景观规划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走村镇绿化的景观化道路,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人类未来最适宜的居住空间,推动可持续开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5.2 现代乡村景观的开展模式传统农业仅仅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功能,而现代农业的开展除立足于第一个层次功能外,将越来越强调后两个层次功能。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经济开展水平、人口资源状况的差异,农村景观规划的目的也各有侧重。 理想的农村景观规划应能体现出农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生产

15、、保护及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三个层次的功能。特别是山水乡镇更能在风景,人文方面彰显自己独特的乡村魅力,给农村的经济创收也带来突破性进展和创造性发挥。同时也给各乡村的文化特色提供更大的展示时机,使多种民俗文化得到充分交融开展。 六、乡土景观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6.1 笔者认为村落是一个具有历史的完整生命体,这个生命有机体不应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消灭,而是应该继续生存,并把其融入到新的城市规划中。同时,村落文化遗产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应该成为负担和累赘,相反,通过提升文化和社会认同的质量去创造休闲和旅游的时机,或者为城市化小区提供网络化的社会和精神信仰,这是积极而现实的选择。新的规划要求保持村落历史整体性的关键景观格局和相关的生态过程。包括地形与水体及其生态文化意义:在原有的布局和设计中,地形和水体的水土格局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特征应该在新的设计中给予体现。在规划过程中对地形和水体的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价值包括生物多样性和再生能力;文化价值人居环境的意义、传统的信仰体系、有机农业;环境价值如水的质量。对宏观景观格局的保护,是保持农村场地识别和场所感的关键,同时是健康环境和生态的保障。6.2 面对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