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风拂静水涟漪荡摇曳情思心有言.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898536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风拂静水涟漪荡摇曳情思心有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风拂静水涟漪荡摇曳情思心有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风拂静水涟漪荡摇曳情思心有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风拂静水涟漪荡风拂静水涟漪荡,摇曳情思心有言摇曳情思心有言 靳超 靳 超,女,汉 族,1992 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等专业刊物发表过论文十余篇,曾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与教学。热衷读书,热爱教育,擅长从思想、心态角度对世界进行观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此乃老庄眼中所见的天地哲理。环顾整个天地万物,尽管作为最高级的生物,但我们并非唯一生灵。当静下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正如老庄所言:天地间蕴含着无

2、穷无尽的美有待我们去感受,又依据着他们自己的“理”而生存。而我们需要进入他们中,去感悟他们的世界。一、不平则鸣一、不平则鸣万物之理亦为人之理万物之理亦为人之理 昌黎先生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深谙万物不言之理。一般来说,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状态下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可是经过风的吹拂摇动便能够发出声响。水流亦是如此,本来是一片静寂和波澜不惊,但经历风的震荡便会发出声响。因此,我们看到的水浪翻腾,也许是有东西在暗处阻遏水势;我们看到水流湍急,也许是有什么堵塞了水道;我们看到的水花沸腾,也许是有大火在底下熊熊烧煮它。金属亦是如此。金屬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也同样如此。

3、当我们心中有喜的时候就会面露微笑,心中有悲的时候亦会大声哭泣,心中有怒的时候便会发泄情绪。究其原因,只有当心中的情感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七情六欲。总而言之,人心中的“不平”是造成各种情绪的根源所在。着眼于文学的世界,似乎是相同之理。人类为什么要有语言?那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媒介进行交流。而我们往往到了心中有言,并且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心中的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心中有所怀恋。正如韩愈所说: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二、文学长廊二、文学长廊“不平之鸣不平之鸣”的艺术世界的艺术世界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是人们心中固

4、有的印象,也是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文学史规律。当从文学生发的源头来看时,我们便会发现:传诵千古的文学作品均为“不平之鸣”的杰作。在阐述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就“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进行说明:作者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而作者之心则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源头所在(当然,人心之动也源自于外物的感召)。一旦作者之心充满了不得不发的情绪,那么文学也就应运而生。就唐代而言,唐朝建立之后,陈子昂、李白、杜甫等文学家,凭借着出色的才华,将自己满腔的对文学之见解,对大好山川之喜爱,对国、民之殷忧化作一串串优美的诗句,传诵至今。孟郊、贾岛以孤寒、苦吟的心声填满诗中,让文字中洋溢着苦寒之味。由于内心的情感真实而满溢,再加之形式

5、上的规范与探索,他们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汉魏时期的文学,甚至已经达到了上古诗作的水平。韩愈看到了文学抒情的方式有限,“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不知道上天面对诗人的长吁短叹,放肆快乐,到底是迎合他们的声音,使他们的作品表达国之强盛,还是让他们贫穷饥饿,愁肠百结,使他们作品表达自身的不幸遭遇,他们三位的命运,就掌握在上天的手里了。尽管诗人的放声与哭嚎不一定能够改变现实的情况,但从人的本性上来看,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的需求。正是这样的一种表达才成就了如此多的千古名篇。这些“不平之鸣”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长廊

6、中的一个亮丽的世界。三、三、“善鸣善鸣”不朽之声不朽之声 在送孟东野序一文中,韩愈特别提到了“善鸣”。在这个信息爆炸尤其是自媒体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具有表达的自由。即便文字是情绪满溢的表达,但也存在一些更为优秀、更为精华的言辞,正如昌黎在文中所言:“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人类声音的精华是语言,而文辞相对于语言来说,又是语言的精华。因此不同的情绪要选择善于表达的人,并且依靠他们来表达意见。在唐尧、虞舜时,咎陶、禹是最善于表达的,因而借助他俩来表达。夔不能用文辞来表达,他就借演奏韶乐来表达。凡是记载在诗经、尚书等儒家六种经典上的诗文,都是表达得很高明的。周朝

7、衰落时,孔子这类人表达看法,他们的声音洪大而传播遥远。周朝末年,庄周用他那广大无边的文辞来表达。楚国是大国,它灭亡时候的情景靠着屈原的创作来表达。臧孙辰、孟轲、荀卿等人用他们的学说来表达。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这些人,都通过各自的主张来表达。秦朝的兴起,李斯是表达者。在汉朝,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是其中最善于表达的人。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正是这些“善鸣”承担了记录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时代的责任,也是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的经典之文学,让古人的思想历经前年仍然熠熠生辉。南宋著名学者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评价韩愈此文:“自物不得其平则鸣一语,由物而至人之所言,又至天亡于时,又至人言之精者为文。历叙唐、虞、三代、秦、汉以及于唐,节节申以鸣之说。然后归之东野以诗鸣终之。”可见韩愈所提出的“不平则鸣”的理论无论是对人生哲理还是对古代文学理论来说,都具有相当精深的影响。如今为文之道,当以此“不平之鸣”为本源,摇曳情思而以心为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