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21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分析与探究.pdf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899618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1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分析与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2农家科技农家科技132农家科技农家科技养殖YANGZHI淡水鱼一般指的是生活在淡水域中的鱼类,品种十分多。因为鱼肉易消化、营养丰富、不易导致肥胖等优势,淡水鱼的市场需求一直很高,所以淡水鱼养殖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而新时期,人们对于养殖质量的要求更高,这就给淡水鱼养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次分析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从生态学角度探讨如何有效进行淡水鱼养殖。一、生态养殖的含义生态养殖(ECO)是利用干净水环境条件,配合其中的天然饵料,或者借助生态技术的辅助,改善并保持水生环境,进行增殖、养殖的方法,在养殖过程中投放绿色饲料,不施肥和用药,最终目标是向市场提供绿色鱼类及其加工产品。进行ECO的

2、基础是生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基础是借助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循环系统,应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让不同生物在特定的区域内生长,保持生态平衡发展,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二、构建优势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ECO首先是构建优势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按照不同品种之间的种间免疫和生态互补的原则,增加优势品种的数量,降低单一品种的放养密度,这样也可以减少不同品种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从生态学理论上,增加优势品种的数量,更有利于利用养殖水域的生态食物链资源,在尽量不进行人工投饵的条件下保证放养品种的正常生长,进而提升生态产量和效益。比如说,饲养鲤鱼和草鱼,如果同时在饲养场所放养鲫鱼 500 700 尾/亩,可以借助鲤鱼和草

3、鱼饲养的残余饵料和粪便发酵带来的生物絮团、有机碎屑等,再加上水域本身的底栖生物,就可以在不增加饵料投放量的基础上,借助生态食物链资源提升鲫鱼的产量。三、构建养殖水环境生态优化系统进行ECO最关键的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持,需要一直保证养殖水环境不被污染,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因此在养殖水环境要构建生态优化系统,其目的是解决淡水鱼养殖中“水难调”的难题。在这里,需要掌握三个要素:一是水体接种,构建出混养模式之后,需要及时向养殖水中接种有益菌,逐渐衍生成富氧、舒适和适于摄取食物的环境。二是环境养护与修复,因为养殖时间增长,水域水质会逐渐变差,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环境养护和修复,这项工作需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起

4、进行。利用设备监测水域中的亚硝酸盐指标,然后给出对应的养护措施,维持水域环境,保持淡水鱼的活泼性。同时在投放完饲料后,需要结合水质的情况,实施修复工作。三是底栖环境修复。主要是考虑部分鱼类需要越冬,以及商品鱼要长期养殖,所以要对底栖环境进行处理,使用特殊材料消除其中的毒害物质进行净化和吸附,消除其对于越冬鱼类的威胁,保证鱼类安全越冬。四、构建消化道微生态优化系统ECO中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借助“有益菌在消化道定植点位”的原理,向水域中投放功能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菌,促进这些有益菌在消化道定植,并形成优势菌群。这样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可以去掉水域中的毒害物质,稳定pH指标

5、;还可以提升藻类的生长速度,优化浮游生物,开展积极地光合作用;推动饲料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提升免疫能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借助有益菌的接种,可以保持水环境有益菌的动态平衡,五、池塘养殖环境修复养护技术为了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需要及时对养殖环境进行修复和养护,不定期选择施肥、净水或微生态制剂(EM菌、硝化菌或复合菌等制剂)等,调整水环境的情况,比如藻相,以此解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毒害物质指标,尽量使养殖水环境始终维持良好的状态,并维护池鱼摄食高峰。对于养殖水环境的养护时机,是依靠亚硝酸盐指标的监测结果来确定的,如果监测到的亚硝酸盐指标0.005mg/L,或者肉眼观察指示剂呈现渐变粉色的情况下

6、,是进行水环境养护的最佳时机。对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一般是选择复合微生态制剂,作用比较显著,具体的用量为 200g/每亩,使用时需要先用原塘水浸泡 5 6h,之后兑水,向整个池塘泼洒,同时开启增氧机混合2 3h,这样可以维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六、生态免疫与增强免疫技术(一)生态免疫系统构建在水产养殖中,要想实现生态养殖,还需要构建生态免疫系统,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一是依据“种间免疫”原理,构建优势多品种生态混养模式,一方面减少单一养殖品种的放养密度,减少同一品种生态混养模式,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同一品种之间传播疫病的可能,有效减少疫病发病率。二是“有益菌生态竞争占位”,优化水域环境,促进

7、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提供有效的免疫屏障。三是“有益菌消化道点位定植”,打造积极地消化道微生态系统,一方面利用有益菌的培养,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同时增强抗逆性能力;另一方面有效抑制有害菌的增植,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二)增强免疫的时机与方法养殖时还需要注意提升鱼类的免疫能力,选择的最佳时机是在鱼类疫病的流行前期,比如夏季等。具体操作是结合当前的养殖环境条件,分析其中带来有害影响的因素,然后针对性进行处理和排除,强化水质,逐渐提升鱼类的免疫能力。比如针对“鲤急性鳃坏死症”,需要在该病流行前 15 25 天时,也就是 5 月中下旬和 8 月初进行,或者可以分析该病容

8、易出现流行的最佳温度的时期,进行事前防控,尽量避免该病的出现。另外,因为很多中草药本身可以改善体质,而且没有毒副作用,所以在饲养鱼类时,可以适当在水域中投放中草药粉末等,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强鱼类的免疫能力。七、结束语淡水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主要是通过品种混养、打造水域环境生态系统,借助微生物的存在进行修复和养护的先进的淡水鱼养殖技术。这个养殖技术的提出和应用,基本上解决了“水难调、病难治”的被动养殖局面,实现生态化养殖,提高淡水鱼的产量、质量,同时可以节能增效,是淡水渔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最新举措,对促进渔业转型,推动现代渔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着积极地意义。参考文献:1李威.淡水鱼生态健康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03):153.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分析与探究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农业农村局 李宏义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淡水鱼生态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关键词:淡水鱼;生态养殖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