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91339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23年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书记在2023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刚刚,我们隆重表彰了荣获全市科技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XX县区、南工大、海昌中药集团等三家单位分别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在此我代表XX市委、市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为全市的科技工作和科学开展作出更大奉献。季市长对去年全市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科技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各区县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区县政府向市政府递交了2023年度科技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希望大家履职尽责,兑现承诺。借此时机,我谈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

2、距,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自从南京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全市科技系统积极抢抓机遇,大力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推动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相继公布了XX市促进技术转移条例、XX市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条例等一批地方法规,启动实施了“科技创新20条、创业创新“1+8政策体系、“科技九条等突破性政策举措。 二是科技创业创新的载体环境不断优化。南京“321创业创新人才方案、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人才安居工程、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等取得初步成效,在海内外产生较

3、大的影响。 三是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完善。我市联合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和XX省政府共同建立了“南京建设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部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对XX市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围绕科技开展的重大事项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委书记牵头抓人才、市长牵头抓教育、市委副书记牵头抓科技的高位统筹机制,根本形成“大科技的组织领导体系。 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去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到达3.1%;创造专利授权量占全省31.3%,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在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中,市和13个区县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其中,XX市荣获“全国科

4、技进步先进市称号,鼓楼、江宁、雨花台、栖霞、玄武等5个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县)称号。在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南京上榜“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这些成绩的取得,浸透着全市科技工作战线干部群众的心血和努力。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科技工作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经过多年的努力,南京已经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由全面小康向根本现代化跨越的新阶段,正面临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以创新型经济和效劳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的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能否实现党代会确立的“创成率先大业目标,一个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我们能不能聚

5、焦“四个第一,在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上取得实质性大突破,从而在创新型经济开展上争先和领先。实施创新驱动,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第一根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 南京是创新资源密集型城市,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丰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展创新型经济具有突出优势。南京创新驱动的实施成效,根本上要靠全市科技系统发力,要靠科技工作推动,要靠科技进步支撑。可以说,科技工作的水平,决定着南京新一轮开展的未来,决定着南京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的大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南京最大的优势在于科教与人才资源丰富,而最突出的问题却是科教与人才资源的转化不充分,科技开展中始终存在着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我们不能

6、只看到科技工作中的成绩,尤其是一些很光亮的数字,这些数字好看但不好用、不实惠,甚至掩盖了背后的实质性问题,使我们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偏差。 一是有效的研发投入缺乏。去年XX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到达3.1%,是全国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是南京的企业界研发投入只占一半,比例只有1.5%左右,而深圳90%以上的研发投入是由企业奉献的。又据省内的统计,苏州88.6%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无锡91.0%研发机构建在企业,而南京只有43.5%。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低。统计调查显示,南京高校的科研成果只有2023%有可能应用转化,高校承担的国内科研课题中也只有20%直接面向市场应用,在南京地区高校中有70%左

7、右的职务创造专利在“沉睡。这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40%的情况相比,形成巨大反差。 三是创业型的人才数量太少。一方面是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低,据统计,苏州86.1%的研发人员在企业,无锡95.5%的研发人员在企业,而南京只有48.6%研发人员在企业;书记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另一方面,创业人才数量少,我市现有国家“千人方案55人,居全国第三、江苏第一,但创业人才仅6人,加上省“双创人才9人,也只有15人,而苏州50人中80%是创业人才。这里所谓“创业人才,其实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集聚、整合与转化能力不强的问题,而资源集聚、整合

8、与转化能力,正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集中表达。尽管我们屡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先进区(县)的称号,但这是全国大范围的常规考核,很大程度上考核的是你的专利成果,考核的是你效劳全国的水平。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有专利成果不等于有产品,有产品也不等于有产业,更不等于有推动开展的经济和财富效应。如果从“产品的角度讲,我们南京生产的主要是“半成品。南京每年毕业的25万大学生研究生是“半成品,他们必须到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去锻造,成为能够创造财富、造福社会的人才,才能算是“成品。每年产生的大量科研成果也是“半成品,科研成果只有通过创业、通过企业进而变成产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算是“成品。南京的石油化

9、工产业,多数处于初加工环节,生产的也多数是“半成品,能耗很高、本钱很高、附加值很低;产业链上的深加工环节、“成品环节却不在南京,而在市外和省外等其它地区。从“半成品开展到“成品,需要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手段、一定的过程。否那么,南京大量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是不可能大规模自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这就好比“孵小鸡,在自然条件下,会有一些小鸡孵出来,但是绝大多数一定是“旺鸡蛋,不能成活。进一步讲,“孵小鸡光靠“老母鸡也不行,因为“老母鸡也不可能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孵出“小鸡,至少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鸡窝。所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联手创造适宜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和环

10、境。同时也要看到,科技成果转化通常都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想去面对风险、忍受痛苦,也不可能提高转化的成功率。根据全省统一的科技进步水平监测结果,南京的科技进步水平在江苏排第三位,苏州第一,无锡第二,而且差距还不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因为科技进步不是简单表达在科研经费占gdp比例这个唯一的指标上,更重要的是表达在科技进步对经济质量、经济效益乃至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善上。我们的排位偏低,正是因为这个比例并非衡量科技进步的决定性指标。因此,我认为,跟南京所拥有的科教资源优势相比,我市“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开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也不够突出。从这个意

11、义上讲,南京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就不在于科技本身,不在于科技研发和根底研究本身,而在于科技资源的集聚、转化和应用,使之成为产业经济的现实驱动力。所以我们不能就科技来抓科技,不能再把科技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科研工程的立项、课题的评审、经费的安排等常规工作方面。做科技工程,是高校院所、专家学者的长处,也是他们的责任,我们不可能比他们强。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把高校院所、专家学者已经做出来的成果,拿出来转化,为推动开展、造福社会效劳。现在这方面的工作,恰恰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应该把科技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科技怎么应用、怎么转化为现实驱动力上。如果我们不在自身的资源优势上下功夫,不在科技资源转化上求

12、突破,就不可能实现创新型经济的大开展,就不可能率先在全省建成创新型城市,甚至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解放和开展科技生产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对此,全市上下特别是科技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把准方向,聚焦关键,奋力开创科技创业创新工作新局面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创成率先大业,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开展的道路,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系统要贯彻落实党代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工作的职能作用,就必须立足南京的开展根底、现实差距和目标要求,以科技体制综合

13、改革试点工作为主抓手,以推动科技创业创新为着力点,聚焦“主体、效劳、机制、应用等四个关键环节,全力改革攻坚、创新突破,奋力开辟南京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在2023年建成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奠定坚实的根底。 1、抓好两大主体。要把突出创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发挥主体的功能作用放在科技工作的首位。一是突出人才的创业主体地位,以人才引领开展。南京主要缺的不是科技创新人才,而是科技创业人才,特别是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要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全力推动科技创业创新人才的大扩容,通过创业人才创办企业、转化成果、培育产业。我市实施“321人才方案不到半年,就有1200多人申请,目前已经首批遴选出“领军型科

14、技创业人才引进方案315人、“科技创业家培养方案48人,集聚“中央千人方案创业人才40人,分别完成年度方案目标的20235%、12023%和222%,成效超乎预期。这说明我们的政策是对路的,南京对创业人才也是有吸引力的。今年要进一步坚决信心,乘势而上,深入推进,一方面要加快既定人才政策的落实和兑现,为吸引更多人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针对性,更加注重引进符合我市产业开展方向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和顶尖人才,更加注重对硅谷地区留学人才和科研团队的引进。与此同时,要强化“科技九条的落实,把蕴藏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的科技与人才资源转化为创业创新的现实力量。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

15、体的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不久前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着重强调“要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作为今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首要重点任务,这对南京很有针对性。制约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型企业太少。要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上个月省“两会期间,省委罗书记参加南京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南京在全省率先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今年全省的目标是70%的覆盖率,我市去年的覆盖率是74%,今年要争取到达95%,力争明年实现率先全覆盖,使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能力实现新的跃升。今后但凡引进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要有研发机构,或者要有短期内建立研发机构的方案。要大力促

16、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建立研发机构,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向研发型、智慧型乃至跨国型企业转型升级。 2、抓好科技效劳。实践证明,科技创业创新必须要有体制机制灵活、效劳功能完备的孵育和效劳环境。我们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要使整个城市具备一种综合性的创业创新效劳功能,着力提升优势资源向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转化的能力。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要从三个层面用心着力,统筹推进。第一个层面,就是聚焦科技创业载体,营造综合效劳“小环境。现在南京绝大多数的孵化器、科技园、开发区等,都不具备真正的科技创业孵育功能。为此,我们就必须像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先搞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开发区一样,在小范围内先行先试。首先在科技创业特区、大学科技园(创业园)等一个个小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