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92328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道酬勤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与输出障碍研究二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认知、接受和内化三个环节。这些环节都与语言输入有关,输入障碍的客观存在导致了“排异现象的产生。“排异和“认同是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语言的输出障碍主要发生在交际过程中,输出障碍的原因有三大类:语言差异、文化差异、化石现象。关键词二语学习 输入障碍 输出障碍 排异 认同作者简介郝鸿耀1964- ,男,山西柳林人,华北科技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北京 101601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3-0082-02一、二语学习

2、的心理过程二语学习的心理过程通常包括“认知接受内化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学习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初步学习。认知阶段的学习是效劳于学习者功利性动机的主观努力行为。学习效果直接受学习者主观愿望的影响。对于已经掌握第一语言的成年人而言,“认知的内容是外来的或者异己的,它不可防止地受到语言系统,即第一语言系统的排斥,这种排斥的情形颇似生物体的排异反响,使得学到的知识极不牢固。因此需要反复进行“认知性学习,在学习实践中表现为记忆与遗忘过程循环作用。第二环节的学习是对新的语言系统的认同过程。这一过程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习

3、者的内心活动,表现为主观的意识行为。具体而言,第二语言的语音或许是“怪异的,但学习者要认为它是美妙的、悦耳的。事实上,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韵味,比方法语的优美、德语和俄语的铿锵有力、意大利语的婉转柔美和汉语的抑扬顿挫。第二语言的语序或许是“颠三倒四的,但学习者要成认它的合理性。事实上,从本民族的思维习惯而言,它确实是合理的。法语的动词变位极其繁琐,但正是这一点为法语赢得了严谨的美誉。对于诸如此类的差异,学习者都要主动加以接受,淡化差异,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加快对“外来物的“接受过程。第三环节就是“内化过程。内化是二语学习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学习者长期习练的自然结果。所谓“内化,就是把原本外

4、来的或异己的东西加以接受并把它吸纳为自身的组成局部。换言之,就是把新的语言系统内化为一种与第一语言具有同等地位和功能的语言系统。二、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入障碍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接受的语言信息。根据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Krashen把这种理论表达为“i+1,即语言学习者是从的语言知识i,通过语言输入,才到达“i+1的语言水平。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语言输入是指通过阅读和聆听将外界或他人的语言信息理解性地加以吸收。然而,这种输入存在很多障碍,我们把二语学习的障碍称为“排异现象。1.“排异现象。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

5、意味着培养一种新的习惯。在养成新的语言习惯过程中,第一语言的旧习惯通常是母语必然会对新的习惯第二语言产生排斥。通俗地讲,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差异使学习过程产生困难。二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困难就越大。由于第一语言先入为主,学习者很自然地对第二语言产生排斥,或言“排异。这种“排异现象的作用机制类似于生物体对进入本体的异物的排异反响,某些外语研究理论中将之称为“负迁移,它作为二语学习中的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的,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即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个性等因素。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强化或减弱了二语学习的“排异作用。2.动机和态度。学习动机和态度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成败重要的情感

6、因素。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强烈的内在驱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与学习动机和兴趣密切相关。学习动机不同决定学习者是否愿意在二语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动机和态度与语言学习策略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学习成效。学习动机受社会、文化、智力、语言能力、年龄、性别、学习经验、自尊心、进取心、兴趣以及荣誉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偏爱、学习需求、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的韧性和耐力。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热情就越高涨,学习就越持久、坚决,就越能够克服困难、面对挫折。二语学习者的个人学习动机千差万别。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例,有的对外语有着浓厚的个人兴趣

7、,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有的向往目标语生活环境,这样他会主动地认同二语的各种差异,“排异作用将随之淡化;有的迫于四、六级考试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自己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功课二语,其结果必然强化“排异作用;还有的学生,对学好英语与自己的未来有无关系表示没有考虑过,这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3.个性差异。二语学习者的个性各不相同。一般的说,性格内向和沉默寡言的学生可能比外向型的乐观开朗的学生学习二语更困难。换言之,个性保守、相对害羞的学习者更为明显地排斥二语的语音、语调和语序等,这种排斥极具个性特征;相反,个性开放、性格开朗的学习者较容易接受外来事物,在二语学习中也较少受“排异作用的影

8、响,从而较容易获得二语学习的成功。调查分析结果说明,成功的二语学习者会及时根据自身的认知风格、学习任务、水平根底等进行策略调整。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影响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关系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成败。自信心不强的学生语言表达不流畅,语言交际受阻,驾驭自身情感因素能力差,情感策略消极,羞怯,怕出错;而自信心强的学生那么表情自然,心理轻松,主观能动性强,敢于冒险,抓住一切时机练习,能够尽可能地消除抑制心理,不怕犯错误。总之,个性因素制约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优秀的语言学习者能够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策略。三、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出障碍语言输出是指学习者运用已获得的语言知

9、识和技能进行练习,发出可理解性输出,以到达语言交际的目的。然而上文提出的“排异作用却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输入的有效性,造成学习者目标语素材积累上的欠缺,从而影响了二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出。二是在二语输出中产生中介语inter-language。二语学习者在试图掌握二语的努力中,受到第一语言系统的干扰,形成一种既包含有母语特征,也包含有二语特征,同时又与二者都有不同程度区别的独立的语言系统。中介语的形本钱身可以理解为对目标语二语的排斥或者是扭曲。中介语与目标语即二语的差异越大,说明“排异性越大,结果越不利于二语的有效输出。影响输出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类:1.语言差异。1语音

10、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语音学的角度讲,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的差异表现在:元音方面的差异、辅音方面的差异、音节方面的差异、节奏特征的差异和音渡方面的差异即言语中语言衔接的方式和界限方面的差异等。2词汇差异。英语和汉语除了直观的拼音文字与方块象形文字的不同之外,英语词汇本身还有形态上的变化,如英语的数、格、时、态等语法概念都可以通过次形变化来表示,而汉语词汇那么几乎没有形态变化,构词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3语法差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时态、句法等方面,特别是英语语序与汉语大不相同。这是由英汉两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长期形成的不同思维习惯所决定的,二语学习

11、者必须积极地加以接受。2.文化差异。二语学习者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是对表达两种文化交叉的语言现象主动认同;二是对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局部产生本能的排斥。换句话说,二语学习者比拟容易接受和母语思维方式一致或者结构相似的二语句子,而对于和母语结构差异较大的二语句子那么要经历极其艰难的接受过程。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二语学习者必须具备长期在目标语言环境生活的经历才有可能学到地道的目标语。例如:“a.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 should ask him for help.我从未想到要找他帮助这是一句地道的英语。从学习者二语输出的角度而言,由于文

12、化因素所带来的“排异反响很自然地会导致中介语的产生,于是中国二语学习者很可能用“b . I have never thought about asking him for help.来表达a句的思想。b句虽然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但它却不能算是地道的英语。问题是即使学过a句的二语学习者也常常习惯性地使用b句。这一事实说明“排异现象的客观存在和二语学习者主动认同的必要性。3.化石现象。学习者在掌握一定数量的母语句型和目的语句型后,中介语的开展便会停滞下来,这些已经掌握的句型便会像化石一样刻在学习者的脑子里。例如,在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德国人总是把时间和地点放在动词之后;印度人把所有的英语动

13、词后都用that从句。无论学习者对这些第二语言的知识掌握多全面,当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比拟困难的新任务时,或在紧张、冲动等情况下,类似错误总会重复出现,甚至在极度放松的情况下或很短时间不说目的语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四、结语外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和开展学生的二语学习能力。二语学习能力是形成二语技能的前提条件。二语学习中的“排异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二语学习中强调“认同并不是否认差异,而是在成认差异的前提下,接受差异并从主观意识上将这些差异进行合理化的心理加工,到达减少二语学习中“排异作用的目的。“认同首先是心理行为,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行为。心理上的接纳加上足够的有意识的“认同训练,可以大大加

14、快二语学习速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语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如何减少“排异促进“认同。一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研究说明,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帮助学习者实现期望的目标。心理力量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就二语学习而言,正面的心理暗示能淡化“排异促进“认同否认第一语言系统的思维方式,接受二语特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媒介把了解到的目标语社会的历史、文化、习俗、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恰当地结合在二语教学中,使二语学习者能够从思想意识和态度情感等方面与目标语社会充分融合,这将会大大减弱“排异作用。总而言之,淡化“排异加强“认同是排除二语学习障碍

15、,促进二语学习效果的现实途径。参考文献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3Cook 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 York:Routledge,Chapman and Hall,Inc.,1991. 4K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5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6Towell R. & Hawkins R.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