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佛教的产生及其根本教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界一般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属于释迦族人。得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在华贵的王宫中过着令人羡慕的安乐生活。但是他有一颗伟大而慈悲的心。由于感受人生的各种痛苦和烦恼,29岁离家,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并形成了独特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观念,就是四谛,八正道,缘起论和三法印。这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四谛,也称四圣谛。“谛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
2、集、灭、道。苦谛,是讲世间存在的种种苦的现象。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灭谛,是讲苦的断灭,即断灭一切产生苦的原因,到达佛教最后理想的无苦境界。道谛,是讲要实现佛教的最高理想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要实现“道谛,就必须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圣道、八支正道。主要是解释要实现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谛,必须遵循的八种途径: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正思维:即正确的思维;正语:即正确的语言;正业:即正确的行为;正命:即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即正确的努力修练消灭一切烦恼,到达无忧寂静;正念:即正确的思想,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即正确的修习禅定。佛教认为,人们按此来观察、思考
3、、说话、行动和生活,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境地。 佛教的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四圣谛,而四圣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那么是缘起论。佛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所谓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也就是释迦牟尼常说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也称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是佛教全部宇宙观和宗教实践的根底理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因果关系。佛教的缘起说。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的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
4、背法印的那么非佛法。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作“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称四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宇宙间一切现象都相互依存,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任何现象都是无常,都表现为刹那生灭的。诸法无我,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因缘灭那么灭,不会有一个独立的实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存在。涅槃寂静,涅槃是无漏,就是消灭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灭了生死忧悲的苦恼,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称灭度。更明确地说,但凡属于不清净的污染的缘尽灭了,没有贪欲,愚痴转变成清净的智慧,这就是涅槃。涅槃的意义也是圆寂。圆,就是智慧福德都到达圆满成就;寂,就是到达了永恒寂静的最安
5、乐的境界。佛教认为这种境界“唯圣者所知,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涅槃可以解释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见到的一个人没有了,死了的概念来解释。其实释迦牟尼30岁就已经证得涅槃而成佛了,不过他的肉体还是过去惑业之果的剩余,所以称为“有余涅槃。直到他80岁逝世。方是人“无余涅槃。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变革 佛教产生后逐步从印度次大陆扩展,南传东南亚,北传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并迅速开展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传入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是在公元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时。先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现在的新疆地区,然后又传到内地。佛教传人中国后,通过老庄道家学说和魏晋玄学的接引,加上民间的兴趣,在南北朝时广泛开展起
6、来,进入隋唐时期开展到顶峰,出现了许多新的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和禅宗。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而禅宗的中国特色尤为突出。 梁武帝时(南朝,粱502557年),达摩西来,为中国禅宗初祖。一直传到惠能为六祖。惠能(638-713年),祖籍河北范阳,生于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有一天卖柴时听人念诵金刚经,而有所悟,由此去见禅宗五祖弘忍。弘忍见他目不识丁,貌似粗笨,安排他到磨房工作。八个月后,弘忍准备“传法,要求弟子每人作一偈语。上座弟子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针对这一
7、偈语,也作一偈,请人代书于墙壁之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惠能见地透彻,就在夜间将衣钵悄悄传给惠能。惠能连夜逃归,隐居待时。16年后,惠能来到广州法性寺(光孝寺),当时印宗正在讲涅槃经,听经的两个僧人在辩论是风动还是幡动。惠能便插口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印宗听后认为惠能绝非凡人,询问后,知是弘忍的传法之人。于是以师礼事之,请求开示佛法。于是惠能就在光孝寺开东山法门。次年,惠能回到曹溪宝林寺(今南华寺),此后在这里弘扬禅宗30余年。禅宗主要依据是惠能讲法由弟子法海记录整理的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对后世影响极大。 惠能禅
8、宗及其继承者对佛教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教其他各派在心性修持中都强调经典的作用。禅宗那么不重视经典和之教,排斥名相辨析,不要从经文的册子上讨禅求道,反对本本主义,也不用日日坐枯禅,而要从自己的心上悟道。主张单刀直入,直接指向人心,体验心灵的清静本性,即心即佛,见性成佛。 第二,在现实生活中成就修行理想。印度佛教和中国其他各宗普遍排斥现实生活,而禅宗那么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就能成就修行的理想。饥那么吃饭,困那么打眠,寒那么向火,热那么乘凉。无处不是修禅,无一不具禅意。穿衣吃饭,走路睡觉,挑水砍柴,清扫卫生。都是佛事,都是修道。都能
9、体悟真理,都能实现解脱。百丈怀海创立禅宗的从林制度,把劳动、修行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与我们现在讲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很相似。不过这是自愿的不劳动不食。普请众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求得生活的自给自足。是对印度佛教不准掘土垦地的重大突破和改革。 第三,禅宗除了继承佛教传统外,最重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思想。禅宗特别重视继承道家的道、自然、无为的命题和魏晋玄学的思想,而且创造了许多生动活泼的修道方法。禅宗公案在这方面是最为有名的,它是禅宗要弟子解答的难题。禅宗常能在困窘、疑心、矛盾中突破语言、概念,逻辑、物相的束缚,抓住常理所不能及的玄奥,在不可思议的地方觉悟。 三、佛教文化的现实意
10、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人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中国佛教的这种人世精神,到了近代,就开展为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思想。太虚和尚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了建立“人间佛教的主张与建议,把“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传统,直接转换为人间佛教思想,使佛教人生化、人间化,主张以人为根本,以人生为根底。人间佛教,
11、就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为人间净土。人生佛教内涵的核心,就是重在做一个好人,成就人格,并进到成佛的境地。 正因为中国佛教具有这种强烈的人世精神,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如能吸取其积极人世、普济苍生的精神,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幸福、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中国前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认为人间佛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够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建立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建立起彼此互助、人际和谐的乐园。 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着多重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化解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佛教提供了一个调试人的心灵、缓解人与社
12、会的矛盾、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性的契机,也为发挥佛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首先,佛教的缘起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石。佛教哲学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哲学基石就是缘起论。所谓缘起就是佛教认为世界万物、宇宙万物的形成不是无因的,也不是从总的原因当中派生出来的,不是一因论。缘起论进一步又可以推论出佛教的一个根本论断,就是“缘起性空。这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就是一切缘起的事物它的本性是空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本质是空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异就是不相离,不离异。“色就是物质、事物。“空的主要内容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即“诸行无常。一切物
13、质、事物不离开空,空也不离开色。“即是相即、不相离的意思,“色即是空。就是色和空不相离。一切都是缘起,互相联系的,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就要认识到这种彼此的缘起关系,要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是流转变迁不息的,不要对外在的东西产生执著,要认识到它的无常性质,不要把酒气财气、功名利禄当成比自己身心的安宁、和谐更可贵的东西。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放弃对个人的执著心,就是不能过分执著于一己私利,不能过分在乎个人的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也就是要看得破,放得下。当然,这并不是对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即使佛陀和菩萨也都关心众生的烦恼。所以要对他人、社会、人类具有关心的慈悲心,要对集体、社会、祖国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
14、。 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哲学基石,也是佛教的世界观,在其根底上又形成了一系列核心性的范畴,如因果、平等、慈悲、圆融等,这些范畴是当前解决和缓解人类社会矛盾最有借鉴意义的佛教理念。 因果论。因果论为人们的行为标准提供了一些思想根底;平等观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某种理论根据;慈悲观念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供了某些心理根底;圆融理论为缓解人类矛盾冲突、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根底。 因果报应是讲众生的思想、言论和行为(身、口、意三业)所产生的东西。与最后所得到的东西是一致的和相等的。因果相续,因果转换,因果循环。因果。也称因果律,是佛教教义系统中说明世界一切
15、关系的根本理论。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那么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因果作为佛教的一种宇宙法那么,应用到宗教伦理上来,就是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此作为人们的行为标准。提醒人们做事情首先要考虑它的结果,所以佛教反对三毒,认为对人危害最大的是“三毒,就是贪、嗔、痴。贪,贪爱、贪欲,欲望很大。嗔,嗔恨。仇恨别人。痴,就是无明、无知。不了解宇宙万物是缘起性空的。佛教认为排除了“三毒就能保证人的心态都是善良的,为了使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佛教还强调要遵守五戒,佛教的戒律很多,但是它最根本最普通的有五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佛教的因果报应戒律是催人向上的,他劝告人们做
16、一切事情都要考虑结果,劝告人去恶从善,改变自己在人生中的命运。业由己作,命由己造,自己可以通过善行来选择和改造自己的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随着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社会诱惑日益增多,风气日益恶化,不少位高权重的官员经不起奢华生活的诱惑,钱权交易,权色交易、生活腐化、堕落等,这是失去了作为领导干部根本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对自己本人的责任所导致的。因此,通过批判性地吸取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有利于人们真正树立道德责任感。有利于人们形成真正道德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要求对过去的态度是感恩,感父母恩,祖国恩,众生恩,国土恩,对已经做过的错事和恶业要忏悔,要下决心坚决地去改正;对现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