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商、西周的社会制度封邦建国商内外服制度1概念:内: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附属国管辖的地区,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对商承当义务,有很大的自主权。分封制:目的:保证周王室的强大 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作用:扩大了西周的势力,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形成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目的:稳固统治,解决 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相对的,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稳固分封、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积极形成贵族“世卿世禄特权,不利人才选拔消极二、中央集权制度确实立和开展1秦中央集权制度确实立(1) 秦政治
2、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和中央机构:皇权至高无上,中央三公九卿 制度三公的概念要清楚。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官吏的选拔与考核。法律严苛。(3) 历史意义: 彻底打破了 ,奠定了 根底,对产生了 影响 。2、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西汉:王国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王国问题与七国之乱 建立,削弱相权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设置,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公布,解决王国问题 北宋:唐末和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何影响?宋太祖从“钱、“权、“兵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措施:A、军事上收精兵统、调别离 杯酒释兵权 B、政治上削实权相权一分为三、州郡直属、通判、文臣 C、经济
3、上制谷钱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 分裂局面;造成了 的分裂局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根本解决课本13页3、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枢决策机构是怎样演变的?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确实立 隋唐三省六部制有何内容及职能,有什么作用?见P14页。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度的演变 宋朝:设“ 作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管军政; 掌管财政 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设 。 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 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开展到了顶峰明成祖正式设内阁,内阁权力越来越大,掌握“票拟。但票拟是否算数,取决于皇上的“朱批。 清朝专制皇权开展到最顶峰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各是什么?:、原
4、因:雍正帝时,为了处理西北紧急军务、特点: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开展的重要标志 注意课本P16页最后一段的重要结论。 唐宋以来的政治制度的变化,表现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制的历史特点。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开展脉络秦 西汉 北宋 元 明行省制度郡县制 推恩令 收精兵刺史制削实权制钱谷中央取得绝对优势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秦至前清:三公九卿制秦朝中朝汉武帝废丞相、设内阁 明朝中书一省制元朝中书门下、枢密院 、三衙、三司宋朝增设军机处清朝相权逐渐被削弱、分割,到明朝被废除;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
5、到达顶峰。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固,社会安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开展和文化繁荣。消极作用: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明清时期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本质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带来如宦官干政、吏治腐败、思想钳制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1、爱琴文明包括: 和 。2、古希腊城邦其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大小,城邦政体可分为假设干类型,其中最为流行的是 和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1、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2、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改
6、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其重要措施是 陶片放逐法 伯利克里改革 民主政治开展到顶峰二、雅典民主制的内容 1、根本特点: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具体表达: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公民均有 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 被选举权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和常设机构 负责准备提案和主持公民大会 民众法庭最高司法机关,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三、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失:(如何评价1、得优越性1开世界民主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创造出法治根底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2公职人员由民众选举
7、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3充分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推动作用2、失局限性民主范围狭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奴隶、女性和大量外邦人被排斥于民主 政治之外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古罗马政制开展: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罗马共和国:三机构是 三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是 帝制确实立: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2、古罗马的法律制度1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内容根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贵族利益 是平民的胜利按律判决和量刑、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根本法2查士丁尼法典,又称查士丁尼
8、民法大全 四局部构成,分别是 影响:P30 标志完备、成为工具3、 何评价罗马法?P31三最、先声古代中国的经济一、农业1、耕作方式:1、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是:中国2、中国已有相当兴旺的原始农业是在:七八千年前3、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是: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4、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是:石器青铜农具铁农具5、最早的松土农具是:耒耜6、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是: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7、中国农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8、小件铁农具问世是:春秋9、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是:战国10、人们开始用牛耕至迟是:春秋末期11、牛耕初步推广是:战国2土地制度的演变:1. 原始社
9、会的土地,属于 氏族公社所有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 夏商周时期,土地归 国家 所有。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称为 “井田制 。3. “井田制特点:1一切土地属于 国王 所有。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有 使用权 ,没有 所有权 ,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或买卖,需要向国王缴纳贡赋。2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 集体耕种 ,榨取他们的劳动。3西周时期,耕地沟洫纵横,形同井字,被称为 “井田 。4. “井田制瓦解原因:1根本原因 生产力 的开展 铁农具和牛耕 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私田,私田不向国君交纳赋税。2由于 战争 频繁,井田上耕作的
10、劳动力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3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了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这促使土地由 国有 向 私有 转变。私田主人转变为 新型的封建地主 ,耕种地主土地的人转变为 佃农 ,形成新的 封建土地所有制 。5. 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6.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标志: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先后开展变法运动,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以 秦国的商鞅 变法最为彻底。7.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古代中国的影响:战国确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延续了 两千多年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之下, 地主 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
11、地。广阔农民只有很少的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8. 东汉末年,曹操为 筹措军粮 ,招抚流民耕种,称为 屯田 。屯田制的作用:使流民有田耕种,军粮得到保证。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开展。9. 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 “均田制 。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隋唐时期进一步开展。政府除了将农民原有的田地算作政府的“授田外,还将荒地和局部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还要服徭役或兵役。隋唐时规定可以 输绢代役 ,并推迟了服役的年龄。10. 均田制实行的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经济逐渐恢复。输娟代役保证
12、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的开展。11. 均田制瓦解的原因: 土地兼并 的严重、土地买卖 的频繁、 安史之乱 的破坏,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而逐渐瓦解。12. 明朝后期李自成的农民军针对封建土地制度,提出 “均田免粮 的口号,表达了广阔农民获得 土地 的愿望。这说明, 封建土地所有制 ,已经成为农民生产开展的桎梏。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根本模式是:小农经济1. 小农经济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2. 小农经济形成原因:1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开展 , 铁农具 的出现和逐步普及。2 封建土地所有制 确实立,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 小农经济的特点:以 家庭 为生产、生活的根本单位, 农业 和 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根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 根本模式 。4. 小农经济是推动 精耕细作 技术开展的主要动力。5.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和影响:是封建王朝 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