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94048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当前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师范大学 稳定和谐的班级学习气氛不是仅靠班主任或者学校的行政人员的严厉监管制度就能形成的,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手里交还给从事班级集体活动中的学生个体,发挥他们主人翁的角色,把班级构建成属于自己的快乐学习生活小天地。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要求,采用合理的手段措施,带着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行开发、方案、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班集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其全面开展,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目

2、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主体唯班主任独尊,管理方式偏于专断 长久以来,“分数至上、排名择优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班级管理者在“升学压力下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无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一直以来,班主任的管理都是以只要学生不违反校规、校纪,能绝对服从老师的权威,以按照老师的要求争取高分数为目的,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丧失自主权,缺乏个性化,更加加重学生对学校或班级纪律的逆反心理,当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时,班级同学的纪律意识就会薄弱,常常表现出上课说小话、做小动作等不良行为。 (二)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目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大多数仍采取垂直式的管理模式,即由班主任任命班干部,

3、并把班干部当成老师的另一双“眼睛。班干部的职责是在无班主任的情况下监督班级纪律能正常执行,负责把“不听话的学生上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采取惩罚手段。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学生限于纪律的压抑不敢发表自由言论,班级气氛缺乏活力,学习气氛不浓,在这样的监督管压下更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班级活动形式化,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班级活动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献计献策,参与集体管理,共同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核心,每次班会都应该有一个主题,而且最好以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主题来让学生自己发言。目

4、前的班会活动,大都是以学校统一命名的主题进行开展,甚至有些班会课被用来当成自习课或者直接被任课老师占用给学生补习。 (四)班级管理体系中评价体系不健全 班级管理目前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遵纪守法、思想道德、考试成绩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不涉及。评价的主体主要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己的评价较少,这样的一方评价很难表达出评价的公正与客观性,因为班主任的主体评价很容易带有主观偏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开展。另外,班主任通常根据学生的现有表现来评价学生,采用“固定的眼光看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永远是好学生,坏的学生怎么也不会变好。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班

5、级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从班级管理活动的内部来讲,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落后、师生关系不和谐,从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来说,社会界对教育的期盼、文化的传播、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都导致了班级管理问题的存在。 (一)班主任管理观念落后 首先,学校在选择班主任上,不够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认为能从事教师工作的教师只要时间充裕就自认而然能胜任班主任的工作,这样导致一些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不够,决策能力不强。其次,有些班主任过分强调班主任的权威地位,对学生的限制很多,使学生丧失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目标设定不明确,没有制定合理的方案,随意性强,对于班级涌现出来的问题,只抓典型,其余的放任自流

6、,因而导致管理效果极差。 (二)师生角色错位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 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角色是与学生生活在同一个集体内的一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伙伴式的平等关系。实际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班主任认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时刻把学生放在被动的管理位置,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方式才可以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老师对学生施加的纪律标准越严厉,学生越会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逃避纪律的约束,这样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和谐,即使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外表化的“和谐,只能维持短暂性的稳定。 (三)现行教育制度对班级管理的阻力首先,现行的教育制度强调应该变学生被动的接受

7、客体为主动的学习主体,这种观念导致局部学生在班级里有恃无恐,认为即使破坏纪律也不会遭到老师的体罚。此外,现行的教育制度还强调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结果导致有些班主任不敢批评学生,担忧批评学生后学生会出事,自己还要承担责任,干脆放手不管学生,任其无所欲为。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开展,社会媒体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简便化、即时性更强。 、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导致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而目前我国媒体报道的负面新闻比较多,对班级管理也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社会大肆宣传西方文化的优势多于宣传外乡文化,造成学生崇洋媚外,丧失自我责任感,缺乏对集体的信任。其次,社会生活中“

8、助人不乐的纠纷现象使得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淡,缺乏信任感,个人对集体生活缺乏平安感,种种不良风气致使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难以构成彼此信任的和谐的班级气氛。 三、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对于班级存在的问题既要善于总结原因,更应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求建立和谐的班级学习生活气氛,促使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开展。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要解决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先转变教师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整个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的问题。 1.以满足学生的开展为目的学生的开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现代的班级管理活动不应只追求纪律、

9、秩序、控制、服从的传统班级管理目标,应该把满足学生开展的需要当成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来,按照自我开展需要制定与班级开展目标相符的个人成长目标,在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管理中让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都到开展。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管理的宗旨是开展学生的主体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做到“把班级当成家,管理靠大家。 3.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班主任是否能把班

10、级交给学生,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叶澜教授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时机,并教给他们一定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培养他们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构建班级管理的鼓励机制 班级管理的实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开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过程。是否给予鼓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鼓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 1.需要鼓励 根据亚伯拉罕o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

11、五种需要层次,按照从低级到高级需要的排序为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较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下一个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情境,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目标鼓励 陈旧的、教条式的班规班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约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管理方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开展,不适应学生自我开展的需要。根据目标设置理论的观点:设置困难的目标、具体的目标会带来更高的绩效。当班集体的目标同学生个体的目标一致时,班集体的目标期望效应便能激活学生进取、开展、成功等需求,即产生所谓目标的导向鼓励

12、。班主任如果能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目标制定,方案实施,不但能集思广益,使目标更切合实际、使方案更周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的自觉性。 3.参与鼓励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奉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方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正确决策。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主的,都有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愿望。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班级成员来参与实际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如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组建各种班级工作活动小组等,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决策最大限度地表达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充分利用黑板报,设计表扬栏、展示栏等,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开展。

1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所有学生的素质。 4.情感谢励 情感谢励是指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关系,以情感沟通和情感鼓励为手段,到达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目的。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要使教育内容和要求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一般都要有感情的催化。当师生感情融洽时,学生就容易接受;当双方感情对立时,学生往往产生抵触情绪,道理讲得再充分也听不进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周记的形式来到达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把自己的班级工作心得以周记的形式写出来开诚布公,到达与学生敞开心扉的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把握每位学生真实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班级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年6月第一版.2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22-11-25.3高洪源.班级管理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觉醒和开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023-30.4张晓红.创新性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3-2023-20.5陈武林.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的理念创新j.教学与管理,202223-01-01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