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摘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传统图案,但对传统图案的应用方式有些许差别。不同的应用方式所呈现的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的视觉感受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直接选用、提取重构以及抽象提炼等方面探讨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关键词:传统图案;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方式 传统图案中包含了许多文化信息,运用这些图案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设计具有文化气息,还能够为我们的设计增添美感。那么在应用这些图案时,一般采用哪些方式呢?笔者选取了三种认为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且实用的应用方式,在这里进行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能
2、够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设计思路。一、直接选用 首先,最为简单的应用方式就是直接选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不乏将传统图案直接拿过来放到自己设计中进行装饰的设计方案。这种图案應用方式需要设计者在选择图案的时候注意要与自己的设计相结合,更要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尤其是传统图案的应用,更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果将传统图案直接应用于一个周围均是现代感的设计空间中,则非常突兀,这就不是好的设计,若是将其放在古香古色的环境中,则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比如,传统图案中的团龙纹,将这一图案设计成雕窗,则这种雕窗需要放在园林设计,或者茶室、书房设计之中,才能够凸显出团龙纹的文化魅力。若是将其放置于
3、现代简洁风格的家居设计中,则显得过于繁琐,反而会觉得这种设计对于现代简洁风格的整体设计来说是一种破坏。又如,传统图案中经典的扇形图案,将这种扇形图案用于茶书房的雕窗设计中,就能够很好地彰显茶书房这种具有浓厚文化气息之地的文化意境。所以说,直接选用传统图案进行设计时,需要我们设计者仔细思考图案与周围环境、整体设计风格是否相得益彰。若是能够与其他设计相互映衬,表现出文化魅力,则可以将其直接运用,若是不能,则需要舍弃这种图案,或者将这种图案进行转化,转化时就需要运用其他的应用方式。二、提取重构 如同上文所言,要是想要在现代风格的设计中也运用传统图案,就需要对传统图案进行提取和重构,这样才能够使传统图
4、案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符。这种设计方式同样能够使我们的设计具有文化意味,同时,还能够使我们的设计风格显得更为简洁和纯粹。经过提取重构之后的传统图案,其实是对之前的传统图案进行的浓缩与凝练,所以这种设计也被许多年轻的人士所喜爱。比如,中国结图案的运用,首先这个图案本身具有吉祥如意、双喜临门等吉祥寓意,其次这一图案是我国传统装饰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凝结品。所以将这一图案进行提取与重构,将其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给设计增添很多文化气息。在进行提取重构之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形式的中国结,将其线条提炼出来,之后再根据提取出的线条进行重构。比如,可以将中国结的线条进行简化,将其中四分之一的部分进行重组,再排列
5、成中国结的形式,但中间要留有一些空隙,再将中国结原本的红色用黑色代替。就可以将这种提取重构后的图案应用在室内的墙壁设计中。在白色的玻璃墙上印上黑色的中国结的图案,将这个图案放大到与墙面匹配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具有现代装饰风格的设计。这种提取重构的方式还能够保有原来传统图案的影子,使观者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原型,但又非常具有现代设计感,所以这种方式是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的方式。三、抽象提炼 除了上述两种应用方式之外,传统图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可以通过抽象提炼的方式进行应用。抽象提炼的方法需要将传统图案的内涵充分理解和消化,并将传统图案的形体进行高度概括,再加上设计者自己的构思,才能够形成具有
6、灵魂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比如,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山的景象,就可以对其进行抽象提炼。将众多山水画中的山峰外形线条进行高度概括,仅表现出山峰的起伏变化,用不同的高度表现出来。再将抽象提炼的这些线条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用作园林布景的设计,将假山石打造成抽象之后的山形,将其放置在靠近白墙的墙壁上,当阳光照射到假山石的时候,还会将投影映衬在白色的墙壁上,从而形成两层的山石状态。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景亦是画,画亦是景的设计理念。当然,这种应用方式需要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设计思维,才能够充分把握整体的设计风格,这种应用方式,所体现出来的是设计者的思想,传统图案只是设计者思想的一个载体,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者的思想。综上所述,直接选用传统图案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简单便捷,但需要设计者考虑环境因素;提取重构传统图案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需要将图案稍作调整,能够将其结合在现代设计之中;抽象提炼传统图案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需要设计者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并将抽象后的传统图案具体呈现出来。参考文献:1王增.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5-12-23.2苏伊乐.传统图案艺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作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5.作者简介:郑佳莉,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