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葛新诗文选读后感 阅读这些朴实而凝练的文字,就像乘竹筏顺流而下,一路青山绿水,清风徐来。 在葛新先生的诗文中,你又看到了必然、沉重和价值。这三个概念是连接在一起的。只有必然,才有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葛新先生对必然的思考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人类古老的美德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所以我们是必须坚守的。葛新先生在其诗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真诚,对事业的真诚,对做人的真诚都是他坚守道德的理念所致。这种必然的认识和坚信,才使葛新先生的诗文满溢正气和豪气。 默默的思索后,我们可以这样评论,葛新诗文选在所表达的淡雅隽永的文风中要呈现于读者之前的东西,恰恰是他对人生的一种理解。 当所有的
2、华灯熄灭的时候,可能就是那看似微弱的蜡烛为我们驱散黑暗。 第二篇:毛泽东文选读后感毛泽东文选读后感 读完毛选,为发动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记得在第一卷中,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第二卷中,相当
3、一局部篇章又在这个特定时期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当然,毛泽东也不否认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那么。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斗争。随后毛泽东又锋利地提出:在经历了17年锻炼后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内部的团结,内部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团结各阶层去 争取抗战胜利的最根本的前提。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自己人,团结别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起来,排除万难。这是伟人要告诉大家的。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
4、毛泽东思想,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认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难题,对稳固这块社会主义阵地,不是 没有好处的。 联系实际我不由想起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载人航天精神时指出的一段话:“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形成万众一心共创 伟业的生动局面。 确实,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据报道: 为了这次飞行,航天人奋斗了足足11年,全国有12023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个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来自各方的高水平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听说,在11年的艰苦奋斗中共有8
5、位科学家献出了生命,他们没有看到杨利伟凯旋归来,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功不可末。这项工程之所以能在比拟短的时间里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的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万众一心创伟业,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种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气概,是一心一意干成现代 化的志气,是中国“睡狮醒来后的怒吼。 “团结就是力量=“载人航天精神,今天、明天、后天,中国人想干的事就一定能干成。 20232023190243 孙荣光 第三篇:邓小平文选读后感邓小平文选读后感 读邓小平文选那博大精深的内容、准确鲜明的表达、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邓小平文选共三卷,展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的历史全貌,集中表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 邓小平谈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我们已经遇到的一些风险。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我们的政策是坚决不移的,不会动摇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因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改革能否成
7、功,再过几年就能看清了。农村的改革三年见效,包括城市、农村在内的全面改革更复杂了,我们设想要五年见效。这中间一定还会犯错误,还会出问题。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没有什么了不起,国际上有人把它看得比拟严重,我们自己心里是踏实的。两个开放,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这个政策不会变,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两个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开展。改革需要继续开放。不久前,我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执行开放政策时,强调了理想和纪律,这是必要的。有人认为,中国谈理想,是否意味着要收了。不是这样。对于开放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不是盲目的。我们的方针不是收,而是继续放,
8、也许今后要放得更大。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践证明邓小平关于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论述是正确的。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鲜明的特点。改革与革命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社会矛盾范畴,3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推行的改革是中国第一次革命的继续。第一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一步,第二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步。第一步是革旧制度的命,第二步是革旧体制的命,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继续的开展。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根本矛盾运动的开
9、展要求,在中国推进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从根本上长远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落实。 改革是眼前国内外的流行语,可是越过30年,在哲学词典上却是找不到的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改革释义为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局部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技术改革、文字改革、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将革命释义为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革命破坏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开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改革与革命是整个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环节;改革是社会
10、根本矛盾自我调整和完善的举措,是对社会具体体制与机制的变革,表达了社会开展中的量变或局部质变;革命那么是社会根本矛盾根本冲突的反映,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表达了社会开展中的根本性质变。因此,在本质意义上,革命可解读为根本改革。邓小平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指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而是革命的转义即通过对社会体制与机制的变革,给人类社会面貌与人民生活带来的进步或变化。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开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过了几天,他说:改革是中国开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
11、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说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中国的改革是第一次革命的继续。这里所说的第一次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大大解放和开展了生产力,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邓小平说过:过去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国后完成了土地改革,又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根底,那是一个伟大的革命。但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由于对马克思列宁主
12、义的某些论断的教条主义理解,由于照搬别国的经验,由于对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某些做法的盲目沿用,结果形成了僵化的体制,越来越束缚根本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不对它进行改革,就不能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坦率地告诉外国友人:那个革命搞了三十几年。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根底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开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开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开展和提高。为此,
13、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一重大历史课题,革旧体制的命,建立能够充分表达根本制度优越性和促进生产力迅速开展的新体制。可见,在中国第一次革命的根底上,进行一场新的解放生产力的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开展的必然。 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根本矛盾运动的开展要求,在中国推进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关于改革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恩格斯讲过一段著名的话,至今难以忘怀。他说: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历史事实说明,改革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形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应社会根本矛盾要求的体制和
14、机制,决不是社会的根本制度。我国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体制和机制的革命,扫除开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的社会根本矛盾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自从社会主义制度问世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根底之间的矛盾。斯大林始终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生产力在这里以加快的速度开展着,因为适合于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有这样开展的充分广阔的天地。1952年,斯大林对此做了一点补充,认为完全适合这种说法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毛泽东总结了苏联、东欧和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1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根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它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但是,毛泽东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起来以后,还要解决很复杂的体制问题,没有把体制和根本制度加以区分,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试图通过在上层建筑领域内不断地抓阶级斗争和在生产关系领域内不断升级的方法解决根本矛盾不相适应的问题。再是,他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
16、问题,认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开展生产力。邓小平继承和开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根本矛盾学说,提出社会主义根本矛盾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旧体制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不是大搞阶级斗争,也不是生产关系不断升级,而是改革,通过对体制的革命来解决。所以,他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同第一次革命一样,目的也是解放生产力。这场革命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它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30年来的改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着人民进行的一场大革命。面对当前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