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商业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综述 。我国农村地区保险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尽管农村商业保险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展,但仍存在一些梗阻,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本文建设通过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标准营销效劳机制,健全监管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市场。 关键词:农村,保险,开展 保险具有风险疏散、经济补偿和社会保障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有效发挥保险的救济和保障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当前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以保险业相对兴旺的XX市为例,深入剖析农村保险市场开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就农村保险体系再造问题探讨对策思路。
2、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开展的主要特点 目前,保险业在局部农村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农村保险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开展。2023年,XX市保险费收入411570万元,其中所调查的9个县市合计保费收入接近XX市总量的一半。全市人均交纳保费633.z元,同比增加71.2元,保险密度居全省第一,但在保险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缓慢。 (一)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落户烟台,并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阔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开展。目前,XX市有28家市
3、级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13家、人寿保险9家,共辖设320个分支机构,其中在9个县市共有县级保险机构94家,均设在县城所在地。有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寿还在县以下乡镇设有保险代办处,据初步统计,9个县市共有保险代理网点120多个。随着机构的扩展,全市保险从业人员已到达2.3万人,其中,营销人员达2万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 (二)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开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2023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
4、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o-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2023年,XX市该两类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023202336万元和12023373万元,占比为31.81%和33.9%;财产保险中机动车险占有较大的比重,2023年,该险种保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0.46%。 (三)县域人身保险开展较快,财产保险开展相对缓慢,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
5、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那么缺乏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XX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23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XX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
6、农村商业保险开展的障碍因素 (一)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开展的有效需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烟台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缺乏2023%,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二)保险产品设计上的
7、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局部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据调查,2023年,XX市各县市区农民人均收入较城镇居民普遍要低一半以上,平均收入额要少5000-6000元,将适用城市的保险产品向农村延伸,必然超出农民的消费能力。在所调查的180个农户中,有53人未办理过保险,占调查农户的29%,其中因保险价格偏高而缺乏一定经济能力的有31人,占比为58.5%。产品设计上的偏差,降低了农民的投保意愿。 (三)业务开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8、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开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XX市全辖共有保险分支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占全市人口总数80%以上的9个县市却仅拥有三分之一的保险机构。同时,县域间的机构分布也不平衡,经济兴旺的XX县区现有保险机构17家,另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拟在此设立营销效劳部;而人口相当、经济开展相对落后的另一县(市)只有保险公司6家,该市2023年人均保费收入仅为38元,较XX市平均水平低524元。保险业务开展状况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机构布局上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开展状况的失衡。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
9、投保和缴费效劳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那么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个别甚至存在成心刁难的问题。在对保险公司效劳满意度调查中,对保险理赔存有意见的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保险业务开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当前,局部地区保险业务开展势头已接近于银行业,但在市场秩序管理上那么与银行业差距较远。目前,保险监管机构设至省级或较大城市,地级以下只有保险业协会,市场监管力量明显缺乏。而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2023年,XX市人身保险退保率为2023.81%,同比提高1.94个百
10、分点。 三、完善农村保险市场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开展环境,决定了其在农业、医疗、养老等方面潜在巨大的保险需求,迫切需要政策的、商业的保险产品为“三农开展提供效劳和保障。为此,就完善农村保险市场、推进农村保险业务开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 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人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
11、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通过适度扶持,降低保险公司亏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和救助保障能力。 (二)标准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效劳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针对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的现状,各保险公司应从三个方面转换经营理念,标准和完善保险营销效劳。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2、。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表达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通过把好营销关口,提高保险经营绩效,消除社会各界对保险行业的偏见。 (三)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 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通过适度的同业竞争,到达相互监督、相互标准的目的。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催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开展。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