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宪普,中国信托法律实务的开拓者【律师名片】李宪普,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国信托业协会理事、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特聘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评审专家、国务院信托机构管理条例起草小组成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金融证劵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九三学社上海市政法委委员;上海市普陀区政协委员、吉林大学金融与法律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李宪普是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他是中国信托法律实务最重要的开拓人之一,因在中国金融信托、资产管理、金融创新等领域的杰出表现,被国际权威法律效劳评审机构亚太法律500强连续三年推荐为“中国杰出律师。作为普通人,他从医师到律师的成长道路,他与另外四
2、兄弟供职于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并专注于同一业务领域的趣闻轶事,证明了中国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依然珍惜亲情、为人忠诚等传统价值,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律师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信托的开拓者信托,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可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在北京提起商务中心区CBD工程,在上海提起外环隧道、磁悬浮工程,几乎尽人皆知。事实上,许多普通人购置了上海外环隧道、CBD信托融资工程的产品,不知不觉地涉足了这个投资领域。原来,信托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也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通过信托,工程方融通了资金,提升了重大工程工程的建设速度,而普通百姓直接分享了
3、经济开展的成果,获得了资产的升值。中国的信托发轫于改革开放时代并屡经沉浮,如今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信托的开展,尤其是上述经典工程产品,同李宪普五兄弟的名字紧密相连。让我们把目光转回1998年。那年,屡受重创的中国信托刚刚遭到第五次清理整顿,李宪普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是,他认定信托业终将百炼成钢,在烈火中永生。因此,他带着四个兄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个领域。他利用一切手段,将承载中国信托开展信息的每一片碎纸都各就各位地排列起来,将欧美信托业的每一部书籍都采购回来;将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公开发表的每一篇关于信托的研究报告都搜集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信托法出台后,他撰写了数十篇有
4、关的论文,发表在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金融报、银行家等报刊上。随之,他率领他的工作团队承办或开发了多个堪称“第一的信托工程。例如2002年7月,经过近半年的筹划、调研、制定方案、撰写文本,他的团队隆重推出上海外环隧道信托投资工程。这是自信托法实施以后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集合资金信托工程,标志着我国资金信托业务已经向标准化开展,被信托业界誉为中国信托业得以奠基的碑石。2002年9月,他的团队推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土地开发信托融资工程。这个工程,除了需要处理法律方面的事务,还需要协调财务、评估、税务、知识产权等机构的关系。它是国内第一个土地开发和根底设施建设信托融资工程,也是北京市在信托法
5、实施后的第一个信托产品。同年,李宪普团队的另一组成员拿下了国内首个股权信托受益权投资产品上海磁悬浮交通工程。它将信托受益权划分为优先信托受益权和劣后信托受益权,通过优先信托受益权转让实现融资目的。这种结构设计开辟了我国运用优先/劣后的结构进行信托投融资安排的先河,奠定了我国财产权分层交易、内部信用增级等资产证券化根本交易结构的根底。金融创新业务方面,他的团队也有许多建树,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例如“蓝宝石系列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作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常年法律参谋,李宪普团队与公司业务部门共同开发了这个产品。它以其标准化、标准化和系列化被誉为国内首个信托行业的创新型信托产品,被金融时报评为2
6、022年度十大创新金融产品之一。中海信托兴业银行“上海世博土地储藏信托贷款工程。这是国内第一个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对接合作的业务,开辟了国内银信合作的新模式。在此根底上,又同信托公司合作,开发了信贷资产转让、债券投资、新股申购、战略配售股权收益、证劵二级市场运作等创新模式。至2022年年底,全国银信合作产品的募集规模累计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成为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个人理财产品的重要组成局部。限售流通股收益权投资信托系列产品。2022年,李宪普团队与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作,根据首次公开发行和定向增发过程中由于限售期的规定而不能在证劵市场流通的股票的流动性需求,开发了限售流通股收益权投资信托产
7、品。该信托业务模式经多家信托公司,已经成为证劵市场限售流通股相关交易中引人瞩目的新型投融资模式。作为金融法专家,李宪普还屡次参加全国人大法工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务院法制局、中国银监会等部门金融法律、金融行政法规及规章的论证、起草、修改等工作。例如证劵法、信托法、破产法、国务院信托机构管理条例、信托投资公司管理方法、资金信托管理方法、房地产信托管理方法,等等。他还经常应邀出席由政府机构、企业集团、高等院校举办的高层金融法律实务研讨、专家论坛、立法论证。从医生到著名律师李宪普的老家在辽宁,他的父母养育了7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女孩。在男孩中,他排行老二。在那个特殊年代,因为父亲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
8、们全家不得不从城市来到农村。巨大的人生落差,给他年少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16岁那年,因为“右派子女这顶莫名的帽子,李宪普被剥夺了考高中的权利,成了一名农民。但是,李宪普不甘沉沦,暗中坚持业余自学。终于,随着1977年高考恢复以及政治气候回暖,他考上了齐齐哈尔医学院。回忆青少年时代的艰辛,最让他惋惜的是,为了支持5个弟弟上学,大哥把自己放上了祭坛,最终未能跳出农门。最让他欣慰的是,在知识分子父亲的影响下,他们兄弟都形成了知识高于一切的价值体系,以及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成为强者。从齐齐哈尔医学院毕业后,李宪普来到黑龙江省第三医院神经科,当了一名医生。由于经常为公安机关做精神方面的司法鉴定,他对
9、法律发生了兴趣。经过一切时间的自学,他渐入佳境,还发表了一篇法律方面的论文,引起一些知名法学教授的注意。那个时期,母校齐齐哈尔医学院经常请他开讲座,讲座中经常有学生问他:“李老师,您为什么不考研?他才了解到,这几年中,医学院有两位教过自己的年轻教师考上了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其中一位毕业后先到吉林法院工作,后来进了国务院。“这在当时对我是怎样的震撼啊,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到国务院!谈起考研的初衷,他如此真实,一点儿也没有把自己拔高。他再次踏上了求知的征途。他又成功了,1988年,他成为了吉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一名研究生。戴上硕士帽之后,摆在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留在北方,进入某家政府机关从事研究工作
10、;还有一条是到经济更兴旺、思想更活泼的南方省份去,南方省份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上海。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他成为了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一名教师。“事实证明,这一步我又走对了。在华政的5年,他不仅大开眼界,还深切感受到并认同了南方人求真务实的精神。记者通过交谈也感觉到,经过这些年的熏陶,南方人的现实主义与北方人的浪漫主义已经在他身上成功嫁接,结出硕果。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1995年,李宪普得以同复旦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的同道一起承接上海市政府的“市场经济框架研究课题。雄心勃勃的上海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个课题,准备在此根底上出台一系列标准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正是这个课题,让他在众多同道中脱颖而出,因
11、为他的研究胜出了。说来有趣,上海市政府并未将这个课题分解后交给这三所高校去研究,而是将同一个完整的课题同时交给三所高校去研究,对于市政府来说,这是为了到达集思广益、择优录取的成效,可是,对于三所高校的学者来说,这无形之中造成了一种相互竞争或竞赛的态势。要不然,李宪普的作用也许就表达不出来了。李宪普说,这次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学本科受到的教育。“本科学医而非学法律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学医的人习惯把什么都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而我就是这样对待社会问题的,也是这样看待课题的。他还说,基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加上两年经济法的学习,他对市场经济的本质即“交换这一黄金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后,更多因改革实践
12、引出的课题送到他的手上,他深陷于具体的法律事务而难以自拔。1999年,他终于离开华东政法大学,进入律师事务所,完成了“从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者到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律师的涅般,并将四个兄弟吸引到同一个战壕里。律坛“李氏五兄弟早在读研的时候,李宪普就经常给弟弟们写信,或在探亲回家的时候同他们倾心交谈,交流学习与工作方面的心得,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弟弟们也都取得了很高的学历:老三李宪德从黑龙江大学毕业后,继续自学深造;老四李宪惠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获民商法硕士学位;老五李宪英从佳木斯医学院毕业后也在自学深造;老六李宪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李宪普后来也取得
13、了法学博士学位。在华政任教的后期,李宪普给正在一家国企当总经理的三弟李宪德写了一封十几页的长信,劝他改行当律师,终被接受。五弟李宪英、六弟李宪明听说后,也决定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实行“战略转移。李宪德回忆说,那年,辽宁省律师资格考试通过者名单中,同时出现了他们三兄弟的名字。1999年,四个弟弟听从李宪普的召唤,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那已不是寻常意义的家庭团聚,而是一次大会师。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和同道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欢送李宪普四个弟弟的到来。自此,中国律师的宽阔舞台上,多了一道五兄弟并驾齐驱的美丽的风景线。本着“术业有专攻的思路,凭借“同心又同德的优势,李氏五兄弟不仅选择了同一家律师所,还将业务集
14、中于同一个领域。“考虑到二哥李宪普的成功道路和兄弟五人的专业背景,我们最终将业务主攻方向定在了信托法律上。李宪惠如是说。芝枯兰泣,松荣柏茂。如今,李宪普的四个弟弟也在中国律师界崭露头角。说来有趣,李氏五兄弟从小就喜欢争论问题,也是从争论中成长起来的。李宪普说,创新的火花就像艺术家的灵感一样,其成就的条件就是,在认识差异中产生火花,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火花,在观点争论中产生火花。他还说,创新的火花常常瞬时闪现,必须及时捕捉固定。因此,他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弟弟们进行这种争论。成为战友之后,李氏五兄弟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了。凡遇重大业务问题,他们总是聚在一起,用“刨根问底的态度去深挖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做任何事情,他们都要求自己“细节做到精致;反思做到精致;体验做到精致;效劳做到精致。记者说起“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条古老的民谚,李宪普笑着说:“这句话本身是对的,但是,它的反定律不能成立,作为现代人,不能说打虎非要亲兄弟,上阵非要父子兵。和所有的同事都应建立毫无嫌隙、亲如兄弟的合作伙伴关系。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12月上半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