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逆向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教学设计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始于教学内容的顺向思考,一种是基于标准的逆向思考。前者在“教学大纲时代盛行,后者那么是“课程标准时代的新宠。传统教学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教师根据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设计并实施评价,获得反响。进入下一主题。基于标准的教学那么需要首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内容主题及具体的内容材料,设计评价,确定达成目标的学习时机,实施教学,评价并获得反响,进入下一主题。据上,可以看出逆向设计较之顺向设计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逆向教学设计依据的是课程标准而非教材,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纯粹
2、的“教教材。二是对待评价的观点不同。逆向教学设计强调评价设计先于教学实施。教学过程伴随评价过程。因此,我们倡导逆向教学设计,这是实施“课程标准之后提出的新思路。它的主要程序是教师首先将“课程标准转换成“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再来设计教学活动。下面着重探讨在逆向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和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基于标准的学习评价。一、确立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诠释,可以看一个案例。在网上搜到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其教学目标这样叙写:(一)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申出现的古
3、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二)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三)情感目标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平安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这个教学目标,显然是大而空的。首先是对三维目标的误解。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建构课程总体目标的宏观思维框架。并非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定时都必须兼备的要件。三维是从不同视角对整体目标的描述,不能简单理解为三个局部,更不能以具体的教学环节机械对应某一维度的
4、目标,简单地将课程标准移接为教学目标。其次,这个目标中大量使用标示“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使得目标无法评判。比方:怎样才能叫做“掌握了文章中出现的古代汉语常识;如何“训练概括能力,又怎样知晓学生经过训练之后有了能力;“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又是什么意思;等等。这些疑问随着看完这样的“教学目标接连而来,其后的教学评价便也无从展开。1课程标准分解成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对教学所要到达的程度的一般的、根本的规定,教师在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因学生而异,将其转化为适合具体班级和具体学生的目标,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其次,课程标准建立在对学生已有水平的假设之上,因此,教学目标就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根底
5、。找寻学生的“最近开展区,因“生施教,建立一种教学补充目标或者说是细化目标,帮助学生到达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课程标准的简单移接,那么就会无视课程标准所隐含的对学生水平的假设,无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创立的关系。由课程标准到课时教学目标必须经过一个科学的分解环节。分解课程标准,即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局局部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2叙写教学目标。传统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主要问题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学生的能力是否因此切实发生变化,能否测量。那
6、么没有设定,因而这样的目标是模糊的,很可能要落空的。教学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应主要选用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词语来陈述,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可测量。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原理,教学目标的叙写要明确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等,即唐江澎等人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叙写的ABCD型。简言之,叙写教学目标,首先,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教学目标(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学习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经过学习后学了些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而不是教师教学后教了些什么。其次,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
7、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区分、比较、比照、指明、背诵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再有,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最后,说明学生对目标所到达的最低表现水准。据此,我们将上例作调整。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应该经过这样的分解和叙写:课程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表达与交流局部有这样的表述:I思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內涵和自身对国家所承担的责任。激发爱国热情;4从历史开展的角度去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并得出自己的评价:5掌握朗读的方法,尤其注意有感
8、情地朗读古诗文,在朗读中传达出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借助音乐欣赏和诗文欣赏结合等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开展的需要,拓展语言学习的范围,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8根据上下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教科书所选的文言文,并能根据要求给重要的语段进行注释、断句或翻译。目标分解1熟读在预习的根底上,加强朗读体会,课后要求熟读成诵。2理解理解教科书所选的文言文,并能根据要求给重要的语段进行注释、断句或翻译。3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知识,包括句子翻译。教学目标叙写190的学生能简练地说出课文內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2学生能归纳实词“假设、鄙、说、辞、知的常见义项,能准确说出虚词“之、以、
9、于在文申的意义和用法。3学生能根据评价要求给指定的词语、句子进行注释、翻译。4学生能够在反复的诵读申理解体会烛之武对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其朗读水平能得到教师和至少80的学生认可。经过这样的纠偏,课堂上教学的方向会更加明确,教学才更有可能走向有效、高效。二、设计基于标准的学习评价以恰当的方式叙写后的教学目标表达着我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学生究竟是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的程度如何,那么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检视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方案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是外加于教学过程的一个局部,主要用于检测学生是否已经知道教师所教的东西,能否表现出教师所教的技能,而不是用于
10、检测学生是否学到根据目标要求应知和能做的东西。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的教学是从对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学生作业应有的质量的清晰的设想开始的,进而方案一系列的活动以保证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做这些事,从而获得对学生达成目标的准确证明,这种“清晰的设想就是评价。评价设计应领先于教学设计,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沸教授所言:“明确学生在结束时能做什么,最终判断表现的指标又是什么,并对学生作出解释,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的起点。鉴于此,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之前,设计如下评价方案。教学评价设计1解释加点字词指向教学目标2(具体內容略)2翻译语句指向教学目标3(具体內容略)3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语言,诵
11、读课文指向教学目标1、4评价形式: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评价指标:(略)可以看出,这个“评价设计是指向于教学目标的。也可以说是基于标准的。需要强调的是,基于标准的学习评价不是简单的“对学习的评价,而是“为学习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标准的教学目标正是一把可供评价的尺子,它提供的标准能够衡量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所以,无论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都应该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紧密的联系,并与教学目标共同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综上,逆向教学设计提倡从“终点,即所追求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出发开始设计活动。逆向教学设计关注的不是“我教给了学生什么,而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这是对教学的“换位思考。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体会他们的需求、感受、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制订切实的教学目标。根据标准和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并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