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插本政治重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
2、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另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开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
3、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展的新境界。五、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科学体系: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4、;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七、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八、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九、“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指导思想的又
5、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良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开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十一、科学开展观的形成? 科学开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国情,总结我国开展实践,借鉴国外开展经验,适应新的开展要求提出来的。十二、科学开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开展观,第一要义是开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三、科学开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开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开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开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开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开
6、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实立: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开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根本国情:近代1840中国沦为
7、一个半殖民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9年五四后,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近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是中国革命最根本的动力,农民是中
8、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是争取革命的需要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权;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二、新民主主义的根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有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文化。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
9、据及其内容? 依据: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根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49-1956“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如何进
10、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第一,积极引导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那么,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环渐进的步骤。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三、如何对资本主义工商化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四马分肥: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
11、面进行分配。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五、确立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根本确实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经引起过剧烈的争论;3、为当代中国一切开展进步奠定了制度根底;4、使广阔劳动人民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5、使占有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五章 社会
12、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解放和开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才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是生产力中最活泼的因素。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1、把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三、为什么说开展才是硬道理,开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把开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要义根
13、本原理;2、是对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把开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当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们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14、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根本原那么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开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开展民主政治;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大开展;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拟
15、富裕,根本实现现代化。 六、全国建设小康社会? 一是增强开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开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开展也需要中国,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国策。 一、改革开放的性质? 1、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开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保持改革、开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开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开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四、如何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