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典,让生活因法治而美好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它的出台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立法之难,难在用法律调整公民私生活的同时,用法理拿捏好公正人心。经数十年酝酿,历五年编纂,这部民法典广泛吸纳民意,对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到期、高空抛物坠物、性骚扰、APP收集个人信息等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的问题,均进行了直接回应。正是这一条条的关切与回应,让每一名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能得到充分保障,给每一名中国人一份真正的来自国家的平安感。民法典,既回应民众
2、生活的需要,也体察并护持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和心理认同。它通过对公民民事权利的认可与保护,为整个社会的公正运转积蓄力量。我们相信这部承载着人民期待、凝结着几代法律人梦想的民法典,必将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河北 唐裕雯答好“六稳“六保新问卷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成为当前的大事。如果说“六稳是第一道防线,“稳的是经济根本盘,那么“六保就是第二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是不能再退的底线,是必须“保住的民生社会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稳中求进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那么。从中可见,“保与“稳是统一互补,守底线不
3、是目的,促“稳求“进才是目的,要牢牢把握开展主动权,就要在稳的根底上积极进取。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能不能有底线思维能力,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治理智慧与能力的考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我们要善于运用全面、联系、开展的眼光看问题,紧盯重点、聚焦难点、疏通堵点,并以点带面,要在“守中有“为、在“为中出彩,坚决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做好“六稳工作,答好“六稳“六保新问卷。浙江 周凌华松绑“马路经济 还需城市管理智慧跟進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中央文明办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不再要求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目前,浙江、四川、江西等地有序开放
4、了“马路经济。在以往的城市治理思维中,“马路经济是一种边缘经济,有一些负面标签,比方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秩序,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深夜扰民,产生垃圾破坏城市环境等。城市管理者因而出台禁止和限制措施,也不难理解。此次,“马路经济虽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开放,但它自身许多问题仍然客观存在。一方面,还需要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标准地摊设置,解决经营点的用水、排污等难题。另一方面,地摊经营户更要加强食品平安和经营环境卫生意识,在政府松绑的同时,搞好自我升级,让现代城市更加充满烟火气息。此外,作为城市市民,也需要多一些文明就餐之风,维护好城市街道的清洁环境,让“马路经济成为城市的温馨所在。河南 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