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决理想信念忠实履行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引导官兵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开展的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开展的总体布局,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美好蓝图;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科学性正确性,辨证看待深化改革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和具备的有利条件,自觉服从大局,支持改革,切实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决信仰者和积极实践者。上课时间:2023年5月课时:2课时 教育重点: 一、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二、正确看待改革开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三、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奉献 授课人:周
2、聃内容: 党的十七大顺应形势开展和广阔人民意愿,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底上,对我国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勾画出我国到2023年的宏伟开展蓝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武警官兵要深刻认识这些新要求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一、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十七大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开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这些新要求主要表达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协调开展。十七大
3、报告从经济总量指标、经济开展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经济体制的安排等方面都注意增强开展的协调性。二是更加注重保障人民权益。十七大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有序扩大政治参与,完善基层民主。三是更加注重提高全民族文明 素质。十七大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气进一步弘扬,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四是更加注重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开展,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确立了“五个有的具体目标。五是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
4、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之,这些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充实、更加完善、更加具体,充分反映了世情国情民情和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顺应了党心民心军心。 一新要求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开展的新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开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不平衡,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国家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经济
5、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加关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十七大就是为了适应这些新的形势要求,调整完善了2023年的奋斗目标,增加了“加快开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内容,并强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根底上,把“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调整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提出这些目标和新要求,目的就是使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区域开展相协调,开展、改革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开展。 二新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到底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开展,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6、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广阔人民群众已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小康,而越来越注重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小康,越来越注重素质提高和精神追求,越来越注重政治参与和权益维护,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人文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食品平安、收入差距拉大、教育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十七大在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的同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就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和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和热切期待。 三新要求贯彻表达了科学开展、社会和谐的执政新理念。推动科学开展、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从单纯追求开展速度转向注重开展的质量效益,从“单打一的经济开
7、展转向“四位一体全面开展,从不平衡的开展转向协调开展,从片面追求gdp增长转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十七大关于又好又快开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等新要求,都充分表达了这些新理念。特别是报告提出了“五个成为的目标,就是到202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一是成为工业化根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二是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三是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四是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五是成为对外
8、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奉献的国家。这“五个成为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展现了科学开展、社会和谐的美好前景。 二、正确看待改革开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描绘了新的开展蓝图,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全面辩证地看待,才能坚决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一正确看待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收入差距扩大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尽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同志因此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不
9、平等,无论如何调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都是不可防止的;有的认为,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出现了“两极分化,这都是改革造成的,证明改革“失败了,等等,这些都是十分片面和错误的。首先,要看到当前收入差距扩大是在人们收入普遍有了很大提高根底上的扩大。不可否认,当前个人收入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但这种差距是社会财富得到极大丰富根底上的差距,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根底上的差距,是千家万户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根底上的差距。就拿每个官兵家庭来说,虽然致富开展有快有慢,但与过去相比都是水涨船高,衣食住行都今非昔比。我们既要看到收入差距拉大是现实,更要看到每个人都得
10、到了巨大实惠也是现实。绝不能因为存在收入差距,就否认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不能因此 丧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其次,要看到一定的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历史证明,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是行不通的。人的自身素质有高有低,劳动技能有强有弱,努力程度有大有小,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就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经济社会也就失去了开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开展这么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改革了分配方式,打破了“大锅饭、砸掉了“铁饭碗,充分调动和激发了人们劳动致富、勤劳致富的巨大热情。当然,收入差距也不能无限度地扩大,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差距一点没有,搞绝对平均,也
11、不符合经济社会开展规律。再次,要看到党和政府对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视和努力。这些年,党和政府对缩小收入差距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促进社会公平的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如通过实施“三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屡次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根本养老金标准,积极落实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待遇政策,大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等等,这些都确保了低收入群体收入的不断增加。党的十七大还专门把“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根本消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提出了“调高、扩中、保低的具体措施。随着党和政府一系政策
12、制度的实施,收入差距一定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正确看待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这些年,东部与西部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开展确实存在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同志因此产生了一些困惑。有的认为国家政策厚此薄彼,过多照顾了兴旺地区,对落后地区倾斜不够;有的因为家乡开展太慢、变化不大,感到将来没出路,前景很暗淡。正如一些同志讲到的“谈起小康很鼓舞,想起家乡犯嘀咕。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应该看到,一方面,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可能齐步走,让一些地区先开展起来,才能带动全国开展。另一方面,各地区之间经济根底不同、开展起点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也就必然会出现开展不平衡的状况。比方东部地
13、区,自然条件优越,靠近沿海,交通便利,便于学习利用国外先进的思想观念、技术经验和管理理念,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所以开展快一些。正是在兴旺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下,其它地区也有了较大开展,才有今天这样一个全面开放、全面开展的好局面。我们一定要跳出局部看全局,站在全国看开展,既要看到存在开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要看到国家建设开展的大好形势。尤 其是近年来,党中央为促进区域协调开展,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具体举措。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革命老区、艰苦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的力度。从去年开始,又在重庆等地
14、区启动了统筹城乡开展试点,这些都是推进区域协调开展的有效举措。党的十七大也对“推动区域协调开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出了部署。我们完全应该相信,随着十七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开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欠兴旺地区开展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的面貌也会发生显著变化。 三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有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温饱问题根本解决,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这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根底薄弱、农村开展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
15、,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开展。农业丰那么根底强,农民富那么国家盛,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始终高度重视,一直摆在国家建设开展的优先战略地位,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据统计,从1978年到2022年,中央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共计56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统筹城乡开展,制定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减免农业税,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创举。千百年来,种地纳粮、种田交锐,天经地义。现在农民不仅种田不交税、不纳粮,政府还要给补贴。这是亿万农民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
16、问题,在今天的中国却变成了现实。2023年,我们党着眼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可以说,这是破解“三农问题又一重大举措,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开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党的十七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全面部署。只要按照中央部署,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三农问题就会一个一个地得到破解,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也会一步步地变成现实,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展现在神州大地。 四正确看待民生问题。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与人民群众个人生存、生活、开展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现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