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 前 言 核平安事关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开展,事关环境平安,事关公众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确定的方针政策,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平安业绩。日本福岛核事故 :/news.bjx /zt.asptopic=核事故发生后,国务院立即做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抓紧编制核平安规划。本规划结合全国核设施综合平安检查和日常持续开展的平安评价结果,深入分析当前核平安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确保核平安、环境平安、公众健康为目标,坚持“平安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
2、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开展的根本原那么,统筹规划了9项重点任务、5 项重点工程、8 项保障措施,力争至“十二五末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平安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平安风险明显降低;到 2023 年,核电平安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为保障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平安、健康、可持续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一、现状与形势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稳步开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核能在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平安、促进污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核技术在工业、农业
3、、国防、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开展。核平安是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开展的生命线。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始终坚持“平安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贯彻纵深防御等平安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了核平安。2023 年 3 月日本福岛核事故后,进一步保障核平安与防治放射性污染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相关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一)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1.核平安保障体系渐趋完善。在深入总结国内外经验和教训的根底上,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核能先进国家有关平安标准,我国已根本建立了覆盖各类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核平安法规标准体系。2022 年以来,先后公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平安和防护条例、民用核平安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平安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废物平安管理条例,制定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导那么和标准等文件,为保障核平安奠定了良好根底。初步形成了以营运单位、集团公司、行业主管部门和核平安监管部门为主的核平安管理体系,以及由国家、省、营运单位构成的核电厂核事故应急三级管理体系。核平安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专业人才队伍配置渐趋齐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核平安监管部门审评和监督能力逐步提高,运行核电厂及周边环境辐射监测网络根本建立。在汶川地震等重特大灾害应急抢险中,我国政府决策果断、行动高效,有效化解了次生自然灾害带来的核平安风险
5、,核平安保障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 2.核平安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核电厂采用国际通行标准,按照纵深防御的理念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行,具有较高的平安水平。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大陆地区运行的15台核电机组平安业绩良好,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 级及以上事件和事故,气态和液态流出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在建的 26 台核电机组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有效,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与国际保持同步。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news.bjx /zt.asptopic=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工作有序推进。2023 年实施的核设施综合平安检查结果说明,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根本满足我国现行核平安法规和国际
6、原子能机构最新标准的要求,平安和质量是有保障的。研究堆平安整改活动持续开展,现有研究堆处于平安运行或平安停闭状态。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保持平安运行,未发生过影响环境或公众健康的核临界事故和运输平安事故。核材料管制体系有效。放射源实施全过程管控,辐照装置防卡源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平安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由上世纪 90 年代的每万枚 6.2 起下降至“十一五期间的每万枚2.5 起。核平安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全面纳入核平安监管,设备质量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3.放射性污染防治稳步推进。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放射性污染防治力度,早期核设施退役和历史遗留放
7、射性废物治理稳步推进。多个微堆及放化实验室的退役已经完成。一批中、低放废物处理设施已建成。2 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已投入运行,1 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开始建设。完成一批铀矿地质勘探、矿冶设施的退役及环境整治工程,尾矿库垮坝事故风险降低,污染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废旧放射源得到及时回收,一批老旧辐照装置完成退役。国家废放射源集中贮存库及各省(区、市)放射性废物暂存库根本建成。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从业人员平均辐照剂量远低于国家限值。 (二)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面临挑战。 1.平安形势不容乐观。我国核电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并存的局面给平安管理带来一定
8、难度,运行和在建核电厂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局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抵御外部事件能力较弱。早期核设施退役进程尚待进一步加快,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需要妥善处置。铀矿冶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量大面广,平安管理任务重。 2.科技研发需要加强。核平安科学技术研发缺乏总体规划。现有资源分散、人才匮乏、研发能力缺乏。法规标准的制(修)订缺少科技支撑,根底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总体差距仍然较大,制约了我国核平安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应急体系需要完善。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核电集团公司在核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职责需要进一步细化。核电集团公司内部及各核
9、电集团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应急支援机制,应急资源储藏和调配能力缺乏。地方政府应急指挥、响应、监测和技术支持能力仍需提升。核事故应急预案可实施性仍需提高。 4.监管能力需要提升。核平安监管能力与核能开展的规模和速度不相适应。核平安监管缺乏独立的分析评价、校核计算和实验验证手段,现场监督执法装备缺乏。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尚不完善,监测能力需大力提升。核平安公众宣传和教育力量薄弱,核平安国际合作、信息公开工作有待加强,公众参与机制需要完善。核平安监管人才缺乏,能力建设投入缺乏。 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十分深刻,要进一步提高对核平安的极端重要性和根本规律的认识,提升核平安文化素养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核平
10、安标准要求和设施固有平安水平;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营运单位自身的管理、技术能力及资源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核平安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进一步加强核平安技术研发,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核平安水平持续提高和进步;进一步加强核平安经验和能力的共享;进一步强化公共宣传和信息公开。 二、指导思想、原那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平安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以法规标准为准绳,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根底能力为支撑,进一步明确责任、优化机制、严格管理、持续改进、消除隐患,不断提高我国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
11、防治水平,确保核平安、环境平安和公众健康,推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平安、健康、可持续开展。 (二)根本原那么。 预防为主,纵深防御。采取所有合理可行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核设施各种防御措施的有效性和多道屏障的完整性,防止发生核事故,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 新老并重,防治结合。多还旧账,积极推进早期核设施退役,开展历史遗留放射性污染治理,恢复和改善环境。不欠新账,按照新标准建设各类核设施,从源头防止或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及时处理处置新产生的放射性废物。 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发挥科技在核平安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注重经验积累和反响,及时查找和消除平安隐患,不断改进和提升平安水平。 坚持法
12、治,严格监管。完善核平安法规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贯彻“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监管理念,严格依法开展审评、许可、监督和执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公开透明,协调开展。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对核平安相关信息的知情权。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核平安的了解和信心。坚持核平安监管与核能、核技术利用事业同步开展,推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开展。 (三)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核设施与核技术利用装置平安水平,明显降低辐射环境平安风险,根本形成事故防御、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平安监管能力,保障核平安、环境平安和公众健康,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具体目
13、标: 在核设施平安水平提高方面,运行核电机组平安性能指标保持在良好状态,防止发生 2 级事件,确保不发生 3 级及以上事件和事故;新建核电机组具备较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每堆年发生严重堆芯损坏事件的概率低于十万分之一,每堆年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事件的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消除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重大平安隐患,确保运行平安。 在核技术利用装置平安水平提高方面,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 100%落实许可证管理;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低于每万枚 2.0 起;有效控制重特大辐射事故的发生。在辐射环境平安风险降低方面,根本消除历史遗留中、低放废物的平安风险;根本完成铀矿冶环境综合治理。 在事故防
14、御方面,完成运行和在建核电厂、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平安改造,提高核设施抵御外部事件、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 在污染治理方面,建设与核工业开展水平相适应的、先进高效的放射性污染治理和废物处理体系,根本建成与核工业开展配套的中、低放废物处置场。 在科技创新方面,完善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一批领军人才,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在应急响应方面,强化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应急监测、应急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形成统一调度的核事故应急工程抢险力量,充实应急物资及装备配置。 在平安监管方面,根本建成国家核与辐射平安监管技术研发基地,构建监管技术支撑平台,初步具备相对独立、较
15、为完整的平安分析评价、校核计算和实验验证能力;建成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国家、省级辐射环境监测能力 100%到达能力建设标准。 2023 年远景目标:运行和在建核设施平安水平持续提高,“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力争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全面开展放射性污染治理,早期核设施退役取得明显成效,根本消除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的平安风险,完成高放废物处理处置顶层设计并建成地下实验室。全面建成国家核与辐射平安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和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形成功能齐全、反响灵敏、运转高效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到 2023 年,核电平安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三、重点任务 坚持以提高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平安水平、加快放射性污染防治为核心,以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应急响应和核平安监管能力为依托,全面加强我国核平安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 (一)强化纵深防御,确保核电厂运行平安。 运行和在建核电厂营运单位根据核设施综合平安检查的评价